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经文:箴言第7章 思考问题: 1. 在你日常生活中,你如何分辨智慧和愚昧的抉择? 2. 你可以如何学习增长智慧? 作者继续叮咛后辈们,要谨记智慧之道与邪恶之路的分别,劝诫我们:遵行神智慧的言语则生;弃绝神的训诲则亡。人生两条路,再次鲜明地摆在我们面前,生命之道和死亡之路,我们要选择什么? 一、 智慧的呼吁 作者再次呼吁我们选择智慧之道,也指教我们当以何种心态选择智慧。 1. 要守护智慧如同守护珍宝,遵守神的训诲,存记在心,保守祂如眼中的瞳仁 2. 要将智慧紧系指头,作为随时的提醒 3. 要将智慧刻画在心版,谨记在心 4. 珍爱智慧和聪明,亲爱祂如家人 听从智慧的训诲和引导的,就必得存活,与神有活泼的关系。 二、 邪恶的诱惑 作者看到一个愚蒙的少年人如何逐步陷入邪恶的诱惑而导致灭亡 1. 诱惑的陷阱:这个愚蒙无知的少年人,选择愚昧的道路,靠近邪恶的引诱,将自己摆在受试探的处境;而一个有诡诈心思的妓女,代表的是邪恶的势力,她便主动缠住他不放,口中不断地用甜蜜的谎言引诱他,并且用谄媚的言语逼他同行。她勾引的手段是先亲热接触,再给予令他动心的理由,然后极力谄媚恭维,最后预备罪恶的温床。无知的人便落入邪恶的陷阱,无法自拔。 2. 诱惑的危害:这无知的少年人即刻随从她,如牛被带往宰杀之地,如带锁链受刑罚,又如飞鸟入网罗,至终自害己命,导致灭亡。 三、 听从得生,悖逆必死 最后的劝诫,有两方面 1. 听从得生:要听从训诲,不要容让你的心偏向邪恶,误入迷途 2. 悖逆必死:邪恶总意图伤害和杀戮,至终引向阴间之路、死亡之宫。 省思:保罗曾发出感叹,“智慧人在哪里?”又阐明世人自以为聪明,反成了愚拙。智慧与愚拙最大的分野在于对神的认识。神的智慧在基督的十字架显明了,在不信的人看为愚拙的,在得救的人,却为神的大能。邪恶的心,源于悖逆神的心,自以为聪明,却是自丧己命之路;自以为图谋得逞、害人得利,却是阴间之路、死亡之宫啊! 祷告:主啊!求你赐给我们在基督里属灵的洞察力,帮助我们能辨明恶者的谎言和害人的网罗,赐给我们在基督里的智慧,逃避邪恶的诱惑和诡计,不从恶人的计谋,不站罪人的道路,不坐亵慢人的座位,唯独喜爱耶和华的律法,一生一世跟随主!
Month: February 2023
2月20日 祭司圣洁的位分
今日经文:民数记第17~20章 思考问题: 1. 祭司与利未人的位分有什么差别?他们的职分与其他百姓有何关系?耶和华设立祭司的目的和意义是什么?以色列轻看祭司职分的后果是什么? 2. 圣经记载可拉事件和以色列悖逆祭司的最后评语,对我们今天在教会的事奉生活,有什么意义? 可拉的叛变事件之后,耶和华两次公开确认亚伦大祭司的职位,第一次是可拉党被灭后,他们的铜香炉锤片包坛,以使后人永记不可僭越祭司职权;第二次是使亚伦的杖发芽,以确认亚伦祭司职分来自于耶和华,诚如希伯来书5:4所说,“这大祭司的尊荣,没有人自取,唯有蒙神所召,像亚伦一样”。 耶和华指示摩西把亚伦的杖和其他十二支派首领的十二根杖,同放在至圣所约柜前,第二天独有亚伦的杖,开花、结熟杏,也是代表从神而来,有活泼生命的恩典。这神迹的目的是为了止息以色列人对亚伦大祭司职分的嫉妒抱怨,也为了“给背叛之子留作记念”。利未人是耶和华所分别出来归耶和华为圣的,但是神从利未人中拣选膏立亚伦为大祭司,是神设立的,不是人选举出来,也不是亚伦自告奋勇的。