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经文:哥林多前书第11-14章
思考问题
1. 关於男女之别和恩赐之别,保罗劝诫哥林多教会当如何对待?
2. 爱的真谛,其本质是什么?对我们为何重要?我们当如何行?
保罗在这段经文回答哥林多教会一些问题,是在他上次离开以后发生的事。
一、女人蒙头的问题
保罗针对当时哥林多教会公开聚会混乱的困扰,耐心地说明他们当处理的原则。哥林多外邦异教传统风俗,在公开聚会时,尊贵的男人蒙头,以突显自己优越的社会地位。也有女人在聚会祷告时,不蒙头。保罗的论点是男人蒙头是羞辱自己的头,男人的头是基督;而女人不蒙头,是羞辱自己的丈夫,因为丈夫是妻子的头,而且当时希腊文化和罗马法律定规剃髮是婚姻关係的羞辱,他们接受女人的长头髮是她的荣耀,作为遮盖之用。所以保罗的结论是在教会男人不应蒙头,女人必需蒙头作为顺服的记号。
二、混乱圣餐的问题
哥林多教会结党纷争,混乱圣餐,藐视神的教会。保罗教训他们聚会领圣餐的意义,饼是记念主耶稣的身体为我们捨了,杯是表明主的血所立的新约,圣餐是表明主的死,圣徒与主联合,就当省察自己,再领受圣餐,免得受审。
三、恩赐的配合
属灵的恩赐是神按己意分给各人,恩赐虽有分别,执事也有别,却同出于一位主和一位圣灵。圣徒同为基督的身体,肢体各有不同的功用,各人恩赐也当互相配合,不可以恩赐轻看不同恩赐的人,因为肢体彼此需要。
四、最妙的道
恩赐的搭配要根基于爱,保罗劝告他们要切慕最妙的道,就是爱。保罗阐明爱的真谛和真爱的特质。爱是不止息,恆久忍耐又有恩慈。他的主要诉求是信徒不要因恩赐杰出而恃才傲物。能长久存在的是信、望、爱,而最大的是爱。
五、讲道和说方言的恩赐
保罗继续劝告要追求爱,切慕属灵的恩赐,但更要羡慕先知讲道,造就、安慰、劝勉人,若有方言的恩赐,是造就自己,先知讲道是为了造就人,故此公开说方言要有人能翻出来,也要以造就人为原则。方言不是为信的人作证据,乃是为不信的人,先知讲道不是为不信的人,乃是为信的人。所以教会聚会时,方言的恩赐要为不信的人而谨守,凡事当规规矩矩按秩序行,都为了造就人,因为神不是叫人混乱,乃是叫人安静。
省思:教会里需要各样恩赐和才幹的肢体,彼此搭配服事,为了荣耀主。所有的恩赐都是神所赏赐的,故此我们当以感恩的心,欣赏彼此的恩赐,互相鼓励配合,好好地服事神的教会,避免存着争竞嫉妒和骄傲自满的心,恃才傲物,引起纷争,使神的教会蒙羞,要以不止息的爱,追求和睦。
祷告
1. 为教会祷告:主啊!感谢你不断用你的话炼净你的教会,教我们明白你的心意和法则,引导我们行在你的旨意中,坚固教会,荣耀你的名!
2. 为未得之民祷告:“你求我,我就将列国赐你为基业,将地极赐你为田产。”(诗2:8)为印度婆罗门的克什米尔潘迪特人祷告,他们约有722,000人口,没有基督徒,都是信奉印度教。印度的克什米尔人声称已住在印度北部克什米尔山区有三千多年了。“潘迪特”一词意思是“智者”或“印度教的学者”。从1989年开始,由于穆斯林激进分子进入克什米尔,数千名克什米尔潘迪特人被迫离开家园,他们只有三个选择:皈依伊斯兰教、离开或被杀。今天很多潘迪特人仍住在难民营,有些定居在印度其他地区。虽然印度政府宣布他们可以安全返回家园,大部分的人仍不敢回去,因为穆斯林激进分子仍然在克什米尔山区相当活跃。祷告求主在他们族群中打破三千年信仰的桎梏,柔软他们的心对神儿子耶稣的福音有兴趣,帮助他们在苦难中寻求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