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经文:诗篇第42-49篇
思考问题:
1. 诗人在人生波澜和风浪中如何紧紧依靠耶和华的信实?
2. 生活也许给你带来意料不到的打击,你如何回应大卫在挫折中的呼求?
从诗篇第42篇到第72篇,是属于诗篇的第二卷,大部分是可拉的后裔所写。
一、诗篇第42-43篇:这两篇原属于同一篇,作者可能是一位可拉的后裔,在押沙龙叛变时,与大卫一同逃往约但河东,黑门岭的米萨山。这两篇有三个部份来描述当时的心境,每一个部份各有五节,以“我的心哪!你为何忧闷?”且提醒自己当仰望神,作为段落的结束。第一部份,诗人回想过去在圣所带领众人敬拜神的美好时光,他心里就渴想神,如鹿切慕溪水。但诗人仍鼓励自己要仰望神。第二部份,反观眼前仓惶逃难,凄凉落魄,更觉伤感痛苦。但诗人仍认定耶和华必施慈爱、祂赐生命、祂是磐石,神必拯救他,所以他再次提醒自己要仰望神。第三部份,诗人想到将来的日子,就祷告,求神为他伸冤,拯救他脱离诡诈人之手,求神拯救他,用神的亮光和真理引导他,来到神的居所和神的祭坛,可以敬拜他所爱的神。他再次提醒自己要仰望神!
二、诗篇第44-45篇:第44篇的作者是可拉的后裔,可能是以色列面对国难,作者写此诗呼求神为何不显大能拯救。以色列得进迦南,不是靠自己得胜,乃是倚靠耶和华的膀臂。如今他们受困,好像耶和华丢弃了他们,他们受敌人奴役,受尽羞辱毁谤,任人宰割。他们自认没有忘记神、没有背约,没有冷淡后退、偏行己路,求神鉴察,求神不要不顾他们,起来拯救他们脱离敌人的欺压。第45篇这是歌咏君王的大能。为弥赛亚诗篇之一。这诗可能是以所罗门王娶法老女儿的婚宴为背景,描写王的威严和尊荣,新娘的美貌和委身,以及这婚姻所带来立约的子孙。这位王胜过列邦,备受尊崇,蒙神恩待,成为基督的预表,基督是一位更伟大的王。神必叫他的名被万代记念,受万民称颂。
三、诗篇第46-48篇
这三篇诗篇是赞美的三部曲,赞美称颂神拯救耶路撒冷脱离外邦仇敌的围攻。1、圣城得保护,因为耶和华是他们的避难所、帮助、力量,耶和华的同在使他们得稳妥,耶和华在全地的尊贵崇高,使他们得安息。2、耶和华是超越的神,祂是至高者,是全地的大君王。祂是必胜的拯救者,祂治理万国,世界的盾牌属乎神,祂统管万有。3、称颂救赎主,因为耶和华住在神的圣城,就是锡安山大君王的城,是他们的避难所,敌人都必惊惶逃跑,神必永远坚立这城。
四、诗篇第49篇
人无论贫贱富贵,都当来听智慧之言。倚靠财富,终必虚妄,不能赎回弟兄或偿赎价给神,也不能使人长居尊贵,生不带来,死不带去。唯有神能救赎他的灵魂,脱离阴间的权柄,信靠神才是智慧之路。
省思:人在顺境中,误以为凡事必从此顺利;在逆境中,也常以为祸患永不离开。然而在意想不到的时候,祸患临到,不过一瞬间,人的脆弱,只能无奈地任凭罪孽撕裂生命的尊严。悖逆神的世代,也任凭叹息代替盼望。然而属神的人,在逆境中,当回应诗人的呼吁,不要忧闷,不要烦躁,祸患必不长久,当仰望耶和华,祂满有恩惠能力,祂必发出公义之光,审判罪孽,祂必赐生命之源,加添力量。
祷告
1. 为教会祷告: 神啊!我的眼目寻求你,我的心渴慕你,因你的真理光照人心,你的谦卑柔软高傲,你的权柄统管万有,你的慈爱缠裹伤残,你的公义定夺是非,你的道路量度正直,恳求你用右手扶持手洁清心,专心倚靠你的人!
2. 为未得之民祷告:(诗96:3)为印度尼西亚的马来里奥人祷告,他们约有1,834,000人口,只有0.08%的基督徒,都是信奉伊斯兰教。里奥人都是温和的农民和渔民,居住在苏门答腊中部靠北的沿岸。他们与对岸的马来西亚人是近亲,是属马来人的一支,但和外界很少来往。他们不信任基督教,也不信任外来的宗教。祷告求主帮助他们经历到神的爱,能走出隔离的藩墙,接受耶稣福音的恩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