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经文:诗篇第36-41篇
思考问题:
1. 诗人总结认为什么样的人算为恶人?
2. 诗人对义人遇见恶人时,他如何劝告和安慰义人?
一、诗篇第36篇:这首诗有三个部分,首先诗人描述恶人所行的恶,恶人眼中不怕神、骄傲自夸、隐藏罪孽、言语诡诈、不行善事、图谋罪孽、不远离恶事。其次,诗人称颂耶和华的属性,耶和华的慈爱上及诸天,他的信实达到穹苍,耶和华的公义至高,他的判断如同深渊,他的慈爱宝贵,世人当投靠他,就必得饱足,得享喜乐。耶和华是生命的源头,在他的光中我们必得见光。最后谈到圣徒。认识神的人必蒙慈爱,心裡正直的人必蒙公义,他们必蒙神的保护。
二、诗篇第37篇: 此诗是一首字母诗,可分为四个部分。1、义人因恶人昌盛而受挫。诗人规劝,不要为作恶的心怀不平而嫉妒,要倚靠耶和华而行善,要以他的信实为粮,以耶和华为乐,耐心等候,神必使谦卑人承受地土,得享丰盛的平安。2、恶人命运的结局。恶人虽设谋害义人,耶和华必嗤笑他们,因为他们的结局是灭亡。3、义人未来的结局。义人必蒙耶和华赐福,他们的脚步,被耶和华立定,耶和华喜爱他们的道路,他虽失脚,却不至仆倒。他的后裔必蒙福,他们必蒙保佑。4、最后结局的对比。义人和恶人的道路有明显的对比,义人等候耶和华遵守祂的道,必蒙神的保护。耶和华必拯救义人。恶人窥探义人想要杀他,但恶人的结局必被剪除。
三、诗篇第38篇:这篇是悔罪诗之一。大卫在病痛之中有面对敌人的逼迫,向耶和华呼求。本诗也分为三段。1、因罪所引起的苦难。他因自己所犯的罪被神管教而遭遇身体疾病的痛苦,求神不要在烈怒中惩罚。2、是罪所造成的隔绝。他被亲朋好友隔绝,他的痛苦常在眼前。3、是哭求拯救。诗人承认自己的罪孽,求神帮助他、拯救他。
四、诗篇第39篇:1、诗人默然无声、痛苦加深。大卫明白他的痛苦是因罪而受到神的管教。他决定谨守他的思想、口舌、和行为,免得他言语犯罪,但他虽保持沉默,心却如火烧。2、诗人感叹生命的短暂。人的年日窄如手掌,生命短暂、虚幻如影、枉然忙碌。3、盼望中的安慰。大卫的指望在乎神,他认知所遭遇的是出于神,便默然不语。4、呼求拯救。大卫呼求神免去他的责罚。他求神记念他的眼泪,垂听他的祷告。
五、诗篇第40~41篇
这两篇是诗篇第一卷的结束。它有两个主题:一是救赎主的心意显明。二是义人与恶人不同的心肠。诗篇第40篇:诗人描述自己过去在罪的泥沼裡,神救拔他出淤泥,立稳在磐石上,他赞美耶和华,呼吁人要倚靠耶和华。耶和华向敬畏祂的人行奇事,显明祂的心意,乃要属神的人有顺服神的心。他要宣扬神公义的信息,传扬耶和华的信实、救恩、慈爱和真理。诗人被祸患围困、被罪孽压住,求神开恩搭救他。他在困苦穷乏中,深信神必会帮助他。诗篇第41篇:此诗结构与第一篇互相呼应,以“有福”为开始。怜恤贫穷人的,遭难必蒙神搭救保全。诗人因罪得病,他的仇敌假意探病,心存奸恶、搬弄是非。恨他的人,捕风捉影、散布流言、共谋陷害他,甚至被知己朋友出卖。诗人呼求神怜恤他,恢復他的力气,他深信神必因他的纯全扶持他,使他恢復健康,好使仇敌的咒诅归于无效。诗篇第一卷以颂赞耶和华的荣耀做为结束。耶和华以色列的神是应当称颂的,从亘古到永远。
省思:耶和华眼目看顾义人的路,大卫得罪神,他能承认自己的罪,甘心接受神的管教。在苦难中,他仰望神的怜悯,呼求神免去他的责罚。他在仇敌各样的挑衅、刺激、欺压、和恶谋之下,仍相信神的信实和慈爱,知道他所遭遇的,是出于神,便默然不语。他耐心等候耶和华的救赎,信靠耶和华的公义和慈爱,在没指望的环境裡,仍深信耶和华必拯救他。这样的信心是从认识耶和华的属性而生发出来的。
祷告
1. 为教会祷告:神啊!当整个世代迷失于混乱,道德不再清晰,智慧不再发声、良知不再跳跃、公义不再闪亮,我们仍要呼求你,在黑夜裡,让我们得见星光;在乾旱之地,让我们得饮生命之泉;苦难压制,让我们等候你的拯救;困苦受欺,让我们得见你的公义,愿你荣耀的权能彰显,为属你的人伸冤!
2. 为未得之民祷告:为印度尼西亚的楠榜裴民吉尔族祷告,他们约有553,000人口,只有0.1%的基督徒,都是信奉伊斯兰教。他们族群最重要的一个守则就是“护卫一个人的尊严重于一切”。他们生活简朴,喜爱接受尊重和称赞,不吝于花费巨额在礼仪庆典。他们是虔诚的伊斯兰教逊尼派。祷告求主打开他们的心,能接受耶稣恩典的福音,脱离功德本位的信仰,帮助他们认识真神的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