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经文:诗篇第50-55篇 思考问题: 1. 亚萨警告当时神的百姓献祭最大的错误是什么?为什么? 2. 大卫的悔改为何蒙神接纳?他的悔罪和扫罗王有什么明显的不同? 一、诗篇第50篇:在一个贫富悬殊的世代,穷者极穷,富者倚靠财势而狂傲自夸,诗人在第49篇提到唯有耶和华才是最稳妥的倚靠,才是人得救赎唯一的管道。第50篇是亚萨的作品,提到人是何等需要耶和华的救赎,与以赛亚和阿摩司的预言在主前第七或第八世纪发挥类似的作用。诗人警告神的子民,审判的神如烈火,祂来要招聚与神立约的民施行审判,祂是以色列百姓的神,但是他们向耶和华献祭,却是心态不正确,万物都是神的,耶和华所要的是,他们以感谢为祭并要还所许的愿。以色列民与恶人同流合污,恨恶耶和华的管教、忘记耶和华的训诲、与盗贼同伙、与淫乱同行、口出恶言、舌编诡诈、毁谤弟兄,诗人警告他们罪孽的景况,何等需要来到耶和华面前,仰望救赎,唯有来到神面前,以感谢为祭,按正路而行的,才能得着救恩。 二、第51篇:是有名的悔罪诗。大卫犯罪在神面前痛悔,恳求神的宽恕和洁淨。大卫恳求饶恕主要的诉求是神丰盛的慈爱和怜悯,他没有为自己的罪孽解释,他承认自己的罪性,也知道自己真正得罪的对象,是耶和华,所以他恳求神的饶恕,求神为他造清洁的心,恢復他裡面正直的灵。真正忧伤痛悔的灵,神必不轻看,因为大卫最深的渴望是希望能除去裡面的罪性,唯有行在神的道,有圣灵同在的管制,他才能重得救恩之乐。大卫与神的关係修復后,祈求神善待锡安,保护耶路撒冷。 三、诗篇52-55篇 第52篇诗人描述强势的人,作恶自夸、邪恶诡诈,舌利伤人、喜爱恶言胜于善言,谎言胜于公义。但神必毁灭行恶的,必将他从活人之地拔除。义人看见神的作为,要惧怕,他不依靠虚假的安全感,而是永远倚靠神的慈爱,仰望耶和华的名。 第53篇诗人描述心里没有神的愚顽人,行可憎之事、不寻求神、变为污秽、欺压神的子民、无故惊惧,被神弃绝。但耶和华必拯救他被掳之民。 第54篇诗人因外人的攻击,强暴人寻索他的命,向神呼求。诗人盼望得救的倚靠,是耶和华的名、耶和华的大能、慈爱和公义。 第55篇诗人被敌人欺压甚苦,他的心疼痛,死的惊惶逼迫如惊弓之鸟。他渴望得到拯救。诗人的解决方法就是投靠耶和华,他希望有飞鸟之翅逃离恶人的强暴争竞。他面对邪恶充斥的社会,甚至发现辱骂他和背弃他的竟是他的知己,是一同在神的殿中同行的,他的痛苦何其难当。他唉声悲叹,只有迫切祷告求神救赎他脱离攻击他的敌人,使他得享平安。诗人立定心志在急难中仍要信靠神。 省思:世人多半倚靠眼前觉得靠得住的。有的倚靠手中的财富,凭着财富掌控操纵人、局面、或环境,好巩固自己的位置和影响力;有人倚靠自己的知识、能力、经验和图谋深算,觉得自己的聪明最可靠,那就是他的保障;有人倚靠自己诡诈自夸之舌,辩才就是通达之路;有人倚靠权力地位,觉得可以凌驾众人之上,呼风唤雨,掌管人的命运;诗人却提醒真正最稳妥的安全感,是信靠耶和华,祂才是真正的保障、避难所、和救赎者。 祷告 1. 为教会祷告:耶和华啊!唯有你是神,是拯救我的神。从日出之地到日落之处,你的眼目遍察,你的荣耀发光。