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0日 善牧之歌

今日经文:诗篇第20-24篇
思考问题
1. 大卫如何在这几篇诗篇里献出祂对耶和华真切的认识?你对耶和华的认识是如何?
2. 弥赛亚诗篇里如何描述弥赛亚受苦之路和得胜之路?这对你有何启发?
一、诗篇第二十篇和第二十一篇
这两篇诗篇结构相近,都是大卫的诗。第一篇是争战前的祷告,主题是“奉耶和华的名坚立旌旗”,他们求神保护他们的王,他们的争战也是靠耶和华的名,不是靠军马。第二篇是争战得胜后感恩的祷告,此诗以颂扬耶和华大能的拯救为始,也以神至高的大能为末,其中心思想是大卫王专心倚靠耶和华的大能和慈爱。神已照王所求的,安然凯旋归来,神以美福、冠冕和长寿赐福给他;神也照王所求的,赐福本国,以祂的大能消灭仇敌;因耶和华的大能至高,将来神必审判一切仇敌。
二、诗篇第二十二篇到第二十四篇
这三篇合称为“弥赛亚诗篇”。1、受苦之诗。第二十二篇可能是大卫逃避扫罗的追杀 在痛苦煎熬中向神呼求和最后发出的赞美感恩。诗裡的经验是藉着大卫个人实际的经验预言基督耶稣的经验。此诗预言弥赛亚在十架上受尽痛苦,和基督復活的荣耀。福音书记载耶稣在十架上肉体心灵痛苦至极时的祷告就出自此诗。诗人首先描述一个爱神的人,被神弃绝的痛苦和孤单,其次,描述他被敌人所折磨的细节:被轻蔑藐视、被嗤笑羞辱、被猛烈攻击、如水被倒出、骨头脱节、心如蜡销化、精力枯乾如瓦、被置于死地、手脚被扎、外衣被分、里衣被拈阄,最后,他呼求神的救赎,称颂神护卫被压制的孤苦人,万国都当敬拜神。2、牧者之诗。第二十三篇裡大卫称神为他的牧者。此诗以牧人和羊为比喻,表明神与信靠祂的人之间的关係。神看顾属祂的人,如同牧人看顾他的羊,神供应他所看顾的人,如同牧人喂养他的羊。神引导保护祂的百姓,如同牧人引导保护他的羊。祂的慈爱不离开敬畏祂的人。3、君王之诗。第二十四篇可能是大卫迎约柜入圣所时而写。耶和华是创造天地的主,唯有手洁清心,不行诡诈的人,才能进入耶和华的圣所。荣耀的王以祂的大能大力显现时,他必看顾寻求他的人。
省思:人的法治制度很难找到正义和恩慈的交会点,耶和华是唯一的准绳,祂使全然的公义和完全的恩慈交会在基督的十字架上,这是人很难理解的。人若想寻求公义,必需来到十字架的脚前,仰望悬挂其上的耶稣,祂为你我的罪偿付了赎价,使我们免去神的忿怒;人若想寻求恩惠,必需来到十字架上的耶稣,祂以无限的爱迎接悔改的罪人,给人再一次的机会可以转回。人唯一的出路就是投靠耶稣!
祷告
1. 为教会祷告:主啊!我一生要寻求耶和华,倚靠祂口中一切的话,愿我的心永远向神活着,思念耶和华的作为,愿我一生手洁清心,不向虚妄,远离诡诈,我虽行过高山低谷,你的同在成为我的力量和满足,愿万国都敬拜你,列邦归顺你,你的荣耀遍满全地!
2. 为未得之民祷告:“我又看见另有一位天使飞在空中,有永远的福音要传给住在地上的人,就是各国、各族、各方、各民。”(启14:6)为印度尼西亚的穆博韭族祷告,他们约有804,000人口,只有0.02%基督徒,多数信奉伊斯兰教。穆博韭族又称为“欧玛”族,意思是“迁徙”,因为他们习惯从一地迁徙到另一地。他们主要以农耕为生。辟玛妇女擅长用竹子和棕榈叶编织座垫。村长有当地备受敬重的长者协助治理,甚少与外界接触。他们虽是虔诚的穆斯林,却还是深信泛灵论的精灵崇拜,有病就寻求很多的巫医。他们害怕当地各样的神灵、树林和高山中的精灵、山神和树神等等等。这些惧怕成为他们归向耶稣最大的拦阻。祷告求主释放他们脱离精灵崇拜的黑暗和惧怕,帮助他们认识基督,得着救恩,生活和医疗得以改善,减少依赖巫医。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