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经文:民数记第5~8章
思考问题:
1、以色列整军之前的洁净礼有什么意义?祭司亚伦在会幕里点灯台上的灯,为什么都要向灯台前面发光?利未人的职分是什么?
2、这段经文对你在神面前过圣洁的生活有什么意义?
民数记是记载以色列民在旷野漂流的日子,整体上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是以色列百姓在西乃山下的预备。第二是他们从西乃山到加低斯巴尼亚平原四十年的漂流。 第三是来到约旦河东的摩押平原,预备进迦南。今天的经文又可以分为两部份,第一部份是洁净以色列营。第二部份是十二支派的奉献礼和利未人的受职礼。
第一部分里的记载,关于大痲疯、亏负人的罪、淫乱的罪、拿细耳人的愿、大祭司的祷告,好像彼此没有什么相关。其实它们是有一条清晰的主线,那就是“分别出来”的主线;从不洁净到转向神许愿,而使以色列民得着神的祝福。如此耶和华对这个民族圣洁的要求,仍然是这里的主要信息。
首先,耶和华要求他们要洁净以色列营,凡是身体上不洁净的,都要出到营外去,因为以色列营是耶和华所住的,这是对于外在的不洁净处理的办法。其次,他们必须要处理人和人中间不洁净的关系,若有亏负人的,必须要赔偿,也不可亏负祭司的举祭。最后,他们要处理夫妻中间不洁净的关系,淫乱的罪或者是不忠实的罪。而拿细耳人的愿是个人心甘情愿,离俗归耶和华为圣的许愿;亚伦也领受了大祭司祷告的权柄,为百姓祝福。
第二部分我们看见摩西膏抹会幕和奉献的坛以后,以色列十二支派的首领代表其支派每天照着秩序轮流行献坛之礼,以供会幕之用,连续有十二天之久,每天都有献祭的血,洁净他们的罪。因为每一个支派都必须在神面前各自献上,以表示他们是归耶和华为圣的百姓。还有,大祭司亚伦必须点亮金灯台的灯,照亮陈设桌上的十二个饼,代表以色列百姓要活在耶和华的光中,得着生命的能力。亚伦要为利未人行洁净礼,将他们奉献归耶和华为圣,代替以色列人中一切头生的,所以以色列人按手在利未人的头上,利未人则按手在那献祭的两只牛的头上,为利未人赎罪。利未人从二十五岁到五十岁要轮班次在会幕服事,五十岁以后要退任。其实这个部份发生的时间是在第一章数点以色列百姓和祭司之前,所以膏抹会幕、百姓奉献、和利未人受职礼都在他们整军之前必须预备的。
以色列大军出发前最后的预备工作将近尾声,神已为以色列百姓预备了一条管道,好使他们可以靠近神同在的荣耀,这就是圣洁之路!在他们日后漂流的日子,他们也还有机会回头,献上赎罪祭,使罪得洁净,与神和好。
省思: 为什么神从出埃及记、利未记、民数记陆陆续续地规定这么多祭祀的细节、繁缛的祭司制度、对祭司圣洁的要求、 和利未人庞大的组织,并且还规定以色列人点点滴滴洁净的条例、圣洁生活的规矩、和宗教的典章律例,甚至连他们这么多人行进的秩序也不含糊,难道只是为了管教他们在西乃山下拜金牛犊的罪吗?其实从圣经对“神在祂满有恩典和怜悯里,信守祂的应许”一贯的信息来思想,您会发现神在祂的恩慈里极大的智慧!原来祂如此费尽心思,是在为祂的百姓预备一条路:“看哪!神的帐幕在人间!” 神与人的同在,只有人走上圣洁之路才有可能。
祷告
1. 为教会祷告:主耶稣基督啊!我们谦卑俯伏在您全知全能全爱的智慧里,不以我们的逻辑来论断您的作为,因为您的作为奇妙可畏,远超过我们所能测度的。保守我们常在您的爱里,走在圣洁的道路上,不随世风摇动!
2. 为未得之民祷告:“你求我,我就将列国赐你为基业,将地极赐你为田产。”(诗2:8)为印尼苏门答腊南部的楠榜族人祷告,他们约有111,000的人口,只有0.02%的基督徒,他们信奉伊斯兰教。过去数年,印尼政府将三百万的爪哇人从别处强迫迁移到这地区,引起当地印尼人的苦毒和不满。祷告求主帮助他们建构更好的社会和公共设施,建立良好的健康医疗和教育制度,也求主差派工人能将已有的福音资源带到他们中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