从亘古到永远,你的信实不变,你的慈爱长存。我的心渴慕你,追想你的奇妙救赎,盼望你拯救的大能,唯有你的怜恤和恩慈,使人能回转归向你。我要永远倚靠你的慈爱,称谢你的名,仰望你的信实! 2. 为未得之民祷告:(赛49:6)为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北部的马来人祷告,他们约有2,211,000人口,只有0.05%的基督徒,都是信奉伊斯兰教。他们苏门答腊北部的马来人其实是穆斯林,不是一个族群。他们通常怕得罪人,通常不太坦白表达,而用一些象征、比喻或诗句来表示。他们的文化中戏剧和舞蹈很重要,他们认为可以藉着舞蹈透过咒语和邪教傀儡禄咔得着超自然的能力。他们是虔诚的伊斯兰教徒,但从事精灵崇拜,相信到处都有各样的精灵。祷告求主帮助他们可以改良土耕和渔业技术,并且打开他们心里的眼睛能认识耶稣,接受福音。
Month: June 2023
6月15日 患难中的倚靠
今日经文:诗篇第42-49篇 思考问题: 1. 诗人在人生波澜和风浪中如何紧紧依靠耶和华的信实? 2. 生活也许给你带来意料不到的打击,你如何回应大卫在挫折中的呼求? 从诗篇第42篇到第72篇,是属于诗篇的第二卷,大部分是可拉的后裔所写。 一、诗篇第42-43篇:这两篇原属于同一篇,作者可能是一位可拉的后裔,在押沙龙叛变时,与大卫一同逃往约但河东,黑门岭的米萨山。这两篇有三个部份来描述当时的心境,每一个部份各有五节,以“我的心哪!你为何忧闷?”且提醒自己当仰望神,作为段落的结束。第一部份,诗人回想过去在圣所带领众人敬拜神的美好时光,他心里就渴想神,如鹿切慕溪水。但诗人仍鼓励自己要仰望神。第二部份,反观眼前仓惶逃难,凄凉落魄,更觉伤感痛苦。但诗人仍认定耶和华必施慈爱、祂赐生命、祂是磐石,神必拯救他,所以他再次提醒自己要仰望神。第三部份,诗人想到将来的日子,就祷告,求神为他伸冤,拯救他脱离诡诈人之手,求神拯救他,用神的亮光和真理引导他,来到神的居所和神的祭坛,可以敬拜他所爱的神。他再次提醒自己要仰望神! 二、诗篇第44-45篇:第44篇的作者是可拉的后裔,可能是以色列面对国难,作者写此诗呼求神为何不显大能拯救。以色列得进迦南,不是靠自己得胜,乃是倚靠耶和华的膀臂。如今他们受困,好像耶和华丢弃了他们,他们受敌人奴役,受尽羞辱毁谤,任人宰割。他们自认没有忘记神、没有背约,没有冷淡后退、偏行己路,求神鉴察,求神不要不顾他们,起来拯救他们脱离敌人的欺压。第45篇这是歌咏君王的大能。为弥赛亚诗篇之一。这诗可能是以所罗门王娶法老女儿的婚宴为背景,描写王的威严和尊荣,新娘的美貌和委身,以及这婚姻所带来立约的子孙。这位王胜过列邦,备受尊崇,蒙神恩待,成为基督的预表,基督是一位更伟大的王。神必叫他的名被万代记念,受万民称颂。 三、诗篇第46-48篇 这三篇诗篇是赞美的三部曲,赞美称颂神拯救耶路撒冷脱离外邦仇敌的围攻。1、圣城得保护,因为耶和华是他们的避难所、帮助、力量,耶和华的同在使他们得稳妥,耶和华在全地的尊贵崇高,使他们得安息。2、耶和华是超越的神,祂是至高者,是全地的大君王。祂是必胜的拯救者,祂治理万国,世界的盾牌属乎神,祂统管万有。