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4日 不情愿的先知

今日经文: 约拿书
思考问题
1. 约拿事奉的时代背景为何? 约拿是个怎样的人?
2. 约拿书主要的信息是什么?它如何反应我们对神的心态?你如何回应?
约拿书的信息与其他先知书很不一样。约拿是以色列北国耶罗波安二世期间的先知,也是一个很自义又不听命的先知。此书作者可能就是他自己。他是西布伦人,家乡迦特西弗离耶稣的故乡拿撒勒只有三哩,耶稣教导曾提约拿在鱼腹三日夜和尼尼微悔改的事。本书主要信息是神对悔改的世人,其赦罪怜悯之恩,超越人类狭隘的种族与传统的偏见。
一、不顺服的先知
耶和华呼召约拿往亚述的首都尼尼微去传讲悔改的信息,他却躲避耶和华,从约帕上了船,往完全相反方向的他施去,也就是今天西班牙的最西南岸。耶和华使海起狂风,担忧沉船的惧怕,使各人求告自己的神,又抛货减轻船重,约拿却在船舱沉睡,受船主催逼起来求告他的神。当众人掣籤,要看此灾是因何人而来,掣出的是约拿。他们才查问究竟。约拿自称是敬畏耶和华的希伯来人,又承认了他是躲避耶和华。众人在极大的惧怕中照约拿所求的将它抛入海里,风浪就止息了,那些外邦人就大大地敬畏神。约拿被大鱼吞进鱼腹三天三夜,他也在鱼腹中祷告三天三夜。约拿这时才体会耶和华大而可畏,他被诸水环绕,深渊围住,海草缠绕,下到海的深处,耶和华却没有灭绝他,他不顺服的心,终于降服于耶和华的恩慈,约拿重新立定心志,必向耶和华偿还所许的愿。
二、没有怜悯之心的先知
耶和华再次吩咐约拿往尼尼微去传达耶和华的信息,尼尼微城极大,城宽需要三天的路程,约拿偷工减料地只走了一天的路程,就很痛快地宣告尼尼微在四十日之内要被毁。约拿没想到尼尼微,从君王到牲畜,全国上下,披麻蒙灰,切切求告神,各人转离恶道,丢弃强暴。约拿更没想到耶和华察看尼尼微人的行为,见他们真心悔改,转离恶行,就不毁灭尼尼微了。约拿不但不高兴还大大发怒,竟然向神求死,认为死了比活着还好。约拿对亚述的尼尼微人恨之入骨,因为以色列深受他们残酷无情的对待,是以色列的仇敌。约拿气愤愤地出城坐等尼尼微城被毁,耶和华用一棵骤然长大的蓖麻,为约拿在沙漠酷热中遮荫,他正享受阴凉的好处,神又使蓖麻被一条虫咬死了。约拿在日头曝晒之下,酷热难当,又向神求死。耶和华责备约拿爱惜他没有劳苦栽种又短暂的蓖麻,却因偏狭的利己主义,不爱惜尼尼微城中愿意悔改的十二万多人。
省思:约拿书实在真切地描写了人的狭隘和神宽广的恩慈。约拿自诩是个敬畏耶和华的人,但耶和华差遣他往东北边的尼尼微去时,他却往最远的西边去躲避耶和华;他知道耶和华是创造天地海洋的神,却以为他的决定比神高明,而且还可以躲避耶和华;海上急难,外邦人都迫切求告各自的神,约拿却躺卧沉睡,固执地不求告耶和华;他宁死也不肯顺服耶和华,要求水手将他抛入海中。约拿在鱼腹三天三夜之后,才愿意降服,往尼尼微去。然而当耶和华竟然向他所痛恨的尼尼微人施恩典时,他却勃然大怒。我们是否像约拿一样?耶和华宽容悔改的罪人,祂救赎的爱超越种族、文化、和地区,我们能接受祂如此广施恩慈吗?
祷告
1. 为教会祷告:耶和华啊!愿人能体会你的大能,愿你的大能在属神的人心中显为实际,愿你的百姓选择信靠顺服,不偏行己路,愿你的慈爱常在我们眼前,使我们常存怜悯的心肠!
2. 为未得之民祷告:“耶和华在万国眼前露出圣臂,地极的人都看见我们神的救恩了。”(赛52:10)为印度东北部的达尔孜族祷告,他们约有1,016,000人口,没有基督徒,都是信奉伊斯兰教。达尔孜的名字来自波斯语“达尔扎恩”,意思是“缝制”。大多数达尔孜人住在印度,他们被印度人称为达尔吉或卡雅特。根据传说帕拉苏啦玛神有一次正在追杀两位兄弟,他们逃到了一个寺庙躲藏,那个庙住持就把他们藏起来,后来分派其中一个兄弟负责缝制衣服和染布的工作,据说达尔孜就是那个兄弟的后代。因此达尔孜是常见的裁缝师。各地达尔孜人总数超过三百五十万,其中有三分之一是穆斯林,其他是印度教徒。他们一般是中产阶级。他们集中住在印度北方人口最集中的乌塔帕拉德叙省,过去一直很少有人能将福音传到达尔孜人当中。祷告求主打开福音的门,兴起福音使者和福音资源,使神的爱和基督的救恩,吸引他们的心。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