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经文:传道书第7-12章
思考问题:
1. 作者劝告如何面对人生的苦难和不公义?他对于乱象人生的总结是什么?
2. 传道者的劝言对你有何意义?
作者在叹尽人生各样的虚空之后,转而指出另一个智慧人生的方向。
一、从苦难中得智慧:1、苦难中的教训。作者连着用六个对比,描述一个更好的人生方向。死亡的哀痛,使人重思生存的意义。宴乐只能痲痹人对生命的认知,智慧人的责备使人回转。2、得着智慧的四重障碍。贪污的败坏、骄傲没有耐心、急躁恼怒、缅旧忘今。3、智慧保全智慧人的生命,顺境逆境都是出于神,敬畏神的人,才有真智慧,不落入不公义的网罗,也不陷入自以为义的泥沼。4、当寻求智慧。智慧远胜领袖众议,不听信流言,当寻求智慧。 5、神造人原是正直,但罪的网罗和锁链,使人找不到智慧。6、从人生百态得知神的道路,便得智慧,使人脸上有荣光。
二、以信心面对人世间的不公义:1、遵守王的命令必不经祸患。智慧人能辨明神的时刻和作为。2、生活中必遇不公平的事。人遇苦难,不知将来会如何,但生死之权不在人手中,日光之下,人彼此的辖制,恶人被埋,义人被忘记,终归是虚空。3、敬畏神的人,终必得福乐,恶人必消逝如影;神赐义人得享一生劳碌所得的。4、神的智慧广大深奥,人极力追寻,也不尽都能明白。5、义人和智慧人的一切,都在神手中,日光之下众人所遭遇的都是一样。世人的心充满了恶,活时狂妄,死后无所知。蒙神悦纳的人必享受神所赐的福乐。
三、智慧与愚昧:1、人生各样的成就,端看时机和际遇;有权位的,不见得能听智者之言,愚昧的噪音淹没智慧之声,罪人之行败坏智慧之举。2、一点愚昧败坏智慧与尊荣。3、愚昧人居高位,智慧人坐低位;作恶的必自食恶果;智慧人口出恩言,愚昧人口吐奸恶愚昧。4、君王若愚昧,全国必遭祸患,智慧之君,国家之福。5、智慧人勤俭持家,谨言慎行。
四、敬畏神谨守祂的诫命:1、凭着信心慷慨施予,善行必有善报;凡事量力而为,不要看风望云,不切实际;要脚踏实地,走当行之道,除掉愁烦,远离邪恶。2、当趁着年少记念造你的主,不要等到年华老去,体力渐衰时。3、生命何其短暂和脆弱,出于尘土,终归尘土,虚空的虚空,凡事都是虚空。4、着书多没有穷尽,读书多身体疲倦。5、传道者的总意是人的本份应当敬畏神,谨守祂的诫命。
省思:人生长久在乎神,人生境遇由不得人,慨叹际遇属枉然,生命虚实在乎智慧,人无法测透智慧,也无法在人生道上永远为赢家,手中行不义掠夺来的,迟早成幻梦泡影。生命的意义在乎给予,不在于抓取,一个慷慨行义的心,必得宽广之路,敬畏神的人,必得永恆的生命。
祷告
1. 为教会祷告:主啊!求你为你名的缘故,坚固我的脚步在你的旨意中跟随你,扶持我软弱的心,在试炼中凭着信心,站立得稳,让我的眼目紧紧定睛在荣耀的主,不被世界所蒙蔽,不被邪恶所激动,而失去信靠你的心,在世界乱象裡,求你赐我智慧的心和正直的灵!
2. 为未得之民祷告:“这样,我立了志向,不在基督的名已经传扬过的地方传福音,免得建造在别人的根基上;”(罗15:20)为住在印度北部和中部的拉杰普特滂佤尔人祷告,他们约有1,233,000人口,没有基督徒,都是信奉印度教。“拉杰普特”在梵文是“统治者的儿子“,“滂佤尔”是指“帕拉玛拉”王朝的后裔,这个王朝在中世纪晚期的印度中北部是一个很繁荣昌盛的王国。滂佤尔以他们骁勇善战的战士为傲,到了殖民时代,多数成为英国募兵,后来拥有大型庄园家业,成为富裕的地主,雇用其他种姓阶级的人做工;也有些不是那么富裕的,就继续传承他们的军事才干,在印度军队里服役。他们以他们的文化传统为傲,而且印度教和穆斯林文化对家族的传统约束,使他们不容易接受基督教信仰。祷告求主兴起印度人中的信徒可以在友谊关系上传扬基督,求圣灵在他们社群里打开福音的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