3、称颂救赎主,因为耶和华住在神的圣城,就是锡安山大君王的城,是他们的避难所,敌人都必惊惶逃跑,神必永远坚立这城。 四、诗篇第49篇 人无论贫贱富贵,都当来听智慧之言。倚靠财富,终必虚妄,不能赎回弟兄或偿赎价给神,也不能使人长居尊贵,生不带来,死不带去。唯有神能救赎他的灵魂,脱离阴间的权柄,信靠神才是智慧之路。 省思:人在顺境中,误以为凡事必从此顺利;在逆境中,也常以为祸患永不离开。然而在意想不到的时候,祸患临到,不过一瞬间,人的脆弱,只能无奈地任凭罪孽撕裂生命的尊严。悖逆神的世代,也任凭叹息代替盼望。然而属神的人,在逆境中,当回应诗人的呼吁,不要忧闷,不要烦躁,祸患必不长久,当仰望耶和华,祂满有恩惠能力,祂必发出公义之光,审判罪孽,祂必赐生命之源,加添力量。 祷告 1. 为教会祷告: 神啊!我的眼目寻求你,我的心渴慕你,因你的真理光照人心,你的谦卑柔软高傲,你的权柄统管万有,你的慈爱缠裹伤残,你的公义定夺是非,你的道路量度正直,恳求你用右手扶持手洁清心,专心倚靠你的人! 2. 为未得之民祷告:(诗96:3)为印度尼西亚的马来里奥人祷告,他们约有1,834,000人口,只有0.08%的基督徒,都是信奉伊斯兰教。里奥人都是温和的农民和渔民,居住在苏门答腊中部靠北的沿岸。他们与对岸的马来西亚人是近亲,是属马来人的一支,但和外界很少来往。他们不信任基督教,也不信任外来的宗教。祷告求主帮助他们经历到神的爱,能走出隔离的藩墙,接受耶稣福音的恩典。
6月14日 患难中的呼求
今日经文:诗篇第36-41篇 思考问题: 1. 诗人总结认为什么样的人算为恶人? 2. 诗人对义人遇见恶人时,他如何劝告和安慰义人? 一、诗篇第36篇:这首诗有三个部分,首先诗人描述恶人所行的恶,恶人眼中不怕神、骄傲自夸、隐藏罪孽、言语诡诈、不行善事、图谋罪孽、不远离恶事。其次,诗人称颂耶和华的属性,耶和华的慈爱上及诸天,他的信实达到穹苍,耶和华的公义至高,他的判断如同深渊,他的慈爱宝贵,世人当投靠他,就必得饱足,得享喜乐。耶和华是生命的源头,在他的光中我们必得见光。最后谈到圣徒。认识神的人必蒙慈爱,心裡正直的人必蒙公义,他们必蒙神的保护。 二、诗篇第37篇: 此诗是一首字母诗,可分为四个部分。1、义人因恶人昌盛而受挫。诗人规劝,不要为作恶的心怀不平而嫉妒,要倚靠耶和华而行善,要以他的信实为粮,以耶和华为乐,耐心等候,神必使谦卑人承受地土,得享丰盛的平安。2、恶人命运的结局。恶人虽设谋害义人,耶和华必嗤笑他们,因为他们的结局是灭亡。3、义人未来的结局。义人必蒙耶和华赐福,他们的脚步,被耶和华立定,耶和华喜爱他们的道路,他虽失脚,却不至仆倒。他的后裔必蒙福,他们必蒙保佑。4、最后结局的对比。义人和恶人的道路有明显的对比,义人等候耶和华遵守祂的道,必蒙神的保护。耶和华必拯救义人。恶人窥探义人想要杀他,但恶人的结局必被剪除。 三、诗篇第38篇:这篇是悔罪诗之一。大卫在病痛之中有面对敌人的逼迫,向耶和华呼求。本诗也分为三段。1、因罪所引起的苦难。他因自己所犯的罪被神管教而遭遇身体疾病的痛苦,求神不要在烈怒中惩罚。2、是罪所造成的隔绝。他被亲朋好友隔绝,他的痛苦常在眼前。