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9日耶和华是磐石

今日经文:诗篇第16-19篇 思考问题: 1. 大卫告诉我们如何活出信靠神的实际? 2. 大卫在冤屈困苦中如何向神呼求? 一、诗篇第十六篇 大卫咏叹耶和华是他永远的倚靠,在神裡面他找到永恆的安全感。一个人是否得着真正的安全感,有三方面的确据:1、他以神为乐:他的好处不在神以外,耶和华不但是他永远的保护,也是他最丰富的供应,耶和华是他的产业,是他杯中之分。2、以神的圣民和国度为乐:他喜悦世上美善的圣民,喜悦神所赐佳美的产业。3、以神的训诲为乐:他不以别神代替耶和华,他称颂那教导他的神,常遵行神的引导。此诗第九节到第十一节,虽指大卫后裔而言,也预指基督的復活,以及将来与神一同掌权。使徒彼得在使徒行传便引用此诗所说乃预言耶稣復活。 二、诗篇第十七篇 大卫在急难或冤苦中向神呼求: 1、神啊!求你垂听。他求神听他公义的呼求,他的呼求也是没有诡诈的。 2、神啊!求你鉴察。他求神试验他的心,鉴察熬炼他,他真没有悖逆神。 3、神啊!求你显现。他呼求神显出祂奇妙的爱,他何等渴望感受到神的爱。 4、神啊!求你保护我。仇敌起来攻击他,他呼求神将他隐藏在翅膀荫下,保护他。 5、神啊!求你拯救我。敌人围困,生命危急,他求神救他脱离恶人的手。 6、神啊!求使我以你为满足。诗人咏叹必在义中与神面对面,得见神的形像。 三、诗篇第十八篇 耶和华在死亡的阴影中,救大卫脱离仇敌和扫罗的追杀,大卫作此诗洋溢感恩之情。 1、大卫称颂他的拯救者。他抒发他对耶和华的爱,耶和华是他最稳妥的倚靠。他用了九个名词称呼他所经历的耶和华,也是第一次称呼耶和华为磐石。 2、耶和华大能的拯救。大卫叙述他所遭遇的生死关头,死亡的绳索和网罗、匪类的急流都临到他,他在急难中向耶和华呼求拯救。耶和华显现搭救时,地动山摇、烈火焚烧、黑云蔽日,祂以祂的大能拯救大卫脱离敌人如洪流的攻击,。 3、大卫遵守主道,在神面前作完全人。大卫认为神按他的公义拯救他,是因为他在危难逼迫中没有离弃耶和华,遵守祂的典章律例,远离罪恶,手洁清心。 4、耶和华的法则:以慈爱待恩慈之人,以清洁待清洁之人,以乖谬待乖谬之人。 5、神的作为可畏。祂必拯救困苦人,抵挡高傲人,耶和华是唯一稳妥的磐石。 6、耶和华以力量为大卫束腰,以祂的大能护卫他。 7、大卫称颂耶和华是活神,为他伸冤的神,赐救恩给他和他的后裔。 四、诗篇第十九篇 大卫赞美宇宙的创造主,祂也是完全律法的颁佈者,祂是配得颂赞、敬拜和尊崇。此诗的第一部份,作者描述耶和华如何在祂所创造的大自然裡啓示祂创造的大能和崇高。宇宙生生不息,井然有序,都在祂的掌管之中。第二部份,诗人描述耶和华的律法是全备、正直、清洁、真实又甘甜的,能甦醒人心,快活人心,使人得智慧,蒙引导、有喜乐。第三部份,大卫求神赦免,不容任意妄为的罪辖制他。 省思:大卫对耶和华的认识,使他在急难中知道投靠神,他的呼求不只是停留在解决他眼前的危险,他更实际地甘心降服在耶和华的权柄之下,他看见神创造的伟大,看见神掌管万有的大能,看见神为困苦人伸冤的公义,他羡慕属神的正直,信靠耶和华的道路,遵守耶和华的命令,渴慕神话语的甘甜,深信耶和华稳妥的保护,仰望耶和华的供应,等候耶和华的拯救,称颂耶和华的完全! 祷告 1. 为教会祷告:主耶和华!愿我在你眼前蒙恩,得着智慧的心,专心倚靠你,在顺境得知你的恩惠和慈爱,存着谦卑感恩的心,与主同行;在逆境得知你的信实和大能,存着信靠顺服的心,仰望你的拯救! 2. 为未得之民祷告:为在印度尼西亚的撒萨克族祷告,他们约有3,266,000人,有0.01%基督徒,都是信奉伊斯兰教。大部分的撒萨克族是农民、工人、渔民和工匠,在一些村子里有很多本地工匠制作的精致手工和陶瓷艺品,深受游客的喜爱,也外销到西方国家,他们也有很多人到外地大城市去谋生。撒萨克族表面上似乎粗糙不雅,但其实他们是很友善开放的族群。祷告求主预备他们饥渴慕义的心,带领他们认识基督,兴起福音使者他们中间传扬基督。

