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31日 冤冤相报,血仇难了

今日经文:撒母耳记下第1~4章
思考问题:
1. 扫罗死后,他生前所为如何影响他自己的家族?如何影响他手下的大将押尼珥?又如何影响了以色列的历史?在以色列的这段历史中,请描述你如何看见神的救赎计划仍在神的掌管之中?
2. 扫罗一生的抉择与他的儿子约拿单的人品,你觉得有何反讽之处?
撒母耳记下主要人物是大卫。大卫随着亚吉王从犹大分地西南边的洗革拉到东北边耶斯列平原以北的亚弗(比伯利恆更北边)与非利士各路兵马集结,结果被遣回洗革拉,长途往来奔波,不料抵家惊闻噩耗,随即马不停蹄地追赶亚玛力人,力战强敌,夺回被掳的家人和财物。但才回洗革拉第三天,便得报扫罗和约拿单战死的噩耗。
一、英雄何竟仆倒
亚玛力的少年人拿了扫罗的王冠和王镯老远地从基利波投奔大卫,本想得赏赐邀功,没料到他自己编造的故事竟成为自寻死路的网罗。少年人可能只听信传闻扫罗与大卫为仇,以为大卫必以他手刃扫罗为快。然而大卫敬畏耶和华,敬重耶和华的受膏者,便命人杀了辱灭扫罗的少年人。大卫为扫罗和约拿单作弓歌举哀,咒诅基利波山。歌中大卫表达他对扫罗的景仰,称之为尊荣者和大英雄,又歌颂扫罗的战功,使以色列御外敌得安居。大卫为约拿单极其悲伤,他歌颂约拿单的弓箭之术,正义勇勐,约拿单对其父扫罗坚守信实、忠诚至死,对大卫信守结盟之义,大卫不禁唉叹,“英雄何竟仆倒,战具何竟灭没!”
二、大卫受膏为犹大王
扫罗死后,大卫求问耶和华,耶和华吩咐他移居希伯崙。大卫便携家带眷与他的随众离开洗革拉迁到犹大地的希伯崙,犹大支派众民膏他为犹大的王。大卫战歌利亚之前,撒母耳在世时,就已经恩膏了大卫,直到今天大卫才成为犹大支派的王。
三、大卫与扫罗家的争战
扫罗的元帅押尼珥是扫罗的堂兄弟,他带着扫罗的儿子伊施波设逃到约旦河东的玛哈念,立他为王,伊施波设昏庸无能,难以服众。大卫则在希伯崙为犹大王深得民心。大卫的部将约押、亚比筛、亚撒黑三兄弟和扫罗家的大将押尼珥等人第一次在基遍池畔对峙。先是双方徒手相搏,后来演变成战事凶勐,亚撒黑死于押尼珥刺枪之下,从此双方结怨更深。大卫家和扫罗家的内战连连不断,大卫家日见强盛,扫罗家却日益衰弱。押尼珥心怀不轨,与扫罗之妃嫔利斯巴同床,被伊施波设识透质问,押尼珥竟变脸,向伊施波设威胁要倒戈投靠大卫,押尼珥挟天子令诸侯的居心昭然若揭,伊施波设却惧怕非凡,噤若寒蝉。押尼珥果真背叛了伊施波设,他先派人与大卫谈条件,后以耶和华论大卫之言,煽动以色列人和便雅悯人投靠大卫。押尼珥到了希伯崙,虽受大卫礼遇,终被约押私下刺死,为了替亚撒黑报仇。而扫罗家听闻押尼珥的死讯,上下惊惶大乱,伊施波设的军长巴拿和利甲叛变,暗杀伊施波设,拿了他的首级投奔大卫,却为大卫所杀,大卫将伊施波设的首级安葬在希伯崙押尼珥的坟裡。
省思:以色列向耶和华要求立王,但是他们面对的王朝政治,也使民不聊生。忠心跟随扫罗的大将押尼珥,原想扶太子重振旗鼓,却欲振乏力,扫罗王朝彻底失败,从此结束了。扫罗家和大卫家的恩怨,演变成民族内部的冤冤相报,血仇难了,也为后来南北朝的分裂种下祸根。
祷告
1. 为教会祷告: 神啊!你是守约施慈爱的神,你喜悦你的子民行公义、好怜悯、存谦卑的心,与神同行,求你帮助我们学习饶恕、学习忍耐,不落入冤冤相报的陷阱,求你帮助我们从圣灵得着能力,跟随基督,以基督的心为心,以神为念。
2. 为未得之民祷告:“在列邦中述说他的荣耀,在万民中述说他的奇事。”(诗96:3)为俄国的阿巴扎族祷告,他们约有45,000人口,只有1%基督徒,信奉伊斯兰教。阿巴扎族居住在俄国西南高加索地区的西部。在第六世纪时他们接受了基督教,但到了第十六世纪和十九世纪之间,他们逐渐接受了伊斯兰教。十九世纪时他们被苏联占领,曾多次反抗苏联政府,直到20世纪初。他们住在高加索偏远的山地,虽有不少基督徒,但大多数并不清楚耶稣基督救赎的大能。祷告求主为高加索地区带来和平,使他们能与俄国政府和解;也求主帮助他们恢复他们的基督教信仰,回转归向基督,得着真正的救恩。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