3、是哭求拯救。诗人承认自己的罪孽,求神帮助他、拯救他。 四、诗篇第39篇:1、诗人默然无声、痛苦加深。大卫明白他的痛苦是因罪而受到神的管教。他决定谨守他的思想、口舌、和行为,免得他言语犯罪,但他虽保持沉默,心却如火烧。2、诗人感叹生命的短暂。人的年日窄如手掌,生命短暂、虚幻如影、枉然忙碌。3、盼望中的安慰。大卫的指望在乎神,他认知所遭遇的是出于神,便默然不语。4、呼求拯救。大卫呼求神免去他的责罚。他求神记念他的眼泪,垂听他的祷告。 五、诗篇第40~41篇 这两篇是诗篇第一卷的结束。它有两个主题:一是救赎主的心意显明。二是义人与恶人不同的心肠。诗篇第40篇:诗人描述自己过去在罪的泥沼裡,神救拔他出淤泥,立稳在磐石上,他赞美耶和华,呼吁人要倚靠耶和华。耶和华向敬畏祂的人行奇事,显明祂的心意,乃要属神的人有顺服神的心。他要宣扬神公义的信息,传扬耶和华的信实、救恩、慈爱和真理。诗人被祸患围困、被罪孽压住,求神开恩搭救他。他在困苦穷乏中,深信神必会帮助他。诗篇第41篇:此诗结构与第一篇互相呼应,以“有福”为开始。怜恤贫穷人的,遭难必蒙神搭救保全。诗人因罪得病,他的仇敌假意探病,心存奸恶、搬弄是非。恨他的人,捕风捉影、散布流言、共谋陷害他,甚至被知己朋友出卖。诗人呼求神怜恤他,恢復他的力气,他深信神必因他的纯全扶持他,使他恢復健康,好使仇敌的咒诅归于无效。诗篇第一卷以颂赞耶和华的荣耀做为结束。耶和华以色列的神是应当称颂的,从亘古到永远。 省思:耶和华眼目看顾义人的路,大卫得罪神,他能承认自己的罪,甘心接受神的管教。在苦难中,他仰望神的怜悯,呼求神免去他的责罚。他在仇敌各样的挑衅、刺激、欺压、和恶谋之下,仍相信神的信实和慈爱,知道他所遭遇的,是出于神,便默然不语。他耐心等候耶和华的救赎,信靠耶和华的公义和慈爱,在没指望的环境裡,仍深信耶和华必拯救他。这样的信心是从认识耶和华的属性而生发出来的。 祷告 1. 为教会祷告:神啊!当整个世代迷失于混乱,道德不再清晰,智慧不再发声、良知不再跳跃、公义不再闪亮,我们仍要呼求你,在黑夜裡,让我们得见星光;在乾旱之地,让我们得饮生命之泉;苦难压制,让我们等候你的拯救;困苦受欺,让我们得见你的公义,愿你荣耀的权能彰显,为属你的人伸冤! 2. 为未得之民祷告:为印度尼西亚的楠榜裴民吉尔族祷告,他们约有553,000人口,只有0.1%的基督徒,都是信奉伊斯兰教。他们族群最重要的一个守则就是“护卫一个人的尊严重于一切”。他们生活简朴,喜爱接受尊重和称赞,不吝于花费巨额在礼仪庆典。他们是虔诚的伊斯兰教逊尼派。祷告求主打开他们的心,能接受耶稣恩典的福音,脱离功德本位的信仰,帮助他们认识真神的爱。
6月13日智慧的警诫
