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经文:诗篇第120-127篇
思考问题
1. 诗人面临仇敌攻击,狂傲之人的谎言和诡诈时,他如何在仇恨中自处?
2. 诗人为何踏上朝圣的旅程?他的心境如何?
从诗篇第120篇到第134篇,篇首都注为上行之诗,一般有认为是犹太人从被掳之地归回时,路上吟唱之诗;也有认为是他们一年三次上耶路撒冷朝圣时路上吟唱之诗。这些都是祷告追念被掳时,渴想在圣殿敬拜神的光景。
一、诗篇第120-121篇:诗人追念在被掳之地时神的拯救
诗人描述在被掳之地,深受说谎和诡诈的舌头所伤害,也与米设人和基达人同居,他们都是强悍残酷的民族,诗人住在恨恶和睦的人当中,深受其苦。但是他的帮助从造天地的耶和华而来,耶和华是保护以色列的神,他们出入都必蒙保护。
二、诗篇第122-123篇:诗人踏上朝圣的旅途
诗人欢喜应邀踏上朝圣的旅程,来到耶和华的殿门口,开口赞美耶路撒冷,因为耶和华在那里设立审判的宝座,也就是大卫家的宝座。诗人也为耶路撒冷求平安求福。诗人也求神鉴察祂百姓的光景,怜悯谦卑仰望神的人,抵挡安逸人的讥笑和骄傲人的藐视。
三、诗篇第124-125篇:诗人称颂耶和华的拯救和帮助
当仇敌攻击如洪水波涛漫溢,狂傲的水淹没,他们的帮助是在乎倚靠造天地的耶和华。倚靠耶和华的人,必不动摇,耶和华的慈爱永远环绕祂的百姓,如同众山环绕耶路撒冷。
四、诗篇第126-127篇:被掳归回圣城的喜乐
诗人称颂耶和华使他们从被掳之地归回锡安圣城,他们满口喜笑,满舌欢呼,称颂耶和华行了大事。诗人看透人的汲汲营营,终究是枉然,唯有耶和华坚立的才得长久,儿女是耶和华的产业,是神的赏赐。
省思:圣殿是神同在的居所,以色列百姓被掳到异邦之地,备受凌辱欺压,不再有机会在圣殿朝见神,他们渴望圣殿中的敬拜。圣殿也是代表神的保护,以色列亡国之后,便不受保护,他们深知他们沦亡是神对他们悖逆之罪的审判,因此他们在神面前呼求怜悯。以色列的渴望朝见神和呼求怜悯,都蒙神的悦纳。
祷告
1. 为教会祷告:耶和华啊!我渴望来到你的圣所朝见你,因你是我唯一的倚靠,你是我唯一的满足,我要称颂你奇妙可畏的作为,你从尘土中将我抬举,因你的怜悯,使我得与你的生命有份,你是全地荣耀的主,万民都当跪拜称颂你!
2. 为未得之民祷告:“他要怜悯贫寒和贫穷的人,拯救贫穷人的性命。”(诗72:13)为缅甸的拉凯因族祷告,他们约有2,695,000人口,只有0.1%的基督徒,都是信奉佛教。数世纪以前,他们是孟加拉湾沿岸各族群人人所惧怕的海盗和水手,他们的势力甚至沿着河道深入到现在的孟加拉国。他们不喜欢被称为maghs,就是海盗的意思。他们自称为“马尔玛斯”人,意思是缅甸人。如今他们都讲阿拉干语,是来自缅甸阿拉干半岛的阿拉干人。他们相信万物有灵论和佛教,对福音不感兴趣。祷告求主在他们中间打开福音的门,差遣福音使者前去,传扬耶稣救赎的好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