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5日 永生神浩瀚之爱

今日经文:诗篇第98-103篇
思考问题:
1. 诗人在亡国被掳之地,如何看见人如一宿之草和耶和华浩瀚之爱?
2. 你遇见人生苦短世事变幻之时,如何看见耶和华不舍弃的爱?
一、诗篇第98-100篇:赞美耶和华
诗篇第97篇集中在耶和华审判的全能。这段诗篇则强调耶和华当受的赞美,耶和华统管的权能和耶和华当受的敬拜:
诗篇第98篇:诗人呼吁众人要称颂耶和华:1、以色列当赞美祂。因祂在他们中间行奇事,施拯救;祂对以色列的救恩、慈爱、公义、和信实,以色列民当称颂祂的名。2、全地当赞美祂,因祂是全地的大君王。3、洋海诸山万物都当发声欢呼赞美祂。因他来要以公义和公正审判世界。
诗篇第99篇:此诗以耶和华统管的权能为主题,有三个段落,均以“祂本为圣”作为结束:1、耶和华的权能超乎万有、万民和全地。2、耶和华有大能,祂以公义、公平和公正统管全地。3、耶和华向敬畏祂、遵守祂命令的人,以慈爱信实保守他们。
诗篇第100篇:诗人呼吁普天下万民都当敬拜耶和华,因为人都是祂所造,是属祂的,是祂的民,当以感谢和赞美称颂祂的慈爱和信实。
二、诗篇第101篇,此诗为大卫所作。1、大卫在耶和华面前承诺必以公义治国,遵行神的道,以完全和正直的心为君王之道。2、大卫施政的原则是任用诚实正直的人,罢黜诡诈骄傲的人。
三、诗篇第102-103篇:耶和华的永恆和慈爱
诗篇第102篇: 诗人遭遇患难,向耶和华抱怨的祈祷。可能出自被掳到巴比伦的一位犹大王。此诗强调神的永存性。1、第1-11节,诗人抱怨耶和华在他急难的日子离弃他,他叙述他的苦情:生病、骨瘦如柴、心里枯乾、肉体疼痛、孤单无助、被辱骂咒诅、忍受悲恸、难以成眠。2、第12-22节,诗人仰望从神得安慰。他深信耶和华的名存到永远,眼目遍察全地的神,祂必怜恤祂所造的锡安,必垂听被囚之人叹息的呼求,释放垂死的人。3、第23-28节,诗人慨叹他在世日子的短暂和愁苦,却称颂耶和华的永存不变。
诗篇第103篇:此诗也是大卫的诗,强调耶和华的慈爱。1、第1-5节,大卫称颂耶和华对他的恩惠。耶和华赦免了他的罪孽、医治他的疾病、救他脱离死亡、赐仁爱慈悲为冠冕、充足供应所需、使他重新得力。2、第6-18节,大卫从以色列在历史中经历耶和华的恩典,数算耶和华赦罪之恩,祂有怜悯、有恩典、不轻易发怒、且有丰盛的慈爱。大卫又以天地之高、东西之远,比拟神之爱的浩瀚。3、第19-22节,呼吁所有被造的和祂统管的全地,都当称颂耶和华。
省思:虚无的爱,像洋海中浮游着钓勾上的诱饵,人有如飢饿的游鱼,急抢着吞下。得不着的,就被怅然伤痛吞噬;得着的,还来不及明白究竟,就被死亡吞噬。人间如此无意义的纠葛,屡见不鲜。然而大卫在历尽世事沧桑,备尝人情冷暖之后,发现耶和华永远不枯竭的慈爱才是最可靠、最真实的爱。天离地何等的高,祂的慈爱向敬畏祂的人,也是何等的大。东离西有多远,祂叫我们的过犯,离我们也有多远。这样的爱,何等浩瀚,岂是人间可寻?
祷告
1. 为教会祷告:耶和华啊!我的心仰望你的慈爱和怜悯,仰望你的丰富和智慧,唯有你是救赎我的神。求你的慈爱归于敬畏你的人,愿你的公义归于记念遵行你训诲的人!
2. 为未得之民祷告:“世上的国已成了我们的主和他所立的基督的国了。他要作王直到永永远远!”(启11:15)为在泰国美拉筑的马来人祷告,他们约有714,000人口,只有有0.08%的基督徒,都是信奉伊斯兰教。马来人多数居住在农村,即便在新加坡和泰国,他们也都群居在村落里。大部分美拉筑的马来人都是水稻农民,有些也在小型的橡胶农场或大型农庄工作。城市里的马来人多从事技术性、文书性、或销售性的工作,较少从事专业工作。传统的马来艺术和手工如蜡染布的制作和金属的生产,仍然很兴旺。社交方面,礼节是很讲究的。祷告求主帮助他们能明白可兰经所记载的耶稣他真正的身份,使他们能愿意接受基督神的儿子。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