6月8日耶和华永远为王

今日经文:诗篇第9-15篇 思考问题: 1. 作者如何描述耶和华在人世间至高的权柄? 2. 属神的人面对世上的不公义和恶人的骄横,当如何行? 一、诗篇第九篇和第十篇 这两篇诗篇原为一篇,主题是恶人的敌挡。主要有三个部份:1、作者称谢耶和华的保护,当仇敌环绕、恶人欺压时,耶和华坐着为王,他按公义审判世界,按正直判断万民。2、诗人大敌当前,面对苦难,求神拯救他脱离死亡之门,求神除灭那忘记神的外邦人。恶人骄横、欺压困苦人、自夸私愿、贪财悖逆、轻慢耶和华、无神自恃。3、恶人口吐恶毒、心裡诡诈、算计无辜、谋害善良,以为神不追究。诗人面对困境,唯一解决之道就是信心的祷告。他求神打断恶人膀臂,为无辜的孤儿和困苦人伸冤,灭绝外邦人,因耶和华永远为王。 二、诗篇第十一篇到第十三篇 第十一篇仍然呼应义人和恶人的光景。诗人选择投靠耶和华,不听从恶人的建议,因为耶和华从天上宝座,察看世人、试验义人,神喜爱公义,正直人他看顾。第十二篇,在一个邪恶虚谎的环境裡,诗人呼求耶和华的帮助。他环顾四周,虔诚忠信的人都没有了,人人油嘴滑舌、夸大说谎、以舌夸胜、毫无节制。他深信神必剪除这样的人。耶和华发声说话,他必帮助受冤屈的困苦人和受欺压的贫穷人。因耶和华的言语,是纯淨的言语,在炉中炼过七次。第十三篇,作者在多重的苦难中向神呼求。他面对身体的病痛、仇敌的压制、被神离弃这三重的苦,但是他仍然倚靠神的慈爱和厚恩,他的心以神的救恩为乐。 二、诗篇第十四篇 这诗篇裡有三个声音:1、是愚顽人的声音,他心裡说没有神。2、是耶和华的声音,祂从天上察看有没有寻求他的人,结果祂说,他们都偏离正路,没有一个行善的。作孽的愚顽人吞吃神的百姓,耶和华是困苦人的避难所。3、是以色列欢喜的声音,因以色列的救恩从锡安而出,耶和华必赎回被掳之民。 三、诗篇第十五篇 得以进入神的圣殿朝见神的人,需有的十个人品:行为正直、作事公义、不以舌头谗谤人、不恶待朋友、不与恶人同伙、尊重敬畏神的人、信守诺言、不贪财图利,不受贿赂以害无辜。 省思:人的愚昧有三:1、心中无神,作孽不报,就以为神不存在。 2、暗中所行,无人所知,就以为神看不见。3、偏行己路,暂时得利,就以为神管不着。耶和华是生命的主宰,创造天地的主,人往哪裡躲避神的面呢?人怎能逃避耶和华的公义?世事起伏如潮汐,权势兴衰如云涌,耶和华永远为王。诗人对耶和华的崇高和人的渺小,有很敏锐清晰的理解,对人性的二分法也很鲜明。恶人的悖逆残酷压制穷苦软弱的人,但义人在苦难中仍然倚靠耶和华,仰望祂的救恩。 祷告 1. 为教会祷告:主耶和华啊!你是坐在高天的宝座上垂看世人的神,你的慧眼察看世人,愿你在我们的愁苦裡,垂听我们的祷告;在我们的苦难裡,成为我们的力量,坚固我们倚靠你的决心,好叫我们以你的慈爱为饱足,用你纯淨的言语喂养我们,好叫我们得知你的心意! 2. 为未得之民祷告:“以耶和华为神的,那国是有福的!他所拣选为自己产业的,那民是有福的!”(诗33:12)为在苏里兰卡的苏里兰卡摩尔族祷告,他们约有662,000人口,没有基督徒,都是信奉伊斯兰教。摩尔族认为他们的祖先是阿拉伯商人在第八世纪和十五世纪之间到苏里兰卡定居下来的。大批的穆斯林商人受当地迷人的景色吸引而来,有些定居当地,也大受统治者政策性的鼓励。他们大多住在沿岸地区,有着独特的风俗,与当地大多数的辛哈里啬和塔米里人很不一样,他们受伊斯兰教的影响极深,严守伊斯兰教规,也承袭祖先传统,保守南亚的生活习惯。祷告求主帮助他们能认识耶稣基督的属性,接受恩典的福音,突破伊斯兰教规的束缚和辖制。