还有,亚伦被指派为大祭司,是为万民请命的职分,在耶和华面前代替百姓向神赎罪、祈求恩典和怜悯,所以亚伦的杖,不像一般百姓的杖,枯枝仍是枯枝;亚伦的杖,代表的是源自于神有活泼生命的恩典,和分别为圣归给神的。从此它被放在至圣所的约柜里,做为发怨言的警戒。 以色列百姓在旷野漂流的日子,约柜里除了十诫的石版,还有亚伦的杖和吗哪,代表神的恩典和神的供应,直到所罗门荣华的时代,这两样才不在约柜里了。 耶和华直接对亚伦说话,吩咐他关于祭司和利未的权责。利未人的职责是看守会幕,百姓不可僭越,以免死亡;祭司要看守圣所和祭坛,利未人不得僭越,免得死亡;祭司是神所设立,也是给全以色列百姓的礼物。百姓当将各样献祭的供物归祭司和他子孙作为永得的分。百姓也当纳出产的十分之一给利未,利未要把所得的十分之一给祭司,而且要先献上最好,才可享用其余的部份,免得因亵渎圣物而死。 以色列百姓在旷野漂流了三十八年,老的一代渐渐过去,他们来到寻的旷野,米利暗死了,葬在加低斯。但是以色列百姓仍不改其抱怨的本性,他们的怨言,与前几次没什么两样,面对艰难的困境便归罪他们的领袖摩西,耶和华命令摩西以杖吩咐磐石出水,摩西却被百姓惹动怒气,杖击磐石两下,因他们的不信,摩西亚伦不得进迦南。摩西和亚伦都已年迈了,要面对几百万百姓的饮食需要,他们的争闹、抱怨、攻击领袖,实在难以想像。神在他的怜悯里,也体谅摩西开始力不能胜了,要带领年轻一代与迦南人争战,迟早要由年轻的领袖接任了。 还有,大祭司亚伦也死在何珥山,他的儿子以利亚撒接任大祭司的职任。新的一代接下上一代的责任与使命。 省思:神应许以色列,“你们要作我的子民,我要作你们的神,我必与你们同在”。在这应许之下,以色列民必须顺服神所设立圣洁的职分和位份,遵守神所吩咐过圣洁的生活,跟随神的带领走属神的道路。这是为什么神如此看重祭司职分的坚立。祭司是神与人之间的中保,是神向人施恩的代表,人向神求赦罪的管道。祭司也是预表要来的基督。以色列百姓在旷野的浮浮沉沈,也是预表我们信徒在罪的本性中的光景,唯有基督使我们可以罪得赦免,恢复与神的相交。 祷告: 1. 为教会祷告:主啊!求您开我们的眼睛,看见我们的卑微;让我们能体会您亘古以来不变的心意,在您的管教中常向我们流露您真实的恩慈,在您的引导中常向我们彰显您超越的智慧。愿您在我们的教会生活中,恢复我们敬畏神的心! 2. 为未得之民祷告:“那报佳音传平安、报好信传救恩的,对锡安说:“你的神做王了!”这人的脚登山何等佳美!”(赛52:7)为印尼的松巴哇族祷告,他们约有449,000的人口,只有0.03%的基督徒,其他都是穆斯林。他们住在西努沙杜瓦的松巴哇岛,大部分族人遭遇危难时仍依靠巫师,敬拜精灵鬼神。祷告求主帮助他们脱离精灵崇拜,能对福音有好奇渴慕的心。
2月19日 藐视耶和华的罪
今日经文:民数记第13~16章 思考问题: 1、耶和华如何看待以色列人在巴兰旷野对摩西亚伦的悖逆和可拉党的叛变? 2、在今天个人主义盛行的时代,信徒在这段经文的亮光中,当如何看待攻击领袖的群众运动? 今天的经文里记载以色列旷野漂流的日子里两件大规模的集体悖逆事件。 首先是巴兰旷野的悖逆。巴兰旷野的加低斯已经到了迦南的最南边,离应许之地不远了,以色列的十二个探子奉差遣去窥探迦南地,这些探子都是以色列各支派的首领。四十天之后,只有迦勒和约书亚回报好消息,与神的应许相合。其他的十个探子不只报告恶信,还向百姓夸大恶信,挑衅煽动众议,打击士气。