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3日人岂能测度神的崇高?

今日经文:约伯记第35~37章
思考问题
1. 以利户如何解决神的公义和约伯无辜受苦之间的矛盾?
2. 以利户的结论,对受苦的约伯有何益处?
以利户继续他对约伯的长篇辩驳:
一、以利户责备约伯
1、约伯抱怨“人竭力讨神喜悦是徒然的”,乃是自认比神公义。因为人行义或作恶,都不能动摇神的属性,但人一生必受影响。2、约伯应耐心等候神的时刻。约伯虽在苦难中向神呼求,但他却在造他的神面前自高,不信神可以使人夜间歌唱。约伯骄傲的呼求,神必不会垂听。而神的沉默使约伯越发虚妄的话,口出无知之言。
二、以利户解释义人受苦的意义
1、神藉着苦难指示义人的道路,使他们看见自己的骄傲和过犯。以利户认为神时常看顾义人,他们若遇苦难,乃是为了归正和教训,好使他们离开罪孽转回。人若听从,转回事奉神,必得拯救,若不听从,必要灭亡,所以约伯必须悔改,转离骄傲的恶行才能解决他的苦难问题。2、人在苦难中当耐心接受神的管教。约伯因苦难太深被忿怒激动,以致满口有恶人批评的言语、不服神的管教而论断神,甚至求死。以利户劝告约伯要谨慎,不可看重罪孽,因为他选择罪孽,过于选择苦难。以利户认为约伯当拥抱苦难,苦难是神帮助他、炼淨他的途径之一。
三、以利户以神的莊严伟大说服约伯
以利户劝告约伯要称赞歌颂神的伟大,因为神至高的大能和智慧是人明明可知的。神为大,我们不可能全知,他的年岁不能测度。以利户从神创造大自然的奇妙和大能,对比人的渺小与愚昧。人岂可对神强嘴?人岂能测度神的大能和智慧?祂有公平和公义,必不苦待人。
以利户的言论似乎代表人为最后的努力,想要解答义人受苦的问题。以利户不认为三友对约伯的控告属实,但他和其他三友一样,认为约伯最好的出路是悔改认罪,不要自以为义。因为神的伟大奇妙实非人所能测度,约伯应存谦卑的心敬畏神。
省思:约伯和三个朋友的辩论,使得他们的注意力都集中在约伯受苦的原因,他们的结论是笼统地指控约伯得罪了神,所以受到神的管教。以利户一方面警告约伯不要在神面前自义,另一方面也鼓励约伯不要自弃于神、切慕黑暗,因为神必为困苦人申冤。以利户也责备约伯的三个朋友,他们中间无一人折服约伯,驳倒他的话。约伯在整个煎熬肺腑的辩论过程中,却不知不觉地呐喊了人最大的需要:惟愿有人能作他的中保,在神面前为他代求!希伯来书的作者回答了这个呐喊,“我们既有一位已经升入高天尊荣的大祭司,就是神的儿子耶稣,便当持定所承认的道。” 因此我们只管坦然无惧的,来到施恩的宝座前,为要得怜恤,蒙恩惠作随时的帮助。今日信徒所得恩典实在远超乎约伯所能明白的!
祷告
1. 为教会祷告:主耶和华!你在万神之上,超乎万有之上,贯乎万有之中,谁能与你相比?你使云彩飘浮、雷电闪烁,你铺陈日月星辰、铺张穹苍、护蔽大地,你使万物生生不息、飞鸟有窝、洋海有鱼,你使人得生命气息,与你和好。人算什么,你竟顾念他?尊贵荣耀的冠冕,人岂配得?人何竟沉浸于骄傲的网罗?人何竟恋慕于纷争嫉妒的泥沼?主啊!愿你的话再度唤醒我们沉睡的灵!愿你的圣洁慈爱再度挽回我们悖逆的心!
2. 为未得之民祷告:“ 在黑暗中行走的百姓看见了大光,住在死荫之地的人有光照耀他们。”(赛9:2)为印度的赛伊赫族祷告,他们约有85,980,000人口,没有基督徒,都是信奉伊斯兰教。一批阿拉伯人在第八世纪时,征服了印度河流域之后,在那里定居下来,成为今天的赛伊赫族。这个族群是世界最大的族群之一,主要集中定居在孟加拉和印度。他们有些是印度高阶层种族阶级的成员,皈依伊斯兰教,成为赛伊赫族的。大多数人是穆斯林,有少数人是锡克教徒。他们不只效忠于一个特定的伊斯兰教派,而是遵守逊尼派和什叶派混合的传统。祷告求主帮助他们在学习可兰经的过程中,能明白圣经中所启示耶稣是谁,而能接受福音。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