6月7日 善恶之别

今日经文:诗篇第1-8篇 思考问题: 1. 诗人告诉我们人生之路可能有善恶生死之别,其关键在哪里? 2. 人生之路,人人都只能走一遭,你走在哪一条路上呢? 诗篇是一卷很特别的书卷,总共有一百五十篇,分为五卷。前后跨越年代约有一千年。从摩西的年代直到以斯拉的年代。圣经中最长的一章在诗篇,圣经最短的一篇也在诗篇。诗篇也是新约最常引用的旧约经文。诗篇第一卷是从第一篇到第四十一篇,大部分是大卫的诗 一、诗篇第一篇和第二篇 这两篇诗篇是整卷诗篇的引言,也是诗篇的总纲。提出了:1、个人方面,两种人生,带出来的两种结局。义人的路和恶人的路,是两种不同的人生之路。其主要的差别在于遵行或不遵行耶和华的律法。义人的路是蒙福的路,恶人的路是灭亡之路。整个诗篇都以这个原则作分野。2、国度方面,两种不同的国度,外邦人的国度和弥赛亚的国度。外邦争闹,充满了悖逆和抵挡的声音;天父从天上嗤笑和怒斥悖逆者,宣告立他的受膏者为弥赛亚国度之君,也就是基督;神的受膏者从神领受列国为基业,地极为田产,且有权柄审判万国,投靠受膏者的必蒙福,不敬畏他的必灭亡。 二、诗篇第三篇到第七篇 这五篇有一个共同的主题就是义人必蒙神的保护。 第三篇是大卫逃避押沙龙时,向神求告免受危难之诗,他深信神是他的盾牌。 第四篇可能是大卫受陷害,罪虽得洗清但仍受敌害时所作。诗人倚靠耶和华,敌人虽意图谋害,但独有耶和华使他安然居住。 第五篇诗人在神面前祷告, 1、他深信神垂听他的呼求2、神恨恶狂傲作孽的人3、他必进入神的居所,必敬畏神 4、神必定罪毁灭悖逆作恶的 5、神必赐福义人,使他们欢呼喜乐。 第六篇诗人在痛苦和病痛中,向神呼求。诗人自知是因犯罪而在病痛中,彻夜哀哭,求神免他死亡。直到耶和华听了他的恳求。 第七篇是一个无辜的人来到神的圣殿,求神申冤。诗人信靠神是公义的神,鉴察人的心肠肺腑,神是公义的审判者,必审判欺压无辜的恶人。 三、诗篇第八篇 耶和华的名在全地何其美,祂的荣耀彰显于天,祂的指头造天,铺设日月星宿,但却抬举渺小的人,使他比天使微小一点,赐他尊贵荣耀为冠冕,又赐他权柄管理地上万物。此诗篇又称为弥赛亚的诗,希伯来书2:6-8引用此诗指向基督。基督已重得亚当因罪所失去的,神将他升高,高过于诸天,荣耀神的名。 省思:人生至终的结局在乎是否走在神的道路上。曾有一个登山老手,单独跋涉长征,自信地会在特定的时刻抵达预定的地点,但是他从来没有在预定地点出现。警察出动大批专业搜索队到处都找不到他。一年后,才找到了他的尸体。原来他离开了正路,办事之后,要回正路,却迷失回不来了。人生的路,也是如此。我们离开耶和华的路,以为是正路,至终却是死亡之路。义人的道路和恶人的道路,差别就在乎有没有与神同行。 祷告 1. 为教会祷告:主耶和华!愿你的圣灵激励我的心,正如诗人所呼求的,至于我,我必凭你丰盛的慈爱,进入你的居所,我必存敬畏的心,向你的圣殿下拜。因为救恩由你而出,智慧从你而来,你是我们的主! 2. 为未得之民祷告:“独行奇事的耶和华以色列的神是应当称颂的!他荣耀的名也当称颂,直到永远!愿他的荣耀充满全地!阿门,阿门。”(诗72:18-19)为印度尼西亚的班迦雅族祷告,他们约有4,245,000人口,没有基督徒,都是信奉伊斯兰教。他们虽是虔诚的穆斯林,班迦雅人却自豪地认为他们源自传说中的尼加拉底帕印度教王国。1526年班迦雅王子萨穆德拉,为了借助于迦佤军队推翻他叔叔的政权而降服苏丹苏里安,接受了伊斯兰教。班迦雅族对现代化和现代科技不感兴趣,也不和其他族群往来。如此和外界的隔离,限制了他们的教育、医疗卫生和水净化的发展。祷告求主帮助他们脱离与外界隔离的景况,生活条件得以逐渐改善,并且打开他们的心门得以接受福音,认识耶稣。