民众在喧嚷哭号中所发的怨言,与他们一年前刚出埃及在汛的旷野时如出一辙;更有甚者,他们要废掉摩西,另立一个首领;更遗憾的是,他们也不听约书亚和迦勒的劝告,“不要背叛耶和华” 或 “有耶和华与我们同在,不要怕” 都不够份量,无法挽回他们拥兵自重的野心。百万群众被挑唆激怒,要用石头打死摩西和亚伦,眼看局面混乱不可收拾。耶和华的荣光在会幕及时显现,他不对百姓说话,而只对摩西说, “这百姓藐视我要到几时呢?” 耶和华自己直接了当地指出了以色列百姓最根本的问题:不是摩西或亚伦判断错误、不是他们的领袖不切实际,不是摩西、亚伦要害他们曝死旷野。他们真正的问题是藐视耶和华;藐视耶和华屡次显大能,向他们所施浩大的恩典;藐视耶和华已经对他们说过的话;藐视耶和华所设立的仆人摩西;藐视耶和华的权柄和应许! 圣经上说,他们虽亲眼见耶和华的荣耀,看见神在埃及和旷野所行的神迹,却仍十次试探神。耶和华虽听了摩西的代求没有击杀他们,但是老的一代,除了约书亚和迦勒,因他们的不信,全不得进迦南。以色列百姓竟在旷野漂流四十年。何等可悲的结局! 其次是可拉和众首领的叛变。可拉是利未支派中哥辖的子孙,利未人是归耶和华为圣的,听命于祭司,服事会幕一切的事,众百姓则要听命于利未人的指示过圣洁的生活。可拉显然是很有影响力的领袖,他联合流便支派的首领大坍、亚比兰、和安,又煽动以色列十二支派二百五十个首领起来攻击摩西。基本上他们对摩西的控诉是,“我们大家在耶和华面前都是一样圣洁的,你凭什么擅自专权,自认为比我们众人高超呢?”。这与不久前米利暗和亚伦对摩西的毁谤,也是如出一辙。民数记12:3, 7 记载耶和华才对摩西公开的肯定“摩西为人极其谦卑”,“我的仆人摩西是在我全家尽忠的”。所以这时耶和华的荣光又显现,要在瞬息间灭绝他们,这次摩西亚伦的俯伏代求都没用了,神使地开了口吞灭他们,又有火从天降下烧灭那两百五十个首领。但是第二天百姓仍向摩西发怨言,控告摩西杀了耶和华的百姓,耶和华在云彩中显现,祂用瘟疫击杀了一万四千七百人 。圣经上说,因为他们“藐视耶和华”。 这两次的悖逆事件都是很大的规模,也是在以色列历史中他们难以忘记的教训。神是轻慢不得的,祂所爱的祂必管教,但是,祂仍然没有灭绝他们。“耶和华不轻易发怒,并且有丰盛的慈爱,赦免罪孽和过犯,万不以有罪的为无罪。” 祂总留一条路让人可以回头,而不要一直走上毁灭之路,因此当趁着恩典的门还开着的时候,及早回头。 省思:神赐给人的救恩,使人人因耶稣的宝血,都得以因信称义,同为后嗣、同为一体、同蒙应许,但是神在祂的主权里呼召不同的人,在祂的国度中有不同的职份与位份,属神的人有敬畏神的心,就当在职分上尽职责,在位份上尽本份,才不致落入僭越悖逆的罪里。求神帮助我们从巴兰旷野的事件和可拉党的叛变,看见人心狂傲藐视耶和华的可怕危害,看见神在恩典中的信实与慈爱,保守我们不受诱惑,也不随从悖逆之人的挑唆得罪神! 祷告 1. 为教会祷告:“耶和华对摩西说:“这百姓藐视我要到几时呢?我在他们中间行了这一切神迹,他们还不信我要到几时呢?””(民14:11)主啊!在现今这样的世代,求您保守您的教会,不受个人的私心所诱惑,不受恶人的野心所煽动,看顾我们,在您的光中使我们得见真理的光,信靠顺服基督! 2. 为未得之民祷告:“此后我观看,见有许多的人,没有人能数过来,是从各国、各族、各民、各方来的,站在宝座和羔羊面前,身穿白衣,手拿棕树枝, 10 大声喊着说:“愿救恩归于坐在宝座上我们的神,也归于羔羊!””(启7:9-10)为尼日利亚的富拉尼族祷告,他们约有4,700,000的人口,只有0.3%是基督徒,他们多数信奉伊斯兰教,也是西非推动伊斯兰教信仰的主要族群,上千年来他们都以游牧为生,对西非的经济、政治、历史都有深远的影响力。祷告求主赐给他们对耶稣的好奇和渴慕的心,是他们对福音有反应,打开传福音的门。
