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5日 什亭的轻叹

今日经文:民数记第33:50~36章
思考问题:
1. 摩西在他生命旅程最后这一段,还吩咐以色列百姓什么?为什么?
2. 以色列进迦南后当除尽偶像,这与你属灵的旅程有什么相关联呢?
摩西已经一百二十岁了,他用心地安排以色列百姓预备进迦南的事。耶和华吩咐摩西交代百姓进迦南时,他们应当如此行。
1) 他们必须赶出那地所有的居民,必须拆毁他们所有的石像、偶像、和坵坛。
2) 要夺地为业,因耶和华与亚伯拉罕立约,将地此给他们为业(地的应许)。
3) 分产业的时候,要按家室人口大小来分。
以色列若不赶出当地所有的居民,那被容许留下的居民必会成为他们眼中的刺、肋下的荆棘,而且耶和华要待他们像祂对待迦南人一样。可惜,后来以色列人仍然没有听从耶和华的话,没有将所有的迦南人赶出去。
耶和华指示他们应许之地的范围,东西南北的疆界都清楚地划定了。这也是耶和华在创世记里,与亚伯拉罕立约给他的后裔的应许之地。可惜的是,除了在所罗门王朝全盛时期的版图,曾短暂的拥有应许之地的全部范围,直到今日,以色列民族从来没有得着全部的迦南地为业。
接着,耶和华指定分派土地的领袖,有十个支派的领袖来协助约书亚和祭司以利亚撒,另外的流便和迦得支派已被分派,得约旦河东之地为业了。利未人进迦南后,他们不能得地为业,而分散住在各支派的四十八个城邑,其中又分出六个城作为逃城,让误杀人的可以脱离报血仇的人,住到受膏的大祭司死了,才可以回自己的地业。女子继承产业的权利也有了周全的交代 。
最后摩西带着以色列百姓在摩押平原的什亭,遥望约旦河对岸的迦南美地,我们似乎可以听见作者一声轻叹,划上了民数记的句点。
民数记总结了以色列旷野漂流四十年的光景,也总结了耶和华旷野四十年不可思议的恩典。首先我们读到在西乃山下神如何预备以色列百姓进迦南,以色列百姓竟反覆地不能信靠耶和华,他们抱怨、悖逆,然而耶和华仍存留他们,带他们到了摩押平原,耶和华在祂的恩典中耐心重新整顿、预备他们过约旦河得地为业。什亭的轻叹,毕竟还是带着遥望中的期盼和喜乐!
省思:以色列的旷野漂流记,实在是我们天路历程很好的鉴诫;耶和华在漂流的旅程对他们的供应、管教、引导、与训练,实在是我们迷失丧志时极大的盼望;属神的百姓,当走信靠神的道路,不当偏行己路。
祷告
1. 为教会祷告:主啊!愿您的话光照人心,在救赎之路,引导百姓走敬虔的道路,不因悖逆而在旷野迷失,除去人心中偏行己路的谋算,好叫您荣耀的旨意显明!
2. 为未得之民祷告:“ 于是对门徒说:“要收的庄稼多,做工的人少。所以,你们当求庄稼的主打发工人出去收他的庄稼。”(太9:37-38)为西非马里共和国的贝都因人祷告,他们约有184,000人口,没有基督徒,都是信奉伊斯兰教。他们是闪族后裔,居住在崎岖干旱地区的游牧民族。祷告求主帮助他们得着生活物质的基本需要,照顾家庭,并能有更多福音资源进入他们中间,使他们能有机会接触福音。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