6月6日美名与智者之道

今日经文:箴言第22章 思考问题: 1. 好名声对你有什么关键性的意义? 2. 你认为智慧对于认识神的人有什么特别的意义? 本章的主要信息分为两大部分,第一部分是关于好名声,第二部分是智慧的言语 一、关于好名声 A、好名声之道 1. 好名声比财富更有价值,所以要专注个人品性和道德教养的成熟 2. 尊重耶和华所造的人,不分贫贵,要眷顾贫弱的人 3. 要有通达的选择,远避祸患,不与愚蒙之人同夥 4. 要敬畏耶和华,心存谦卑,必得尊贵和生命之道 5. 要远离乖癖人的网罗和陷阱,以保守自己的生命 6. 教养孩童,要了解他的天性和禀赋,因材施教,培养学习纪律 B、持守好名声 1. 切勿仗势欺人,也不要倚靠财富欺压穷人 2. 要乐善好施,心存恩慈,慷慨周济穷人 3. 要远离亵慢人,必能止息纷争和羞辱 4. 嘴上有恩慈,清心守洁的人,要与他们为友 5. 要亲近那与耶和华相近的人,要远离言语奸诈的人 C、好名声的障碍 1. 为懒惰寻找各样的藉口,不再殷勤做工 2. 心里远离神,陷入淫乱的诱惑和陷阱 3. 愚蒙的心不受管教 4. 贪图私利,欺压弱者,贿赂权贵 二、智慧的言语 所罗门箴言的第一部分结束,接下来到第二十四章第二十二节就是通称的“名言三十句”或“智言三十则”,其风格与第1-9章相似。 A、奉劝学道者的智慧:要专心领受教导,心中存记教训,倚靠神,掌握真理,教导受教的人 B、警诫那些当远离之事: 1. 不可强夺贫穷人,欺压困苦人,耶和华必审判抢夺的 2. 不要与强暴易怒的人为伍,以免自陷网罗 3. 不要击掌为人作保,随便答应自己能力做不到的事 4. 不可不尊重别人祖先所立的产业界限 C、办事殷勤的人,便是得着智慧的人 省思:可能有人质疑,好名声是否值得保守和维持?就看我们对“名声”的理解是什么了。这个“名声”的观念若是等同于我们中国文化传统里的“面子”,那就只是虚浮的追求了,至终显出表里的不一。圣经里的“好名声”则指生命中因为有属神本质而活出来的见证,其出发点是敬畏耶和华、信靠耶和华,其实际生活散发出生命馨香之气而得的好名声。 Read More

6月5日人岂能定神有罪?

