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经文:撒母耳记上第1~3章
思考问题:
1. 神人对以利的警告对以色列历史有何重大意义?
2. 从以利和撒母耳的境遇,对你与神的关系有何警惕或启发?
旧约从约书亚记直到历代志是属于历史书的部份,叙述以色列人征服迦南、进迦南、王国时期、王国分裂、到亡国被掳归回的历史。
在神的救赎大计划里,撒母耳记叙述撒母耳生平、扫罗为王、和大卫王朝三方面的历史。大卫是以色列最伟大的王,但他却不是完美的王。撒母耳记记载耶和华神如何在人的不完美和罪的缺陷里,仍然掌管以色列人的历史,当神的百姓在被掳的苦难中,神呼吁他们要悔改回转归向耶和华,而且提醒他们是神的选民,神曾在过去一直信实地供应他们,甚至应许他们一个以后要来的王,所以呼吁他们要信靠耶和华!
撒母耳记上下原本是一卷书,叙述的故事应是士师记的延续,背景是在士师时期的末期。全书沿着两个主要的焦点发展:一、神的选民以色列领袖的问题,特别突显了撒母耳、扫罗、和大卫三个人物的故事。二、神在他们中间的显现,突显了关于会幕和约柜的事。我们也看到撒母耳记里有以色列民族体制中三个很重大的转变:一、政体从士师秉政转变为王权专政。二、领导权从以法莲支派转入犹大支派。三、宗教政治中心从示罗转到耶路撒冷。这些转变都极为重大地影响以色列各层面的生活。
今天的经文讲到撒母耳和以利的故事。士师时代,每一个支派都有他们各自的领袖、长老或祭司,并没有一个领导十二个支派的领袖。示罗是主要的宗教政治中心。这个时候,以利可能是最重要的领袖,他年纪老迈了,他两个儿子应该不久就要接替他的领袖位置,但结果却是撒母耳继承了以利。这段经文便解释为什么是撒母耳,而不是以利的两个儿子。
撒母耳母亲哈拿无子,备受以利加拿的妾毘尼拿冷嘲热讽,常被激怒甚为愁苦。哈拿乃迫切向神求得一子。撒母耳未出生,哈拿便向神许下拿细耳人的愿。以利在示罗为祭司,哈拿在孩子断奶之后,便把撒母耳从拉玛琐非带到示罗,将撒母耳奉献给神,帮助以利在会幕服事神。哈拿和以利加拿每年来示罗看他一次。神恩待哈拿,后来又生了三个儿子,两个女儿。
大祭司以利有两个儿子何弗尼与非尼哈,圣经却说他们是“恶人,不认识耶和华”。他们贪婪、傲慢和自私,藐视耶和华的祭物,甚至学迦南人的恶习,与会幕前伺候的妇人行淫,是耶和华所憎恶的,以色列百姓看在眼里也厌恶他们。耶和华差遣神人对以利发预言。祭司是神所拣选分别为圣归给耶和华的。以利的儿子生在祭司家,祭司的职责是他们的本份,但是其行径悖逆神。耶和华责备以利“尊重儿子过于尊重神”,藐视耶和华。神藉着一个神人对以利的警告:一、耶和华必管教以利一家的人,他们家中必永远没有一个老人,他的两个儿子必在同日死。二、 耶和华要为自己立一个忠心的祭司,能遵行神的旨意。后来在大卫时期,神兴起祭司撒督,撒督是亚伦的儿子以利亚撒的后代,所罗门时,立撒督为大祭司,以后代代相传。三、预言约柜被掳、示罗被毁、会幕迁移到挪伯。作者显然要让我们知道耶和华是掌管历史事件的主,以色列历史的演变是神的手!
接着我们就读到耶和华呼召撒母耳的记载,神兴起撒母耳代替以利成为以色列的领袖。撒母耳是以色列最伟大的士师,也是最后一位士师。耶和华与他同在,以色列全境,从但到别是巴,都知道耶和华立了撒母耳为先知,耶和华的显现和启示再度出现在以色列民中,撒母耳便把耶和华的话传遍以色列。以色列的领导权从祭司以利转移到先知撒母耳,这是耶和华的手!
省思:以利是一个敬虔的大祭司,他的儿子们行耶和华眼中看为恶的事,这一定不是某一天的特定事件而已,乃是长期的惯性恶行。以利虽忠心在会幕事奉,他却无法挽回他儿子的悖逆。耶和华兴起先知撒母耳,将以色列的历史推进一个全然不同的阶段,目的是为了显明祂是掌管选民历史的主。以色列会有一个辉煌的王朝,但至终神自己建立属神的王朝,是一个永远的王朝,并且会比以色列王朝更荣耀。
祷告
1. 为教会祷告:主啊!当外邦争闹,万民谋算虚妄的世代,人以为国度是靠自己而立,人心抵挡造天地的耶和华,各人为私利而行诡诈,为权欲而残暴屠杀。但国度属乎耶和华,君王的心在你的手中随意流转,求你禁止残暴者为王,废弃悖逆者为君。
2. 为未得之民祷告:为印度的杜比拉族祷告,他们约有681,000人,有0.40%基督徒,信奉印度教。 他们相信印度教中的诸神和众女神,使用超过二十种语言。祷告求主帮助他们认识耶稣,敬拜创造的独一真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