2月18日 旷野悲剧
今日经文:民数记第9~12章 思考问题: 1. 以色列大军在旷野起行,耶和华如何引导他们? 他们在旷野又发生了什么悲剧? 2. 你对什么人、事、物,最容易心生抱怨?为什么?你如何可以转离抱怨的习惯? 民数记第九章我们看见耶和华命令以色列人要守逾越节,那是在他们出埃及以后的第二年一月十四日,也是他们在数点人数之前。逾越节羔羊的血在埃及地满足了神公义的要求,神救赎他们脱离了埃及的奴役、黑暗和死亡;如今他们在艰难危险的旷野路,这羔羊的血也能满足他们的需要,他们必须全然依靠神的引导。 在旧约,逾越节是记念耶和华救赎以色列人脱离埃及的捆绑;在新约,主的圣餐是记念教会脱离黑暗和罪恶权势的捆绑,所以保罗警告信徒不可随便用主的圣餐免得招罪。 当帐幕立起的时候,云彩遮盖了会幕。从此以后,云彩收上去,以色列人就起行;云彩停住,以色列人就安营。在荒凉无人烟的旷野之路,他们没有人的引导,没有前人的足迹可循,他们只能全然信靠顺服耶和华,神与他们同在,云柱引导他们一切的行止,正如他们在出埃及要过红海,第一次经历神的云柱火柱的引导一样。他们必须将他们的私意、主权都降服在耶和华手中。神浩瀚的恩典,就显在以色列的旷野生活中。 待一切整齐就绪,耶和华指示他们造两枝长银号,用吹号以示大众,同步同行。或以聚首领,或以警征战、或以令起行、或为节期献祭。银号由祭司照着神的云柱在会幕的指示而吹,无论是敬拜或争战,起行或安营,都以银号声为准。 以色列百姓照着耶和华的蓝图整军待发,要往神所应许的迦南地去了。但是我们还注意到拔营的秩序竟然和前面所记载的不同,不是犹大支派先行,约柜在中间,而是约柜带头领先做全营的先锋!耶和华丰富的恩典和怜悯尽在不言中! 接下来以色列营中发生了两大悲剧:以色列在他备拉对摩西发怨言,以及米利暗和亚伦挑战摩西的领袖地位。 以色列营从西乃山起行才三天,在他备拉,百姓就发怨言,神实在听见了他们的恶语,就降火焚烧以色列营,藉着摩西的哀求,火才止息;又有闲杂人在他们中间起贪欲之心,煽动挑唆。以色列百姓竟随从他们,满口哭号,甚至抱怨神带他们出埃及,连摩西也被激动了。他们陷在何等可怕的罪里!但耶和华仍然照他们所要求的供应他们。“肉在他们牙齿之间,尚未咀烂”,耶和华的怒气便击杀了他们。他们的贪欲,使他们死在自己的纵欲里。人口中的抱怨常是针对别人的不足、不能、不善,或是针对处境的不顺、不满、不利,但是真正的问题实在是一颗对神忘恩的心,抱怨是属灵的痲疯病,它非但不洁,更有极可怕的传染性和破坏性,信徒不可不警戒! 米利暗和亚伦对摩西领导地位的挑战,实在是以色列在旷野路上更严重的悲剧。亚伦是大祭司,米利暗是女先知,祭司和先知是以色列宗教的两大柱石。他们对摩西的挑战严重到一个地步,耶和华亲自为摩西护卫说,“你们毁谤我的仆人摩西,为何不惧怕呢?” 耶和华发怒而去,云彩离开了会幕!毁谤主的仆人是一件极可怕的事,因为她真正冒犯的不是摩西,而是耶和华。米利暗立即受到神的惩罚,长了大麻疯,她明明的叛逆,竟毁谤神亲自托付使命的仆人摩西。信徒要谨慎,制止自己的舌头不毁谤神所爱的仆人,并不要用言语亵渎主名。