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经文:列王记上第20~22章
思考问题:
1. 亚哈王和耶洗别如何显露他们心中的邪恶?耶和华曾如何不断地给亚哈悔改的机会?
2. 人在罪中,轻慢耶和华,执迷不悟的结果,会是如何?此段历史对今日信徒、教会和国家有何警戒之处?
亚哈王的邪恶是以色列诸王之冠。他纵容她的妻子操纵掌控国家的政治和宗教,把巴力崇拜和亚斯他录神教定为国教,残杀耶和华的先知,把自己卖给了邪恶。这几章经文记载了亚哈的罪恶和耶和华对他的审判。
一、亚哈受亚兰王的威胁
亚兰王便哈达率领三十二国的联军,围攻撒玛利亚城。便哈达威胁亚哈以金银和妻女来交换太平,亚哈应允之后,便哈达得寸进尺,要求进城搜刮皇宫所有的财物。便哈达还夸口狂言,必要尽毁撒玛利亚城。亚哈总算听从先知的指示,打败了敌军。先知信息主要的关键是,“你就知道我是耶和华”。然而亚哈关心的只是战胜亚兰。次年,亚兰败军重整旗鼓,再战以色列,以色列军少力薄,亚兰军兵却满了地面,先知再次提醒亚哈,耶和华必将亚兰交在以色列手中,“你们就知道我是耶和华”,神一再给亚哈回头的机会。以色列出战亚兰,杀了他们十万步兵,逃入亚弗城的二万七千人,也惨死塌牆,便哈达倖免于死。但是亚哈没有灭绝他,反而与他称兄道弟,放了他回去。先知佯装伤兵纵敌,在路旁向亚哈预言耶和华因此事将对他和他的民的审判,也就是他必丧命于亚兰。
二、亚哈的执迷不悟
亚哈觊觎拿伯的葡萄园,因为它靠近亚哈和耶洗别的皇宫。拿伯拒卖产业,因以色列人的祖产象徵家族遗传,故不得转卖。亚哈明白这个传统,虽心裡不舒服,也就接受了。耶洗别可不能明白,为什麽亚哈一国之君,连小小一介草民的家产也不敢夺?她假冒亚哈的名和印,传信给以色列众领袖,又传假证人诬告拿伯亵渎神和以色列王,拿伯无言以对,被用石头打死,亚哈便夺了拿伯的葡萄园。耶和华派以利亚斥责亚哈,预言亚哈全家必被灭绝,如耶罗波安和巴沙的全家一样。又预言耶洗别的肉必被耶斯列城外的狗所吃。亚哈的罪恶是无王可比,他出卖自己,行耶和华眼中看为恶的事,受耶洗别的怂恿,使百姓随亚摩利人拜可憎的偶像。亚哈仍然执迷不悟,没有回转。
三、亚哈的战死
犹大王约沙法是个敬畏神的王,他却与以色列北国建交结亲。亚兰与以色列战火熄了三年,亚哈就建议和犹大王联合,想夺回拉末城。亚哈召来四百巴力先知,求问可行不可行。他们异口同声必得胜。约沙法坚持求问耶和华的先知米该雅,传唤米该雅的使者,竟事先嘱咐米该雅,要他附和其他先知的话。亚哈坚持要求米该雅奉耶和华的名说实话,米该雅便预言亚哈要被引诱上拉末去阵亡。巴力先知的首领西底家羞辱了米该雅,亚哈也下令收押监禁米该雅,直到他战胜亚兰回来。但是亚哈此趟出战便哈达的亚兰大军,就战死沙场,回不来了。
亚哈死后,儿子亚哈谢继位,他继续行耶和华眼中看为恶的事,效法亚哈和耶罗波安所行的巴力崇拜。犹大王约沙法行他父亲亚撒的道,敬畏耶和华,只是邱坛没有废弃,百姓仍然有人拜偶像。
省思: 亚哈为王二十二年,他有战将之才,本可带领百姓争战得胜国中太平,但他听从耶洗别的摆佈,陷百姓於拜偶像的邪恶裡。耶和华三番两次把敌人交在他手裡,他仍然不愿顺服耶和华的律法。三年半的国中乾旱,甚至在迦密山亲眼目睹耶和华荣耀的大能,他的心在神面前仍然没有软化。他听见了耶和华在旧约中最伟大的先知之一以利亚的话,也是无动于衷,从没有真正悔改。他是一个出卖自己灵魂给罪恶的人。但亚哈的灭亡,并不是耶和华对以色列恩典和应许的结束,耶和华的救赎工作在以色列南北国的春秋裡,仍现黑暗中的曙光。
祷告
1. 为教会祷告:耶和华啊!有谁能像你公义慈爱兼蓄?有谁能如你立王废王无上的权柄?有谁能比美你的智慧谋略,深测人心?愿我终日敬畏倚靠你,知道你必看顾仰望你的人,保守投靠你的子民。
2. 为未得之民祷告:“ 智慧人必发光,如同天上的光;那使多人归义的,必发光如星,直到永永远远。”(但12:3)为中国的鲁缅族祷告,他们约有1,288,000人口,有0.7%是基督徒,多数信奉民间宗教。鲁缅族是瑶族的一支,他们居住在高山地区,重视家族生活。他们的信仰是祖先崇拜和鬼神崇拜的混合,属灵光景是极为黑暗,没有听过耶稣。祷告求主拯救他们脱离属灵的黑暗,使耶稣真理之光照亮他们的心灵,能接受耶稣,得着救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