今日经文:箴言第23章 思考问题: 1. 在你的生活里,曾经遇见哪些贪欲的试探?你如何抵挡试探? 2. 你曾如何寻求智慧的抉择?那过程中你如何经历神? 在智慧真道上,作者给年轻的后辈三方面的警诫: 一、禁戒贪婪 1、切勿贪图美食,要有节制,谨防落入圈套 2、切勿急功近利、劳碌求富,终沦为钱财的奴隶 3、切勿与吝啬的人来往,他里外不一,心与你相背,终必枉然虚空 二、要有节制 1、勿将智慧浪费在愚昧人身上,因他藐视智慧 2、切勿欺压孤儿寡妇,因耶和华必为他们伸冤 3、要寻求智慧,管教儿童,得着智慧 4、务要心存智慧,节制口中言语,不心存嫉妒,要敬畏耶和华 三、远离不纯洁 1、切勿贪酒好食,要敬重父母,遵行训诲,将心归主,喜悦主道 2、务要远离淫乱奸诈的诱惑,灯红酒绿的陷阱 3、切勿酗酒,甚至不可观看,酒红如蛇,引人荒诞;祸患如涛,生命枯萎 省思:敬畏神是智慧的开端,耶和华的智慧,绝不是空泛的道德教条,祂的智慧在我们实际生活里各个层面深具关键性的意义。当我们的心远离耶和华,我们便自然地轻看耶和华的智慧,看重人的智慧,追求眼前的利益和喜好,纵情傲物也就不以为怪了。然而,属神的孩子,应当在敬畏神的心态里,远离贪婪,和不纯洁的生活,因为心存智慧,生命永存。 祷告:主啊!愿祢的恩典慈爱永不离弃我们,在黑暗的邪恶里,求你以你的良善恩慈充满我们,成为和平的使者;求你在混乱的迷失里,以你话语的真光引导我们,远离试探和陷阱;在哀痛的破碎里,求你以你安慰的膀臂吸引我们,靠近你怜悯的胸怀!
6月12日耶和华是保障
今日经文:诗篇第31-35篇 思考问题: 1. 你曾经历大卫类似的痛苦吗?你如何学习大卫投靠耶和华生命的保障? 2. 大卫面对他曾经帮助过的人,以恶报善,以怨报徳,如何飞越心中的苦毒? 一、诗篇第三十一篇:大卫在危难时求告耶和华的拯救。此诗描述大卫两个呼求神的祷告。第一个是呼求耶和华拯救他、保护他、引导他,敌人虽设网罗,耶和华却是他的保障。大卫信靠神,神垂听他的呼求,救赎了他,使他的脚站在宽阔之处。第二个的祷告,是大卫在急难中雪上加霜,遭遇身体的病痛,眼睛乾瘪、身心不适、生命耗尽、年岁旷废、力量衰败、骨头枯乾,被敌人羞辱、邻舍远避、亲友遗忘、遭人谗谤、众人攻击、图谋灭命,大卫仍倚靠神,认定耶和华是他的神,他在耶和华的手中,神必救他脱离仇敌的手。最后神垂听大卫的祷告,危机过去了,他回顾神救赎,发出赞叹:神在坚固城裡,向他施展奇妙的慈爱。大卫虽曾抱怨被神隔绝了,但如今他呼吁万民要坚心爱神! 二、诗篇第三十二篇:此诗是大卫犯罪后呼求赦罪的诗,也是诗篇七篇悔罪诗之后的第二篇。分为两段。第一部份是大卫对神的祷告,第二部份是神的训诲。此诗开始诗人赞叹,罪得赦免何等有福!结束时,诗人呼吁义人当倚靠耶和华必得慈爱环绕,欢呼喜乐。中间则是诗人描述自己不认罪时其苦况,和神管教的手日夜不歇,直到他在神面前自认己罪,他才经历到罪得赦免的喜乐,耶和华成为他的藏身处,以得救的乐歌四面环绕。 三、诗篇第三十三篇:此诗颂赞耶和华的全能。首先,诗人呼吁义人和正直人都应当倚靠神、称颂耶和华。接着他就称扬耶和华创造的大能,诸天万象、洋海聚水,都是出于耶和华,故此全地都当敬畏祂。耶和华不但是全地的创造主,他也是掌管历史的主,祂使列国的筹算归于无有,使万民的思念无功效。祂察看众人心,定夺千秋业,祂看顾敬畏祂的人,救他们免于死亡。最后,诗人呼吁要等候倚靠耶和华,祂是我们的帮助,我们的盾牌。 四、诗篇第三十四篇:诗人称颂赞美耶和华,他的心因耶和华夸耀,以神为乐,他呼吁众人都来高举耶和华的名。仰望神的人,必有荣光,敬畏神的人,必得救恩,投靠神的人,必得美善。