今日经文:约伯记第40~42章 思考问题: 1. 耶和华第二次在旋风中的答辩,对约伯的问题有何解释?什么使约伯能亲眼见神? 2. 耶和华在约伯的苦难中,告诉我们什么关乎神的属性和作为?对你有何意义? 约伯听完耶和华的第一番话后,便承认他的无知,无法回答神所追问一连串的问题,只好用手摀口。耶和华又从旋风中对约伯第二次答辩。 一、神质问约伯关于创造的大能 人岂可废弃神所制定的准绳?人岂可定神为有罪?约伯啊!你有大能如神,以荣耀尊贵为衣吗?你有权能如神,使骄傲的降卑,恶人归于无有吗?耶和华只提出两种神所造的怪兽,质问约伯有没有能力制服。一种是河马,另一种是鳄鱼。其实圣经所描绘的这两种动物都不是我们今天所看到的河马与鳄鱼,有可能是恐龙类的巨兽。河马的力大无比和鳄鱼的坚硬丑陋,都是神所造。人都不能制服神所造的这些巨兽,又如何能在神面前站立得住呢?天下万物都是神的,谁是先给了祂,使祂后来偿还呢? 二、约伯的反应 约伯第二次回答耶和华,他终于完全降服在神面前,明白了神无所不能。他懊悔自己无知的言语,懊悔他在苦难中没有信靠神的信实,他突然醒悟了,原来他在苦难中,神一直与他同在。约伯后悔他所说过的话。他从前风闻有神,如今亲眼见神,因此他厌恶自己,在炉灰中懊悔。约伯对神的认识有了一个崭新的认识,对神的信心跃上了顶峰。人只有实实在在体会到神的崇高、伟大和恩慈,才能体会到自己的渺小。 三、约伯的结局 耶和华转向约伯的三个朋友发怒,神两次对他们说,“你们议论我,不如我的僕人约伯说的是”。耶和华这就清楚明白地为约伯证明了他的无辜。约伯受苦不是因罪受罚。耶和华四次称约伯为“我的僕人”,也澄清了约伯的人格、确认了约伯是蒙神悦纳的僕人。耶和华吩咐约伯的三个朋友要照耶和华所定的为自己献燔祭,吩咐约伯为他们祈祷,神使约伯的苦境转回,并且所赐给他的,比从前的加倍。约伯又活了一百四十年,日子满足而死。 省思:神竟然没有责备约伯在苦难中所说的话,神反而称赞约伯在绝望痛苦中仍然持守他的正直,没有违背他的良心,也没有离弃神。约伯的朋友反受神的责备,他们在约伯的苦况中,不能体恤困苦人,空洞的安慰成了更深的伤害。神的作为,人并不尽都可知,神的智慧,人也不尽都能测透,神的旨意,人也不尽都可预测。属神之人的本份,只有信靠和顺服! 祷告 1. 为教会祷告:主啊!你的崇高高过诸天,你的信实达到穹苍,你的慈爱深过海洋,你的恩典数算不尽,因此我要投靠你,与你相近,在乾旱无水之地渴想你,在苦难中你必与我同在,你是我的避难所,是我的高台,是我的山寨。我知道我的救赎主仍然活着,我的心也要歌颂你奇妙的救恩! 2. 为未得之民祷告:“智慧人必发光,如同天上的光;那使多人归义的,必发光如星,直到永永远远。”(但12:3)为印度的亚达夫族祷告,他们约有58,970,000人口,没有基督徒,都是信奉印度教。亚达夫族相信他们是亚杜王的后裔,而他们的克里希纳神也是亚杜王的后裔。他们传统是以畜牧为生,他们也擅长口传的啬瓦噶里底,那是歌咏赞美印度教毗湿奴神的群体合唱。他们也乐于和其他村民分享他们的水井、道路、学校、火葬场和寺庙等等。他们在印度种姓阶级里在政治和社会经济都占有极大的领导位置,尤其是在乌塔帕拉德叙和毕哈尔两大省份。祷告求主在他们的家庭和社群中,兴起他们对福音的好奇心,渐渐认识耶稣,明白神对他们的救恩。

6月4日 人岂能与神强辩呢?

