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4日修建城牆的挑战

今日经文:尼希米记第3~6章
思考问题:
1. 尼希米带领以色列人重修耶路撒冷城墙过程中遭遇哪些严峻的挑战?
2. 以色列人在这些挑战中,如何面对连连不断的攻击?
作者继续叙述尼希米重修城牆全部工程的秩序与重建过程中的经历:
一、组织重建城牆的百姓和建造的秩序
本书记载计划建造的十个城门,安立门扇,又筑城牆,从哈米亚楼到哈楠业楼,这些城门可能都是当时兵家必争之地,也是护城要地。大祭司以利亚实率先建立羊门,他和反对建城的多比雅和参巴拉可能都有密切的关係,但尼希米能得到他的合作建城,实属可贵。尼希米的组织能力和领袖才干显而易见,他不但把犹太人组织起来,齐心建造毁坏的城牆。他也组织建造的工程,从东北角的羊门照着逆时钟的方向一段一段地安排指定负责的人,大约有四十段的工程同时进行,很有秩序地计划进行。
二、重建城牆历经的敌对和挑战
尼希米带领的重建工作,一直受到敌对者的拦阻。他所遭遇的,首先是藐视和讥笑。参巴拉是撒玛利亚的省长,他和多比雅听到尼希米和犹大人修造城牆,就极为愤怒,嗤笑犹太人的软弱和他们造牆的品质。尼希米只有专心求告神,他明白这些人羞辱和藐视真正的对象,不是他们,而是耶和华。接着,当百姓专心作工,城牆建造到一半高时,尼希米的建造工作遭遇到两方面的威胁:一是百姓修造城牆的士气受到打击。这打击也来自两方面:工程的艰钜浩大和近敌受害的百姓劝民回家。二是四面受敌攻击。参巴拉和撒玛利亚人带头在北边为敌,亚扪人在东边,亚拉伯人在南边,西边有亚实突人,一起同谋来攻击耶路撒冷。尼希米领导解决的策略是先暂缓建造进度,招聚鼓励百姓并重新调整抵御外敌安全措施的安排。百姓一面作工,一面拿兵器,全民上下随时警戒,彼此支援。
三、其他社会和经济的问题
尼希米马上又面对百姓的贫困问题。有的卖儿女为奴以供应生活所需,有的抵押田产,以解决饥荒的,有的抵押田产以偿付税赋,赋税之后,还被迫卖儿女,以换得粮食为生。尼希米听见贫困人的呼号,看到社会的不平,穷人受压,比城牆荒凉更令人痛心,他便怒斥达官贵冑首领,不应欺贫取利。从此规定借贷不可取利,抵押的田产要归还。尼希米也以身作则,不领省长俸禄,因为百姓服役甚苦。
四、恶人计谋的压力
参巴拉一党的人,五次信邀尼希米会面,意图诬告陷害他,尼希米没有听信他们,只求耶和华坚固他手中的工作。祭司示玛雅也受了他们的贿买,计诱尼希米进入圣殿躲避敌人的杀害,尼希米也没有受骗,多比雅在耶路撒冷的势力庞大,犹大的贵冑首长很多与他结盟,抵挡尼希米,但是城牆修建的工程在五十二天裡修造完成了。
省思: 神呼召尼希米重建耶路撒冷城牆的工作,但是有很多反对的声音和势力,尼希米若按照今天多数投票通过的民主方式,可能得不到支持。尼希米坚信耶和华的带领,祷告仰望耶和华,必看顾保守。他明白反对的势力,其实是针对耶和华,而不是针对他,他只专心作工,不因抵挡的势力而胆怯。
祷告
1. 为教会祷告:主啊!世世代代唯有你是神,你在现今的世代仍然掌管世局,主宰历史,求你兴起重修牆垣的百姓,赐下智慧、胆识、能力、勇气,遵行你的旨意,坚固他们手中的工作。
2. 为未得之民祷告:“众人听见这话,就不言语了,只归荣耀于神,说:“这样看来,神也赐恩给外邦人,叫他们悔改得生命了。”(徒11:18)为在巴基斯坦的亚瑞族祷告,他们约有10886000人口,没有基督徒,都是信奉伊斯兰教。亚瑞族主要分布在巴勒斯坦西部的旁遮普省。他们是有阿拉伯血统的穆斯林,以前随穆罕默德迁徙来此,后来因逃避大马士革统治者的逼迫,就没有再回去了。亚瑞族因勤奋节俭备受欢迎。祷告求主帮助他们以家庭为单位,得听见福音,认识耶稣。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