诗人呼吁属神的人,都当敬畏信靠神,远离恶事,追求和睦,必蒙耶和华的看顾、保护、拯救、安慰。凡投靠祂的,必不至定罪。 五、诗篇第三十五篇:义人行走义路,也必遇见难处。诗人遇见被诬陷攻击时,迫切求神起来为他争战,敌人的攻击何等猛烈,惊惶恐惧要动摇他,但神是他的拯救。因此他用七次的“愿”,抒发他对敌人受制的愿望,他的心却以耶和华为乐,靠他的救恩高兴。第二部份,诗人被他曾帮助过的人,以恶报善,以怨报德,他在神面前倾诉其痛苦,求主拯救。第三部份,诗人恳求公义的神兴起为他伸冤,他心尊主为大,他口终日述说神的公义,时时赞美神。 省思:人生在世,必遇患难如火星飞腾。也许是环境险恶而来的逼迫,也许是身体病痛而来的煎熬,也许是陷入罪的网罗而来的苦楚,也许是受仇敌攻击毁谤而来如箭穿刺之苦,也许是受诬告冤屈而来的噬胆之苦。大卫也许都嚐遍了,但是他在无指望中,一再呼求神坚定他的信心,好叫他可以单单倚靠耶和华的保护,耶和华是保障、是磐石、是他的避难所。 祷告 1. 为教会祷告:神啊!谁能与你的荣耀相比?谁能胜过你手中的能力?谁能量度你的慈爱?谁能高过你的智慧?谁能探测你的丰盛?大地摇动,大海翻腾时,人往哪裡寻找坚固的保障?人往哪裡寻找可靠的避难所?愿耶和华的慈爱,使哀哭的有安慰,使破碎的有盼望;愿耶和华的公义,使黑夜有光,使乾涸有水! 2. 为未得之民祷告:“认识耶和华荣耀的知识要充满遍地,好像水充满洋海一般。”(哈2:14)为印度尼西亚的崆眉岭族祷告,他们约有502,000人口,只有0.06%的基督徒,都信奉伊斯兰教。崆眉岭是因崆眉岭河而得名,这河是他们生活之源。他们中间有两个支派:一个是上游支派,一个是下游支派,都是沿河而居。他们都是信奉伊斯兰教,但他们也是精灵崇拜者,有病便寻求巫医治病或赶鬼,崆眉岭族人禁止与非穆斯林的民族联姻。祷告求主帮助他们改善他们的生活和医疗,释放他们脱离属灵的黑暗和惧怕,引导他们认识基督,接受福音的真光。
6月11日 耶和华是救主
今日经文:诗篇第25-30篇 思考问题: 1. 大卫在危难困苦中为何仍能信靠神的引导和拯救? 2. 在急难中耶和华以缄默回应大卫的呼求时,大卫如何自处?对你有何感想? 诗篇第二十五篇到第二十九篇,描写被救赎者的心境,他们如何紧紧地靠近他们的救赎主。这五篇的信息是连贯的,第二十五篇诗人呼求神的纯全正直,这成为第二十六篇的主题,而此篇中描述大卫喜爱耶和华的殿和居所,也成为第二十七篇“一生一世住在耶和华的殿中”的主题,此篇描述大卫最后“要等候耶和华”的呼吁,带来了第二十八篇神使大卫得胜的经验,而此诗描述神对恶人的审判,在第二十九篇耶和华发声如雷可畏带来了最高潮。 一、第二十五篇:大卫求告耶和华的诗:有三个祷告,中间夹着对神属性的反思。第一个祷告在1-7节,诗人仰望倚靠神,呼求神的引导和教训,渴望神的怜悯和慈爱,恳求神的赦免和恩典。第二个祷告在第11节,诗人恳求神赦免他重大的罪。第三个祷告在15-22节,诗人呼求神怜恤他的困苦艰难,救他脱离敌人的攻击,拯救他的生命,他信靠耶和华的纯全正直,深信神必救赎他。诗人两次对神属性的反思:1、在8-10节,耶和华是善良正直、以公平引导谦卑人,守约施慈爱的神。