今日经文:约伯记第38~39章 思考问题: 1. 当耶和华第一次在旋风中向约伯显现,祂如何回答约伯的问题? 2. 在你今日生活的境遇里,你以何种态度面对生活环境中的不平和不义? 以利户最后认为约伯若自以为心中有智慧的话,神是不会顾念他的。以利户话说完了,约伯和他三个朋友也都无言以对。当人的声音终于沉寂了,耶和华第一次从旋风中向约伯显现。旋风可能来势可怕,却没有伤害约伯,神自己就在旋风中。约伯一直坚持要求耶和华出面答辩,证明他的无辜,如今耶和华竟然真的出现说话了。神质问约伯,他何以言语无知,使神的旨意暗昧不明?神没有回答约伯受苦的原因,也没有为义人受苦答辩。神却以他创造大自然,一连串奥秘的问题,追问约伯。作者以大自然诗的文体,叙述耶和华对约伯的答辩: 一、 神追问约伯关于大自然创造的奥秘 天地洋海、风雪星宿,创造的奥秘,约伯,你知道吗? 1、关于大地的创造:约伯啊,你可知道神如何立大地的根基,定尺度准绳?神如何使大地受造,如印印泥?你可知地的广大?可曾见过死荫之门? 2、关于洋海的创造:约伯啊,你可知道神如何为洋海定界限,为海水设开关? 如何使大海以云彩为衣,幽暗为布?你可曾探究海源和深渊? 3、关于晨光:约伯啊!你短暂的一生可曾铺设晨星,命定晨光,知其本位,普照四极?你可曾使光印在幽暗混沌的黑夜,万物如披彩衣?你可曾知道光明之源,黑暗之根? 4、关于雨雪:约伯啊!你可知道雪库雹仓由谁掌管?你可知谁为东风定向、为雨雪分道、为闪电开路?是谁使冰霜坚硬如石? 5、关于星辰:约伯啊!你能集结众星成昴座,解开参星带吗?你能使众星铺陈诸天,定轨而行吗? 二、神追问约伯关于地上万物创造的奥秘 地上飞禽走兽,生生不息。神在他的全能和慈爱中,创造的奥秘,约伯,你知道吗? 少狮暗中蹲伏抓食、雏乌嗷嗷求食,你可知如何为他们备餐供食?你能知道山羊母鹿孕子产期吗?你能知道野驴在沙漠旷野如何求生吗?你能绳套野牛,使牠犁沟耙地吗?你能倚靠牠运粮聚穀吗?鸵鸟有翅不能飞,遇敌藏首沙堆,生蛋藏土中任凭践踏,你可知道笨鸟善走,快马难追?你能使马快力大,马鬃挓挲吗?谁使战马雄威沙场?你有智慧使鹰雀展翅南飞麽?你能使大鹰上腾,高岩搭窝,鹰眼锐视麽? 耶和华用一个问题结束了祂第一次的答辩:人岂能与全能者强辩呢?结论是人的智慧不如神的智慧,人对事实真相不如神看得清楚! 省思:神铺陈诸天,创造万物,人得享其中丰盛,但日久以为常,习常以为贱,习贱不知恩。人岂能与神强辩呢?赏赐的是耶和华,收取的也是耶和华,无论如何尚有一口气,就是恩典。现代人讲求争取自己的权利,为权利而战。可叹!人的愚昧,不知人在神面前哪有馀地谈论自己的权利呢? 祷告 1. 为教会祷告:主耶和华啊!你造天地万物,你赐洋海雨雪,你使四季有序,你使世界缤纷多彩,你定昼夜晨昏,你设日夜星辰,人怎能测度你的慈爱?人怎能量度你的崇高?人怎能明白你的大能?愿凡有气息的都在你面前俯伏尊崇你! 2. 为未得之民祷告:“我知道他们的行为和他们的意念。时候将到,我必将万民万族聚来,看见我的荣耀。”(赛66:18)为印度的特里族祷告,他们约有18,749,000人口,没有基督徒,都是信奉印度教。这个族群名字的来源是梵语的“塔里卡”或“塔伊拉”,意思是“从芝麻或芥末提炼的油”,这也意味着这族群传统的职业。传说特里族的起源是印度三个主神之一的湿婆神所造,为了使用特里族毁灭五个鬼魔,湿婆神是毁灭之神。另一传说是湿婆神造了特里族后,用油给他擦身。这一个专以炼油为业的种族,也发展成为小村里的店家和商人,在社会和经济阶层上往上攀升。他们认为基督教信仰会破坏他们的家庭和社群,这成为他们接受耶稣最大的障碍。祷告求主除去他们对基督教信仰的恐惧和错误的认识,并且大大地赐福他们的家庭和社群,使他们能认识耶稣,接受福音。

6月3日人岂能测度神的崇高?