摩西除了面对艰难的旷野险境,还肩负带领群众面对未知、完成使命的重任,如今众百姓的抱怨反对,又加上亲手足的嫉妒毁谤,处境实在艰难,但是摩西哀求耶和华,“神啊!求你医治她。” 这是何等的属灵身量! 省思:人生在世,不如意事十常八九,抱怨和嫉妒常是一般自然的反应,抱怨使自己觉得占有眼前的优势和满足,真正受亏损的却是自己、听你抱怨的人、和被你抱怨的人,最严重的是神的名受亏损,也使自己失去神同在的祝福;嫉妒使自己活在优越感的假象里,忘了自己的本份和尊严,也僭越了神的权柄,它会像烈火烧毁自己和你所嫉妒的人,至终也远离了神的面。我们当要谨慎不要陷在米利暗的罪里。 祷告 1.为教会祷告:主啊!求耶稣基督的血洁净我们的心,尊主为大,凡事谢恩,远离抱怨,固守本份,不嫉妒不张狂,儆醒谨守,常存谦卑顺服的心,与主同行。 2. 为未得之民祷告:“王要回答说:‘我实在告诉你们:这些事你们既做在我这弟兄中一个最小的身上,就是做在我身上了。’”(太25:40)为不丹的布姆唐族祷告,他们是不丹二十个族之一,位于喜马拉雅山东南麓。“布姆”唐不丹语的意思是“美丽的田园”,境内山谷树林覆盖,林产丰富。布姆唐人是藏族人于第八世纪迁移定居下来的。他们约有24,000人口,信奉藏传佛教,严守古老的传统和民俗。因地处偏远险峻山顶,不丹政府也从严核准进入,外人难以接触。祷告求主兴起尼泊尔的信徒能将福音传入布姆唐族,使他们渴望福音的真光,了解基督的救恩,接受耶稣。
2月17日 圣洁之路
今日经文:民数记第5~8章 思考问题: 1、以色列整军之前的洁净礼有什么意义?祭司亚伦在会幕里点灯台上的灯,为什么都要向灯台前面发光?利未人的职分是什么? 2、这段经文对你在神面前过圣洁的生活有什么意义? 民数记是记载以色列民在旷野漂流的日子,整体上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是以色列百姓在西乃山下的预备。第二是他们从西乃山到加低斯巴尼亚平原四十年的漂流。 第三是来到约旦河东的摩押平原,预备进迦南。今天的经文又可以分为两部份,第一部份是洁净以色列营。第二部份是十二支派的奉献礼和利未人的受职礼。 第一部分里的记载,关于大痲疯、亏负人的罪、淫乱的罪、拿细耳人的愿、大祭司的祷告,好像彼此没有什么相关。其实它们是有一条清晰的主线,那就是“分别出来”的主线;从不洁净到转向神许愿,而使以色列民得着神的祝福。如此耶和华对这个民族圣洁的要求,仍然是这里的主要信息。 首先,耶和华要求他们要洁净以色列营,凡是身体上不洁净的,都要出到营外去,因为以色列营是耶和华所住的,这是对于外在的不洁净处理的办法。其次,他们必须要处理人和人中间不洁净的关系,若有亏负人的,必须要赔偿,也不可亏负祭司的举祭。最后,他们要处理夫妻中间不洁净的关系,淫乱的罪或者是不忠实的罪。而拿细耳人的愿是个人心甘情愿,离俗归耶和华为圣的许愿;亚伦也领受了大祭司祷告的权柄,为百姓祝福。 第二部分我们看见摩西膏抹会幕和奉献的坛以后,以色列十二支派的首领代表其支派每天照着秩序轮流行献坛之礼,以供会幕之用,连续有十二天之久,每天都有献祭的血,洁净他们的罪。因为每一个支派都必须在神面前各自献上,以表示他们是归耶和华为圣的百姓。还有,大祭司亚伦必须点亮金灯台的灯,照亮陈设桌上的十二个饼,代表以色列百姓要活在耶和华的光中,得着生命的能力。亚伦要为利未人行洁净礼,将他们奉献归耶和华为圣,代替以色列人中一切头生的,所以以色列人按手在利未人的头上,利未人则按手在那献祭的两只牛的头上,为利未人赎罪。