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经文:约珥书第1-3章
思考问题
1. 約珥是在何种时代背景传达耶和华的信息?他主要的信息是什么?
2. 本书中,“耶和华的日子”和“将来的日子”各有何意义?
先知约珥的蒙召背景没有像别的先知书有明确的资料,写作的时代背景也无定论,传统上大部分认为是主前第九世纪左右,约阿施在位为犹大王的时候,是成书最早的先知书之一。当时亚他利雅篡位,国中遭遇前所未有严重的蝗灾,先知奉召对百姓预言关于耶和华大而可畏的日子。
一、眼前的灾况
当时全国遭遇前所未有的蝗灾和旱灾。所有庄稼遭受四种蝗害:剪虫、蝗虫、蝻子、蚂蚱。灾情极为严重,田地荒凉、五穀毁坏,庄稼灭绝,果树枯乾,民生潦倒,耶和华圣殿中的献祭都断绝了,祭司都悲哀。蝗灾带来了经济和宗教上的危机。约珥呼吁祭司们当终夜披麻蒙灰, 痛哭哀号,又要分定禁食的日子,宣告严肃会,招聚众长老和百姓,在耶和华面前哀求。先知约珥首次提到“耶和华的日子”,指的是耶和华在人间世事的介入和管治,也可指“末日”。约珥警诫蝗灾是出于神的作为,毁灭好像从全能者临到他们。
二、将来的景况
约珥详细描述蝗灾的光景,用以比拟耶和华的日子,也就是耶和华审判大而可畏的日子。那日子临到,无人当得起。虽然如此,他们若禁食祷告,哀哭悔改,一心归向耶和华,就得蒙救赎,因为耶和华有恩典、有怜悯、不轻易发怒、有丰盛的慈爱。约珥提到三个“将来的日子”。1、圣灵浇灌的日子:圣灵要浇灌以色列民,天上地下显大奇事,且求告主名的就必得救。 2、耶和华的日子:指耶和华的审判和刑罚的日子,是历史性的,也是末世性的,那日必有神的大审判,神的仇敌要受最后的刑罚,而悔改相信神的,终必得救赎。3、基督的日子:末日,基督再来的日子,那时耶和华是避难所,是以色列的保障,居新圣城的百姓有永远的安全保障;新耶路撒冷,也就是锡安城成为圣洁,外邦人不得进入;生命河在其中,犹大必存到永远,耶路撒冷存到万代。因为耶和华就居住在耶路撒冷,
省思:今天的信徒对于“耶和华的日子“似乎觉得很遥远,甚或与我们眼前的生活无关。有的可能觉得圣经这类话题,与现实脱节。也许当时的以色列人,也是一样的心态。先知的振臂疾呼,当真诚悔改归向神,都沉寂于一张张漠然的脸,因为蝗灾带来的饥荒问题太紧急了,他们只关切当前的民生需要,约珥的呼吁没有明显的果效。大约三个世纪之后,犹大南国也终沦落国破家亡,圣城、圣殿、圣民皆被毁的命运。今日世人当以历史为鑑。
祷告
1. 为教会祷告:神啊!愿你的怜悯不断,愿你的慈爱永存,愿你开通我们的耳朵,得明白你话语中的心意,不叫愚蒙困住我们的悟性。愿你扶持的膀臂,引导我们当行的正道,好叫我们在末后的日子得见你的面。
2. 为未得之民祷告:为巴基斯坦的拉吉普特潮汗族祷告,他们约有537,000人口,没有基督徒,都是信奉伊斯兰教。“拉吉普特”名字来自梵文的“拉吉普特拉”,意思是“统治者的儿子”。拉吉普特是好几个世纪南亚战士和贵族阶级。他们曾是征服王国和捍卫乡土的战士,所以他们尽可能享有贵族的特权。当十七世纪末叶,大英帝国开始掌控殖民地时,拉吉普特人被征召从军,如今拉吉普特人仍然喜欢分享他们祖先的战争经历。祷告求主帮助潮汗族能有属灵的饥渴寻求神并且藉着圣灵明白属神子民的真义,使他们愿意谦卑降服在神面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