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4日 耶和华本为王

今日经文:撒母耳记上第8~12章
思考问题:
1. 以色列人要求立王的理由是什么?撒母耳劝戒以色列不应立王的理由又是什么?耶和华为什么在申命记里就已经定下立王的原则?
2. 从扫罗的生命历程,对你的属灵成长有什么警惕?
这段经文可以分为以下三个重点:
一、以色列人要求立王,耶和华兴起撒母耳为士师、祭司和先知。此时撒母耳已老迈,住在拉玛,其二子接续撒母耳之职,但他们不行正道,贪图财利,以色列长老便借机要求立王。耶和华告诉撒母耳,以色列众长老要求立王真正的动机,是厌弃耶和华作他们的王,不是厌弃撒母耳,因为离弃耶和华去事奉别神,是他们素来所行的。神允许他们立王,但也警告他们将来必受所立之王辖制。撒母耳转达了耶和华的警告,但是他们坚持要与迦南邻国一样,立王治理他们。立王的原则在申命记第十七章已条列得很清楚。以色列不听耶和华的话,到所罗门王时,撒母耳所预言的辖制都应验了。以色列的王中只有大卫王善尽受膏者忠于神的责任。
二、扫罗受膏为王
便雅悯人扫罗受膏成为以色列第一个君王。以色列从神权政体转为君权政体。以色列所处的四邻政军情况,最头痛的是非利士人,他们有坚强的战车、训练有素, 有组织的军队,以色列通常没有自己的军队,各支派各自为政,敌人来袭时才匆促成军。就现实而言,立国成军也许是民族存亡的关键。撒母耳找到了扫罗,就在拉玛私下膏了扫罗,又给扫罗三个凭据确认他是耶和华所拣选的受膏者:他会找到其父的驴,有人会给他两个饼,他也会受感说预言。撒母耳后又在米斯巴招聚以色列,在众人面前掣签立扫罗为王。扫罗回家却只字不提,直到亚扪人来攻击以色列,扫罗才愤而通告以色列全境,招聚军兵大大击溃亚扪人的大军,战后撒母耳招聚全以色列民在吉甲正式立国,并立扫罗为第一个以色列君王。扫罗有不少可取之处:他身体健伟比众人高一头,他也谦卑不抢风头,神赐给他一颗新心,而且神的灵感动他在先知中受感说话,神也感动一群人跟随他,最宝贵的是他还有撒母耳的引导和代求。但他有这么多很好的条件,最后还是失败了,因为他并没有把耶和华当作他生命的主宰。
三、撒母耳隐退
扫罗被立为王之后,便功告身退,但他最后交代了两件事:第一、要求会众为他行事为人的纯全作证。第二、追述耶和华从他们出埃及以来的拯救、带领、和供应,如今他们要求立王,其实是忘记神,不要神。撒母耳警告他们立王之事得罪神了,但是他们和治理他们的王若敬畏耶和华,听从祂的命令,诚诚实实地尽心事奉祂,神会帮助他们,若不然,他们必会灭亡。
省思:世上君王因耶和华而立,也因耶和华而废。扫罗原本是出于以色列支派中最小的便雅悯族,又是便雅悯支派中最小的家庭,他也不是强出头的人。神拣选他为王,开始了以色列王朝。当他带领以色列与亚扪人争战得胜时,以色列中有人要求扫罗杀死那些起初反对他的人,扫罗谦卑地拒绝了,并且将荣耀归给神。扫罗的起跑,跑得很漂亮,似乎是很合神心意的王。
祷告
1. 为教会祷告: 神啊!愿你保守这世代各国的君王领袖,使他们能得着智慧的心,以怜悯恩慈为怀,治理各邦,愿你在这乱世掌权,管制人心,保护受难的无辜人群,记念你的百姓,不与乱世邪恶同流合污。
2. 为未得之民祷告:“耶和华啊,因此我要在外邦中称谢你,歌颂你的名。”(诗18:49)为印度的邦多坡拉雅族祷告,他们约有30,000人,有3.64%的基督徒,多数信奉印度教。他们的信仰是他们的传统信仰和印度教诸神的混合信仰。祷告求主帮助他们脱离虚假的宗教信仰,能认识耶稣基督,得着真光。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