利未人从二十五岁到五十岁要轮班次在会幕服事,五十岁以后要退任。其实这个部份发生的时间是在第一章数点以色列百姓和祭司之前,所以膏抹会幕、百姓奉献、和利未人受职礼都在他们整军之前必须预备的。 以色列大军出发前最后的预备工作将近尾声,神已为以色列百姓预备了一条管道,好使他们可以靠近神同在的荣耀,这就是圣洁之路!在他们日后漂流的日子,他们也还有机会回头,献上赎罪祭,使罪得洁净,与神和好。 省思: 为什么神从出埃及记、利未记、民数记陆陆续续地规定这么多祭祀的细节、繁缛的祭司制度、对祭司圣洁的要求、 和利未人庞大的组织,并且还规定以色列人点点滴滴洁净的条例、圣洁生活的规矩、和宗教的典章律例,甚至连他们这么多人行进的秩序也不含糊,难道只是为了管教他们在西乃山下拜金牛犊的罪吗?其实从圣经对“神在祂满有恩典和怜悯里,信守祂的应许”一贯的信息来思想,您会发现神在祂的恩慈里极大的智慧!原来祂如此费尽心思,是在为祂的百姓预备一条路:“看哪!神的帐幕在人间!” 神与人的同在,只有人走上圣洁之路才有可能。 祷告 1. 为教会祷告:主耶稣基督啊!我们谦卑俯伏在您全知全能全爱的智慧里,不以我们的逻辑来论断您的作为,因为您的作为奇妙可畏,远超过我们所能测度的。保守我们常在您的爱里,走在圣洁的道路上,不随世风摇动! 2. 为未得之民祷告:“你求我,我就将列国赐你为基业,将地极赐你为田产。”(诗2:8)为印尼苏门答腊南部的楠榜族人祷告,他们约有111,000的人口,只有0.02%的基督徒,他们信奉伊斯兰教。过去数年,印尼政府将三百万的爪哇人从别处强迫迁移到这地区,引起当地印尼人的苦毒和不满。祷告求主帮助他们建构更好的社会和公共设施,建立良好的健康医疗和教育制度,也求主差派工人能将已有的福音资源带到他们中间。
2月16日 神家中的规矩
今日经文:民数记第1~4章 思考问题: 1. 以色列百姓预备往迦南地之前,耶和华命令摩西做些什么重要的事? 为什么? 2. 上述这些重要的事,对你今天在教会事奉的参与和搭配,有什么意义? 民数记所记载开始的时间,大概是以色列人在旷野立起会幕之后一个月的时候,耶和华为他们立下了祭祀制度和圣洁生活的规条之后,以色列人预备从西乃山起行往迦南地去。今天的经文记载了两个预备启程的事件: 第一、数点并组织以色列百姓。以色列十二支派各立首领,数点凡二十岁以外能打仗的男丁,共有六十万三千五百五十人。利未族不包括在内,他们要负责会幕一切的工作。利未支派加上亚伦祭司家围着会幕安营,然后各支派按着他们各族的旗号,在利未和祭司营的四围安营,起行时,由犹大支派带领东边的三支先行,然后是流便支派带领南边的三支,接下来是利未支派和会幕,再由以法莲带领西边的三支派随后,最后是由但支派带领北边的三支派。原本是一群散乱没有纪律的难民,如今不但已经建立了祭祀宗教制度和社会生活秩序,而且几百万群众有条有理地被组织起来,以会幕为中心有秩序、分层负责、分工合作、权责分明,成为一支庞大的军队了! 第二、数点并组织祭司。首先是关于亚伦和摩西的后代,亚伦有四个儿子,拿答和亚比户因献凡火而死,以利亚撒和以他玛为祭司,利未支派要服事亚伦和祭司, 而且利未人要代替以色列一切头生的,归耶和华为圣。以利以撒负责监察所有看守会幕的利未人。利未人中一个月以上的男丁点数总共有二万二千人,但以色列头生的共有二万二千人二百七十三人,耶和华乃定规按人丁,用赎银赎出来,交给亚伦和祭司。耶和华又吩咐摩西数点在三十岁到五十岁之间的利未人,总共有八千五百八十人,这些人专门负责会幕一切的工作。 