2、在12节,耶和华必指引敬畏祂的人,使他们安然居住,后裔蒙福。 二、第二十六篇:大卫可能是在国家面临危难时,向神呼求。他用两个祷告描述他恳求的理由。第一个祷告,他求神为他伸冤,因为他行事纯全,按神的真理而行。第二个祷告,他求神拯救他,因为他喜爱耶和华的殿和居所,行事纯全,在会中称颂耶和华。 三、第二十七篇:大卫呼求耶和华救他脱离仇敌的攻击。他首先见证他信靠神是他的拯救和保障,他一生一世要住在耶和华的殿中。其次,诗人面对信心严酷的考验,求神怜恤拯救他脱离仇敌的攻击。最后,诗人发出信心的凯歌:当壮胆坚固你心! 四、第二十八篇:耶和华缄默无声,大卫仍继续向耶和华求告。首先,大卫求神不要对他缄默,否则他就像将死的人一样。其次,他求神照恶人所行的报应他们。最后,诗人转而称颂耶和华,因倚靠神而欢乐,他便为百姓代求,求神牧养扶持他们。 五、第二十九篇:诗人开始呼吁神的众子要将荣耀归给神,最后结束在称颂耶和华坐着为王到永远,必赐力量平安给祂的百姓。中间的段落则描述耶和华发生如雷、威严如火、大而可畏。 六、第三十篇:大卫的感恩诗,可能是大卫预备建殿之材,作此诗以供将来献殿之用。诗人首先感谢神医治他的病,使他存活,他称颂耶和华的恩典乃一生之久。他在顺境时,高枕无忧,便忘了神的恩惠,如今稳妥,深知耶和华施恩。诗人恳求神救拔他,免得世上少了一个专心称颂神的人,最后,神要把他的哀哭变为喜乐,他要不住地称颂耶和华。 省思:从大卫的诗,我们可以听见他心灵深处的声音,了解大卫在神面前真正的光景。大卫不是一个完美的人,他面对自己个性中的挣扎,和你我一样;他也深知自己何等亏缺神的荣耀,害怕面对神公义的审判,但他也深信耶和华守约之信实和不捨弃的慈爱,因此他宁可面对神的管教,也要紧紧地倚靠耶和华的怜悯和慈爱。这是大卫的执着,也是大卫讨神喜悦之处。大卫相信耶和华全知全能全爱的属性,便在耶和华的道路上紧紧跟随。 祷告 1. 为教会祷告:神啊!公义和恩慈在你里面交会,你膏立君王,你废弃恶人,你统管万有,你的荣耀彰显于天,你的圣洁可畏,你的慈爱达到穹苍,人岂能测度你的崇高?愿你在这恐慌混乱的世代,唤醒更多沉睡的灵魂,知道人自己无法除去灵魂深处的黑暗,人只有来就光,才能有平安,人性的尊严才能真生被恢復。 2. 为未得之民祷告:为印度尼西亚的曼达尔族祷告,他们约有528,000人口,只有0.07%的基督徒,都是信奉伊斯兰教。曼达尔族居住在史瓦济兰的西部的低海岸和山区,四面环山,中间的平原种植水稻。曼达尔曾经是一个独立的王国,他们有三个社会阶级,最高阶层是贵族,中产阶级是平民,最低阶层是奴隶。贵族又称为“达鹰”是皇家阶级;“普安”是平民阶级。曼达尔的国王是从传统领袖中挑选出来的。他们都是穆斯林,但也崇拜各样的精灵,寻求杜坤巫医的医治能力。
6月10日 善牧之歌
