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7日 内忧外患时的保护

今日经文:诗篇第56-59篇
思考问题:
1. 诗人在面对外敌不公义的欺压,内敌的出卖时,他坚韧力量的源头从何而来?
2. 诗人如何描述他信靠神的心路历程?
诗人面对实际生活裡被出卖的苦况、急难中的忧伤、或被围困的惊骇,都迫切地向神呼求。
一、诗篇第56篇
诗人终日受敌人的攻击欺压,被骄傲人压迫,他一方面求神怜悯他,一方面告诉自己要倚靠神,不必惧怕属血气的人。大卫虽是人仇恨的对象却是神帮助的对象,他在急难中对神的倚靠化为祷告的力量,他在人欺压凌辱的压力下转向神许愿,永远行在神的生命之光中。
二、诗篇第57-59篇
诗人深知不论遭遇何事,全能的神是他们的保护。
第57篇:四面受敌时,呼求神的保护。诗人面临敌人四面追杀,他们辱骂攻击,使他性命如临狮爪,世人性如烈火,齿枪舌剑,四围攻击他,但诗人求告至高神,坚心倚靠神的慈爱,呼求神的拯救,因神的崇高和荣耀,无可比拟。神是他的保护。
第58篇:遭受不公义的欺压时,呼求神的保护。诗人眼见世上掌权的没有公义正直,恶人心中作恶,口出谎言,如出毒气,如聋虺塞耳。但神是公义的审判者,祂出现必敲碎他们伤人的牙,他们必消灭如急流之水,被荆棘烧火灭尽,被旋风颳去无影。义人要因神施行公义的审判而欢乐。
第59篇:内敌攻击时寻求神的保护。大卫被扫罗逼迫时呼求神的拯救。诗人求神救他脱离敌人的手,这敌人是作孽之人、爱流人血的人、是埋伏害人命、口吐恶言、嘴裡有刀、虚谎咒骂、骄傲自满的人。诗人在神面前,表明自己的无辜,求神兴起,惩治万邦,使恶人消灭,归于无有,神是他的力量、高台、盾牌、和避难所,他紧紧倚靠神的慈爱,必定拯救他,因神在雅各中间必掌权直到地极。
省思:信靠,在乎所信靠的对象,不在乎信靠之人的决心和感觉。诗人不断提醒自己,他所信靠的对象,是何等伟大的神。神的慈爱,高及诸天,神的信实,达到穹苍,神的崇高,过于诸天,神的荣耀,高过全地。世上任何的人、环境、组织、机构、团体,都不够稳妥或伟大,成为诗人值得信靠的对象。神是从今时到永远不改变的神,也是创造天地,统管万有的神,他全然公义圣洁,也有完全的慈爱和怜悯,他有权能、智慧、尊贵和荣耀,这样稳如磐石和高台的神,才是我们当信靠,最安全的对象。
祷告
1. 为教会祷告: 耶和华啊!你是我们所倚靠最稳妥的保护,我们至终的安全在你裡面。风浪来袭,你是我们的避风港;祸患接踵而至,你是我们的高台;仇敌猛烈如火,你是我们的盾牌;愿我们的心坚定仰望你,歌颂你的大能,因你的慈爱,我们便得存活,因你的怜悯,我们得拯救!
2. 为未得之民祷告:“认识耶和华荣耀的知识要充满遍地,好像水充满洋海一般。”(哈2:14)为印度尼西亚的占碑族祷告,他们约有1,015,000人口,只有0.06%基督徒,都是信奉伊斯兰教。他们大多居住在苏门答腊的东海岸中部,丛林密集、沼泽泥炭和河谷低洼的盆地。占碑是古马来王国的发源地,也是室利佛逝王国的文化和贸易中心。公元671年,唐代高僧义净取海道前往印度学习佛法,曾在此学习梵语。室利佛逝王国与中国唐、五代、两宋的封建王朝保持着密切友好的交往关系。特别是在宋代,该国使节来华“上章表”时还曾使用中国文字。他们至今仍拒绝现代化和改革,经济发展停滞。多数信奉伊斯兰教,但是属于混合宗教,相信宗教领袖、和巫师具有超自然能力。祷告求主帮助他们能认识耶稣基督,接受真神之道,得着救恩。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