我们看见两百多万的以色列百姓要能有效的迈向神的应许之地,他们有三个重要的策略是:第一、他们的生活、组织、行动、管理,都以会幕为中心,教会要能成为神荣耀的见证,教会的生活、组织、决策、管理,必须以神为中心,不是以人意为中心。第二、在他们的组织方案里,人人都有一份他该担当的责任,权责分明;教会里,每一位信徒也应有一份他应该担当的责任,各尽本分,同心搭配,教会才会兴旺。第三、他们被要求以顺服的心,层层负责,分工合作。耶和华晓谕摩西和亚伦,他们再将神的话传达给百姓;祭司听命于亚伦,利未人听命于祭司,百姓则在利未人的监督下力求过圣洁的生活。教会也当如此,基督为教会的元首,牧者负责讲道、劝勉、教导,信徒应以顺服的心,分层负责,同心搭配,互相鼓励过圣洁的生活,以荣耀主名。 我们不禁要赞叹耶和华的作为何等奇妙!当出埃及记结束时,我们看到的是如同一盘散沙的无知难民,悖逆顶撞、偏行己路。在利未记结束时,我们听见的是耶和华至高权威的声音,“你们要圣洁,因为我耶和华你们的神是圣洁的”,以色列是一个被神命定,从万民中分别出来归耶和华为圣的民族。如今在民数记的一开始,我们却看见一支两百多万井然有序、顺服领袖调派、有纪律的军队!是什么改变了他们?是耶和华对他们圣洁的要求:与神和好、与神同行。他们即将在耶和华的云柱火柱引导之下,齐步向应许之地迈进! 省思:家有家规,家居生活才能井然有序,喜乐和谐, 有安心成长的环境。神的家也必须有神家的规矩,一切以敬畏神为中心,不可以人意为中心。教会的组织、治理、运作、决策、互动,都应该层层负责,人人有责,分工合作,彼此尊重,互相鼓励,顺服神所膏立的领袖遵行神的旨意。 祷告 1. 为教会祷告:求主帮助教会在神的智慧中成长,以神为中心,不是以人为中心,使教会有顺服主的心志,凡事有讨神喜悦的秩序和规矩,人人尽当尽的本分,人人恪守自己的岗位,使神在神的家,居首位掌王权。 2. 为未得之民祷告:“智慧人必发光,如同天上的光;那使多人归义的,必发光如星,直到永永远远。”(但12:3)为中非共和国巴吉尔米的富拉尼族祷告,他们早于八世纪在今天的塞内加尔境内建立特克鲁尔(Takrur)王国,十二世纪时一度成为西非强国。他们约有38,000人口,只有0.2%的基督徒,多是信奉伊斯兰教,也是非洲最早信奉伊斯兰教的民族之一。一般生活是游牧和畜牧并存的;只有半年干季时游牧,盛行一夫多妻,一个人拥有牛的数量是财富的指标,也是娶妻的指标。他们仍固守多年的传统习俗。祷告求主预备工人,翻译富拉尼族语言的圣经和福音资料,使他们能听见福音信服真道
2月15日 圣洁中的大恩典
今日经文:利未记第24~27章 思考问题: 1. 耶和华在这段经文中如何启示关乎祂的圣洁? 这对以色列百姓有什么意义? 2. 耶和华关乎圣洁的命令和律例,对你今日的信仰和生活有什么意义? 利未记最后这段经文,继续记载神预备一个圣洁民族的过程。 金灯台和陈设饼的桌子都在会幕的圣所里,灯台上有七盏灯,长燃不熄,用清橄榄油为燃料,是圣所唯一的照明,表示神就是永远的光;十二个陈设饼在每安息日要常摆在耶和华面前;这是代表以色列百姓在耶和华面前的敬拜祷告和神的供应。 有一个以色列的少年人和人在营里争斗,他口中不洁净,亵渎了耶和华的圣名并且咒诅。结果耶和华吩咐摩西说,凡咒诅神的必担当他的罪,那亵渎耶和华名的必被治死。所以那少年人就被带到营外用石头打死了。从此犹太人不敢直呼耶和华的名而用“Adonai”,也就是“主”来称呼。