今日经文:约伯记第35~37章 思考问题 1. 以利户如何解决神的公义和约伯无辜受苦之间的矛盾? 2. 以利户的结论,对受苦的约伯有何益处? 以利户继续他对约伯的长篇辩驳: 一、以利户责备约伯 1、约伯抱怨“人竭力讨神喜悦是徒然的”,乃是自认比神公义。因为人行义或作恶,都不能动摇神的属性,但人一生必受影响。2、约伯应耐心等候神的时刻。约伯虽在苦难中向神呼求,但他却在造他的神面前自高,不信神可以使人夜间歌唱。约伯骄傲的呼求,神必不会垂听。而神的沉默使约伯越发虚妄的话,口出无知之言。 二、以利户解释义人受苦的意义 1、神藉着苦难指示义人的道路,使他们看见自己的骄傲和过犯。以利户认为神时常看顾义人,他们若遇苦难,乃是为了归正和教训,好使他们离开罪孽转回。人若听从,转回事奉神,必得拯救,若不听从,必要灭亡,所以约伯必须悔改,转离骄傲的恶行才能解决他的苦难问题。2、人在苦难中当耐心接受神的管教。约伯因苦难太深被忿怒激动,以致满口有恶人批评的言语、不服神的管教而论断神,甚至求死。以利户劝告约伯要谨慎,不可看重罪孽,因为他选择罪孽,过于选择苦难。以利户认为约伯当拥抱苦难,苦难是神帮助他、炼淨他的途径之一。 三、以利户以神的莊严伟大说服约伯 以利户劝告约伯要称赞歌颂神的伟大,因为神至高的大能和智慧是人明明可知的。神为大,我们不可能全知,他的年岁不能测度。以利户从神创造大自然的奇妙和大能,对比人的渺小与愚昧。人岂可对神强嘴?人岂能测度神的大能和智慧?祂有公平和公义,必不苦待人。 以利户的言论似乎代表人为最后的努力,想要解答义人受苦的问题。以利户不认为三友对约伯的控告属实,但他和其他三友一样,认为约伯最好的出路是悔改认罪,不要自以为义。因为神的伟大奇妙实非人所能测度,约伯应存谦卑的心敬畏神。 省思:约伯和三个朋友的辩论,使得他们的注意力都集中在约伯受苦的原因,他们的结论是笼统地指控约伯得罪了神,所以受到神的管教。以利户一方面警告约伯不要在神面前自义,另一方面也鼓励约伯不要自弃于神、切慕黑暗,因为神必为困苦人申冤。以利户也责备约伯的三个朋友,他们中间无一人折服约伯,驳倒他的话。约伯在整个煎熬肺腑的辩论过程中,却不知不觉地呐喊了人最大的需要:惟愿有人能作他的中保,在神面前为他代求!希伯来书的作者回答了这个呐喊,“我们既有一位已经升入高天尊荣的大祭司,就是神的儿子耶稣,便当持定所承认的道。” 因此我们只管坦然无惧的,来到施恩的宝座前,为要得怜恤,蒙恩惠作随时的帮助。今日信徒所得恩典实在远超乎约伯所能明白的! 祷告 1. 为教会祷告:主耶和华!你在万神之上,超乎万有之上,贯乎万有之中,谁能与你相比?你使云彩飘浮、雷电闪烁,你铺陈日月星辰、铺张穹苍、护蔽大地,你使万物生生不息、飞鸟有窝、洋海有鱼,你使人得生命气息,与你和好。人算什么,你竟顾念他?尊贵荣耀的冠冕,人岂配得?人何竟沉浸于骄傲的网罗?人何竟恋慕于纷争嫉妒的泥沼?主啊!愿你的话再度唤醒我们沉睡的灵!愿你的圣洁慈爱再度挽回我们悖逆的心! 2. 为未得之民祷告:“ 在黑暗中行走的百姓看见了大光,住在死荫之地的人有光照耀他们。”(赛9:2)为印度的赛伊赫族祷告,他们约有85,980,000人口,没有基督徒,都是信奉伊斯兰教。一批阿拉伯人在第八世纪时,征服了印度河流域之后,在那里定居下来,成为今天的赛伊赫族。这个族群是世界最大的族群之一,主要集中定居在孟加拉和印度。他们有些是印度高阶层种族阶级的成员,皈依伊斯兰教,成为赛伊赫族的。大多数人是穆斯林,有少数人是锡克教徒。他们不只效忠于一个特定的伊斯兰教派,而是遵守逊尼派和什叶派混合的传统。祷告求主帮助他们在学习可兰经的过程中,能明白圣经中所启示耶稣是谁,而能接受福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