2月15日 圣洁中的大恩典

今日经文:利未记第24~27章
思考问题:
1. 耶和华在这段经文中如何启示关乎祂的圣洁? 这对以色列百姓有什么意义?
2. 耶和华关乎圣洁的命令和律例,对你今日的信仰和生活有什么意义?
利未记最后这段经文,继续记载神预备一个圣洁民族的过程。
金灯台和陈设饼的桌子都在会幕的圣所里,灯台上有七盏灯,长燃不熄,用清橄榄油为燃料,是圣所唯一的照明,表示神就是永远的光;十二个陈设饼在每安息日要常摆在耶和华面前;这是代表以色列百姓在耶和华面前的敬拜祷告和神的供应。
有一个以色列的少年人和人在营里争斗,他口中不洁净,亵渎了耶和华的圣名并且咒诅。结果耶和华吩咐摩西说,凡咒诅神的必担当他的罪,那亵渎耶和华名的必被治死。所以那少年人就被带到营外用石头打死了。从此犹太人不敢直呼耶和华的名而用“Adonai”,也就是“主”来称呼。这也警诫神的百姓口中的言语要合乎圣洁之民的体统。
安息年是代表耶和华神对于应许之地的所有权,以色列人进迦南后,地耕种六年,到第七年要停止耕种让地休息 。禧年是在第七个安息年之后的第50年,以吹羊角为号。表示地和百姓都是属于耶和华的,那年所有奴仆可得释放,土地也归回原主,所以称为圣年,也称为耶和华的恩年。
最后,耶和华再一次重申祂与以色列百姓立的盟约。他们若遵行耶和华的律例,谨守他的诫命, 耶和华就必眷顾他们,使他们生养众多,坚定神与他们所立的约。他说“我要住在你们中间,立我的帐幕;我要在你们中间行走,我要作你们的神,你们要做我的子民,我是耶和华你们的神。曾将你们从埃及地领出来,使你们不做埃及人的奴仆。” 但是他们如果不顺服遵守耶和华的律例诫命,他们就没有办法在迦南地存留。耶和华说“他们必因自己的罪孽和祖宗的罪孽,在仇敌之地消灭。” 从此以后,我们也看见这个祝福与咒诅的模式,在以色列以后的历史中重复出现。
利未记在一切的律例诫命之后,特别记载了一个关于“许愿”的条例,也就是心甘情愿的奉献许愿的事。律法并没有要求必须许愿,但是一旦许愿就必须偿还,因为向耶和华许的愿是归耶和华为圣的。利未记从耶和华主动提供一条和好之路开始,结束在百姓“心甘情愿”的许愿,神与人的关系有了和好的开始,也有了持续的亲密关系。
利未记其实是摩西五经的核心。以色列百姓亲眼看见神大能的神迹,拯救他们脱离埃及人的手,结束了四百年为奴的日子,然而他们出埃及时是两百多万的乌合之众,对接下来的日子没有目标、没有方向,只有充满恐惧和忧虑;面对艰难的环境,只有一昧地怨天尤人,他们对带领他们过红海的领袖摩西都没有信心,觉得他把他们带错方向了。不只是如此,他们的生活非常混乱没有秩序,纷争诉讼,怨恨扰乱,实在很难往前走。神必须建立他们以敬畏神为核心的宗教生活、祭祀制度、和社会秩序,利未记便详详细细的立下他们生活的规矩和秩序。圣洁,是他们这民族一切制度系统的中心价值,因为他们是圣洁之神的百姓。所以没有利未记,就没有以色列人的“归耶和华为圣”,他们也不能承受神立约的应许。
今天基督跟随者的生命,也必须有利未记的烙痕,否则也不能承受基督里的丰盛;利未记里圣洁的要求,必须在我们的生命和生活中显明;基督是我们的圣洁,唯有常在基督里,我们才可能满足神对圣洁的要求!
省思:我们读完利未记,只能为我们今天在基督里,所享受的特别恩典,低头谢恩。若非基督的恩典,耶和华藉着摩西颁布关乎圣洁的要求,我们没有一个人可以达到。我们在基督里已经得到圣洁的地位,但是我们若渴望我们与基督有更亲密的关系和属灵生命的成熟,仍然需要不断地渴慕圣洁、追求圣洁、和活出圣洁。
祷告
1. 为教会祷告:主啊!求祢透过祢的话语,使我们体会祢的心意。祢在祢的圣洁里呼召我们成为圣洁的百姓,原是为了保守我们在祢的光中,得以享受祢的同在和丰盛的生命。愿我们都乐意将自己献上作义的器具献给神,归耶和华为圣。
2. 为未得之民祷告:“你们要称谢耶和华,求告他的名,在万民中传扬他的作为!”(诗105:1)为乌兹别克斯坦北部的乌兹别克人祷告,他们约有25,520,000的人口,只有0.01%的基督徒,大多是信奉伊斯兰教。他们原是中亚的土耳其人,他们的祖先在十四世纪时曾帮助成吉思汗扩张他在东欧的版图,后来自成一国。祷告求主帮助他们年轻一代心灵的饥渴,能认识关于耶稣的真理,得着真正的救恩。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