这也警诫神的百姓口中的言语要合乎圣洁之民的体统。 安息年是代表耶和华神对于应许之地的所有权,以色列人进迦南后,地耕种六年,到第七年要停止耕种让地休息 。禧年是在第七个安息年之后的第50年,以吹羊角为号。表示地和百姓都是属于耶和华的,那年所有奴仆可得释放,土地也归回原主,所以称为圣年,也称为耶和华的恩年。 最后,耶和华再一次重申祂与以色列百姓立的盟约。他们若遵行耶和华的律例,谨守他的诫命, 耶和华就必眷顾他们,使他们生养众多,坚定神与他们所立的约。他说“我要住在你们中间,立我的帐幕;我要在你们中间行走,我要作你们的神,你们要做我的子民,我是耶和华你们的神。曾将你们从埃及地领出来,使你们不做埃及人的奴仆。” 但是他们如果不顺服遵守耶和华的律例诫命,他们就没有办法在迦南地存留。耶和华说“他们必因自己的罪孽和祖宗的罪孽,在仇敌之地消灭。” 从此以后,我们也看见这个祝福与咒诅的模式,在以色列以后的历史中重复出现。 利未记在一切的律例诫命之后,特别记载了一个关于“许愿”的条例,也就是心甘情愿的奉献许愿的事。律法并没有要求必须许愿,但是一旦许愿就必须偿还,因为向耶和华许的愿是归耶和华为圣的。利未记从耶和华主动提供一条和好之路开始,结束在百姓“心甘情愿”的许愿,神与人的关系有了和好的开始,也有了持续的亲密关系。 利未记其实是摩西五经的核心。以色列百姓亲眼看见神大能的神迹,拯救他们脱离埃及人的手,结束了四百年为奴的日子,然而他们出埃及时是两百多万的乌合之众,对接下来的日子没有目标、没有方向,只有充满恐惧和忧虑;面对艰难的环境,只有一昧地怨天尤人,他们对带领他们过红海的领袖摩西都没有信心,觉得他把他们带错方向了。不只是如此,他们的生活非常混乱没有秩序,纷争诉讼,怨恨扰乱,实在很难往前走。神必须建立他们以敬畏神为核心的宗教生活、祭祀制度、和社会秩序,利未记便详详细细的立下他们生活的规矩和秩序。圣洁,是他们这民族一切制度系统的中心价值,因为他们是圣洁之神的百姓。所以没有利未记,就没有以色列人的“归耶和华为圣”,他们也不能承受神立约的应许。 今天基督跟随者的生命,也必须有利未记的烙痕,否则也不能承受基督里的丰盛;利未记里圣洁的要求,必须在我们的生命和生活中显明;基督是我们的圣洁,唯有常在基督里,我们才可能满足神对圣洁的要求! 省思:我们读完利未记,只能为我们今天在基督里,所享受的特别恩典,低头谢恩。若非基督的恩典,耶和华藉着摩西颁布关乎圣洁的要求,我们没有一个人可以达到。我们在基督里已经得到圣洁的地位,但是我们若渴望我们与基督有更亲密的关系和属灵生命的成熟,仍然需要不断地渴慕圣洁、追求圣洁、和活出圣洁。 祷告 1. 为教会祷告:主啊!求祢透过祢的话语,使我们体会祢的心意。祢在祢的圣洁里呼召我们成为圣洁的百姓,原是为了保守我们在祢的光中,得以享受祢的同在和丰盛的生命。愿我们都乐意将自己献上作义的器具献给神,归耶和华为圣。 2. 为未得之民祷告:“你们要称谢耶和华,求告他的名,在万民中传扬他的作为!”(诗105:1)为乌兹别克斯坦北部的乌兹别克人祷告,他们约有25,520,000的人口,只有0.01%的基督徒,大多是信奉伊斯兰教。他们原是中亚的土耳其人,他们的祖先在十四世纪时曾帮助成吉思汗扩张他在东欧的版图,后来自成一国。祷告求主帮助他们年轻一代心灵的饥渴,能认识关于耶稣的真理,得着真正的救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