今日经文:诗篇第20-24篇 思考问题 1. 大卫如何在这几篇诗篇里献出祂对耶和华真切的认识?你对耶和华的认识是如何? 2. 弥赛亚诗篇里如何描述弥赛亚受苦之路和得胜之路?这对你有何启发? 一、诗篇第二十篇和第二十一篇 这两篇诗篇结构相近,都是大卫的诗。第一篇是争战前的祷告,主题是“奉耶和华的名坚立旌旗”,他们求神保护他们的王,他们的争战也是靠耶和华的名,不是靠军马。第二篇是争战得胜后感恩的祷告,此诗以颂扬耶和华大能的拯救为始,也以神至高的大能为末,其中心思想是大卫王专心倚靠耶和华的大能和慈爱。神已照王所求的,安然凯旋归来,神以美福、冠冕和长寿赐福给他;神也照王所求的,赐福本国,以祂的大能消灭仇敌;因耶和华的大能至高,将来神必审判一切仇敌。 二、诗篇第二十二篇到第二十四篇 这三篇合称为“弥赛亚诗篇”。1、受苦之诗。第二十二篇可能是大卫逃避扫罗的追杀 在痛苦煎熬中向神呼求和最后发出的赞美感恩。诗裡的经验是藉着大卫个人实际的经验预言基督耶稣的经验。此诗预言弥赛亚在十架上受尽痛苦,和基督復活的荣耀。福音书记载耶稣在十架上肉体心灵痛苦至极时的祷告就出自此诗。诗人首先描述一个爱神的人,被神弃绝的痛苦和孤单,其次,描述他被敌人所折磨的细节:被轻蔑藐视、被嗤笑羞辱、被猛烈攻击、如水被倒出、骨头脱节、心如蜡销化、精力枯乾如瓦、被置于死地、手脚被扎、外衣被分、里衣被拈阄,最后,他呼求神的救赎,称颂神护卫被压制的孤苦人,万国都当敬拜神。2、牧者之诗。第二十三篇裡大卫称神为他的牧者。此诗以牧人和羊为比喻,表明神与信靠祂的人之间的关係。神看顾属祂的人,如同牧人看顾他的羊,神供应他所看顾的人,如同牧人喂养他的羊。神引导保护祂的百姓,如同牧人引导保护他的羊。祂的慈爱不离开敬畏祂的人。3、君王之诗。第二十四篇可能是大卫迎约柜入圣所时而写。耶和华是创造天地的主,唯有手洁清心,不行诡诈的人,才能进入耶和华的圣所。荣耀的王以祂的大能大力显现时,他必看顾寻求他的人。 省思:人的法治制度很难找到正义和恩慈的交会点,耶和华是唯一的准绳,祂使全然的公义和完全的恩慈交会在基督的十字架上,这是人很难理解的。人若想寻求公义,必需来到十字架的脚前,仰望悬挂其上的耶稣,祂为你我的罪偿付了赎价,使我们免去神的忿怒;人若想寻求恩惠,必需来到十字架上的耶稣,祂以无限的爱迎接悔改的罪人,给人再一次的机会可以转回。人唯一的出路就是投靠耶稣! 祷告 1. 为教会祷告:主啊!我一生要寻求耶和华,倚靠祂口中一切的话,愿我的心永远向神活着,思念耶和华的作为,愿我一生手洁清心,不向虚妄,远离诡诈,我虽行过高山低谷,你的同在成为我的力量和满足,愿万国都敬拜你,列邦归顺你,你的荣耀遍满全地! 2. 为未得之民祷告:“我又看见另有一位天使飞在空中,有永远的福音要传给住在地上的人,就是各国、各族、各方、各民。”(启14:6)为印度尼西亚的穆博韭族祷告,他们约有804,000人口,只有0.02%基督徒,多数信奉伊斯兰教。穆博韭族又称为“欧玛”族,意思是“迁徙”,因为他们习惯从一地迁徙到另一地。他们主要以农耕为生。辟玛妇女擅长用竹子和棕榈叶编织座垫。村长有当地备受敬重的长者协助治理,甚少与外界接触。他们虽是虔诚的穆斯林,却还是深信泛灵论的精灵崇拜,有病就寻求很多的巫医。他们害怕当地各样的神灵、树林和高山中的精灵、山神和树神等等等。这些惧怕成为他们归向耶稣最大的拦阻。祷告求主释放他们脱离精灵崇拜的黑暗和惧怕,帮助他们认识基督,得着救恩,生活和医疗得以改善,减少依赖巫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