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6日 基甸的刀,耶和華的手
今日經文:士師記第6~8章
思考問題:
1. 基甸的個性有哪些特點?耶和華為什麼興起他為士師?他對神的認識有什麼突破?
2. 從基甸的經歷,你對神的認識和信靠需要有什麼樣的跨越?
士師記有如一部精彩的連續劇,劇情是人心邪惡,壞人欺壓,英雄崛起,濟貧扶弱,百姓安居。 但是如果沒有看到士師記真正的主角是耶和華神,那麼在已知的人性敗壞中,士師記就會變成一部毫無意義的連續劇了。
神興起女士師底波拉拯救以色列人脫離迦南王耶賓的欺壓,四十年後他們又遠離神,神使米甸人欺壓他們七年之久,以色列人呼求耶和華,神便興起士師基甸起來帶領他們。 基甸的故事是士師記中篇幅最長的一段。 他從一個懦弱的農夫,成為神所揀選的士師,到後來晚節不保,耶和華的手仍在以色列祂所愛的百姓中,推動挽回和救贖的工作。
一、神呼召一個懦弱的農夫基甸
耶和華使者的顯現,基甸的心是冷淡的。 基本上他對神的作為有四重的懷疑 :第一、基甸懷疑神的應許。 其實聖經明載,米甸人的欺淩是耶和華對以色列人的管教。 如今耶和華親臨拯救,神仍看顧。 第二、基甸懷疑神的智慧。 耶和華承諾祂會與基甸同在,並賜能力使他拯救以色列脫離米甸人,但是神的這兩個保證對基甸還不夠,他懷疑神揀選的智慧,他看自己出身卑微,來自最貧窮的瑪拿西支派中最微小的家族,沒有能力可以拯救以色列人。 他向神要證據,耶和華使火從磐石中出來,燒盡他所獻的肉和餅,基甸才懼怕降服。 基甸便在俄弗拉為耶和華築壇。 第三、基甸懷疑神的愛。 基甸在兩難之間,因為他自己的父親和家人都拜巴力,他若奉耶和華的名招聚以色列人與米甸人爭戰,就必與家人起衝突了。 當時耶和華叫他拆毀他父親的巴力祭壇和偶像,基甸遵命了,當村裡的人要尋索基甸的命時,耶和華竟使他父親為他解圍,認為巴力如果是神,有人拆毀他的壇,他就該有辦法為自己爭辯。 第四、他懷疑耶和華的信實。 當米甸人聯合亞瑪力人和迦南人來攻擊以色列時,耶和華的靈降在基甸身上,他吹角號召就有四個支派回應,但是他仍懷疑耶和華會信守承諾,所以才有二試羊毛之舉。 基甸沒有信心,沒有膽識,沒有領導力,也沒有將才,但神不誤事,在人人期盼一位耀眼的領袖出現的時候,祂也可以揀選軟弱的人成就祂的旨意。
二、基甸的刀,耶和華的手
基甸率三萬二千以色列大軍集結基列山與米甸聯軍對峙,耶和華讓基甸遣回凡懼怕膽怯的,免得他們誇大自己的戰功。 耶和華又再次篩選,只留在水邊用手舔水的三百壯士。 後來耶和華將米甸和全軍交在基甸的手中,以色列三百壯士夜間喊叫,「耶和華和基甸的刀!“,基甸的刀正是耶和華的手。 米甸軍營大亂陣腳,全軍覆沒,首領俄立與西伊伯被擊殺,以色列北方各支派也加入追擊米甸人。
三、勇猛殺敵,卻晚節不保
基甸能以謙讓之詞化解以法蓮的挑釁。 他從一個農夫變為驍勇善戰的將軍。 他率三百壯士勇猛追殺米甸領袖西巴和撒慕拿直到約旦河東,殺敵多過十三萬五千。 神使用他拯救以色利人消滅欺壓他們多年的米甸人,而且他也沒有接受被立為王。 然而在爭戰得勝之後,他沒有為耶和華築壇謝恩或帶領百姓悔改守盟約。 基甸反而收集百姓奉獻的金子和米甸人的金子,造了以弗得,供在俄弗拉,後來以色列人把以弗得當偶像來拜,行了邪淫,成了基甸和他全家的網羅。
省思:人天生渴望跟隨英雄式的領袖,以得安全保障、造益福利。 以色列人失去了像摩西,約書亞這樣的領袖在他們的中間,便各自尋求生存之道,羡慕學習那些看起來日子過得比他們好,科技比他們發達,國勢比他們強的迦南人,轉去事奉敬拜可以使他們昌盛繁榮的迦南神,以假神代替耶和華真神。 其實耶和華就是他們真正最完全的領袖。 耶和華揀選基甸為士師,以色列人有了領袖,但是他們最根本的問題不是有沒有領袖,而是失去了愛神的心。 基甸順服了耶和華的呼召,卻沒有恢復以色列愛耶和華的心。
禱告
1. 為教會禱告:天上的父神!唯有耶和華的靈能吸引我們喜愛靠近神的兒子耶穌基督,唯有聖靈能將神的愛澆灌在我們心裡,讓我們愛你更深,願你保守我們在信心里增長,在愛裡剛強,在聖潔里敬畏你!
2. 為未得之民禱告:為印度的巴德亥族禱告,他們約有588,000人,沒有基督徒,信奉伊斯蘭教。 這個民族相信他們是維敘瓦卡瑪上主所造的。 維敘瓦卡瑪造了兩種人,其中擅長木工的那種人就是巴德亥人。 禱告求主讓他們明白創造天地的主愛他們,且賜下祂的獨生子為他們的罪而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