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5日 百姓远重于城牆

今日经文:尼希米记第7~10章
思考问题:
1. 尼希米重建城牆之后,如何重建以色列的属灵生活?
2. 从圣经中的记载,以色列属灵光景能被重建的主要关键是哪些?对今日教会有何意义?
尼希米回耶路撒冷首要之务是重建城牆,如今城牆建毕,接下来更重要的事是重建神百姓属灵的生活:
一、他安了门扇之后,任命守门的、唱歌的、和分派利未人担任敬拜的班次。又命哈拿尼和哈拿尼雅管理耶路撒冷,尼希米自己是省长。为了保护敌人拂晓袭击,耶路撒冷的城门必须在日头上升之后才打开,日落之前关闭,各城门有守卫看守,且派耶路撒冷居民按班次看守各家对面的城牆。
二、调查耶路撒冷被掳回国的居民。
耶路撒冷居民稀少,很难有足够的人抵御外敌。尼希米便着手调查人口,也发现了第一批随所罗巴伯从被掳之地归回名单。这一次归回人口的调查,确认了耶路撒冷城与过去犹太历史的延续性,犹太百姓必须认同他们所领受的产业和他们的呼召,这次的人口调查,也成为尼希米重组犹太人口的基本资料。
三、招聚百姓,宣读讲解律法
七月初一,祭司以斯拉与其他祭司在水门前的宽阔处宣读并讲解律法书给全体会众,所有的人都站立聆听,流泪哭泣。尼希米、以斯拉和众利未人告诉百姓,这日是神的圣日,不要忧愁,因靠耶和华而得的喜乐是他们的力量。次日他们照着律法书上所写的,守住棚节七日,每日都聆听以斯拉念律法书,从约书亚时代直到如今,以色列没有这样行过。从此以色列百姓以神的话为他们信仰的核心,不再像所罗门献殿时,以圣殿金碧辉煌的建筑为核心。
四、全民认罪悔改,立约委身
全民聚集在一起,披麻蒙灰祷告,以色列人与外邦人离绝,认罪、敬拜、念律法书。这是在以色列历史裡没有发生过的事。祭司和利未人带领百姓在神面前祷告,这也是圣经裡最长的一篇祷告。其内容有几方面:1、耶和华所赐给以色列全民的祝福 2、以色列在历史中背弃神,神不弃不捨的恩典,没有弃绝他们 3、以色列虽蒙神的恩慈,仍然悖逆 4、恳求耶和华施恩拯救。他们称颂耶和华的至高、神荣耀的名、和他伟大的创造、记念神与亚伯拉罕所立的约、神赐给以色列应许之地、回顾耶和华带领他们出埃及、称赞耶和华的信实。显然这样的祷告是深受连续多天全民宣读律法书的影响。
而且日日宣读律法也带动了全民悔改认罪的热心。由祭司和利未人发动领袖签名与神立下确实的约,代表全民一致的心志,全体立誓,遵守盟约,与外邦人的巴力崇拜隔绝。签名的名单上共有八十四位。后又恢復圣殿年捐和百姓财物奉献的定例。
省思: 尼希米有一个很清晰的洞察力和优先秩序。建造城牆是首要之务,目的是为了保护百姓,免受仇敌连日的欺压和攻击。城牆既建造完毕,百姓也被训练了随时警戒的习惯,在安全的环境之下,最重要的是重整百姓对耶和华的认识和敬畏神的生活方式。百姓属灵生命的建造远重于城牆的建造,所以他们带领百姓熟读律法,在耶和华面前认罪悔改。
祷告
1. 为教会祷告:主耶和华啊!在人心中无神的世代,求你帮助教会恢復对神话语的渴慕和热爱,求你赦免我们轻看你话语的罪,在我们的无知裡,我们藐视曾向我们施恩的神,我们何等地善变,偏行己路,背信弃义,忘了你的恩典,求你吸引我们,日日以你的话语为粮,仰望你的救恩!
2. 为未得之民祷告:“第七位天使吹号,天上就有大声音说:“世上的国成了我主和主基督的国,他要做王,直到永永远远。”(启11:15)为在印度的巴尼亚族祷告,他们约有29,114,000的人口,没有基督徒,都是信奉一度角委员会。巴尼亚族是印度很大的族群,约有5000年悠久的历史,50个宗族,有他们自己的宗族委员会,由各宗族投票选举。祷告求主帮助他们除去拦阻接受福音的障碍,使他们的家庭对福音开放,得以认识基督。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