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9日 任意而行的沉淪
今日經文:士師記第17~21章
思考問題:
1. 聖經中用了很多的篇幅記載米迦的鑄像、私立祭司的經過,有什麼關鍵性的意義?
2. 你在現今的信仰風氣裡,有沒有看見類似米迦的信仰?
參孫是士師記里記載的最後一位士師。 耶和華在以色列信仰最黑暗的時期,在以色列遍地都曾興起士師,不只是要拯救他們眼前的苦難,而是希望他們能迴轉歸向耶和華,遵行耶和華藉著摩西、約書亞所吩咐的命令,但是他們全國的屬靈光景,卻是越來越惡化。 今天這段經文是士師記的結尾,記載了兩個事件。 概括了士師時代整體的光景:
一、宗教信仰的腐敗
以法蓮人米迦偷取其母獻與耶和華的钜款,因母親咒詛竊賊而歸還。 其母想減輕咒詛,將一部份的銀子還給耶和華,他們雕刻鑲銀偶像,銅鑄銀像,擅自在家設立神壇,自作以弗得,又擅立他的兒子為祭司,後又聘請遊走的利未人在他家中為祭司,但在摩西律法里明明規定,不可雕刻偶像,而且只有亞倫的後裔才可以為祭司,利未人只是服事祭司的幫手。 米迦和他母親的宗教信仰如此無知,已經淪落到與迦南民間宗教信仰同流合汙,他們把耶和華神當作偶像,而且是照著他們自己設立的方式來供奉他們自創的神衹。 以色列中沒有王,各人任意而行。 但支派一直無法攻下約書亞分地時所得的產業,他們便往北尋地,竟然也來到了米迦的家,他們奪了米迦家中的偶像、以弗得和祭司,到了拉億,焚城屠民,改名為但,從此但人就在但供奉那雕刻的像,且由摩西的孫子約拿單和其子孫為祭司,如此拜偶像,可能一直到以色列北國被亞述所滅或是約櫃在示羅被擄為止。 但支派整個支派的宗教信仰也如此荒謬的違背了利未記里耶和華所設立的祭祀制度,其信仰的腐敗已無可言喻。
二、普遍道德的敗壞
第二個事件記載了另一位以法蓮的利未人,從伯利恆岳家帶回行淫的妾,途中夜宿便雅憫的基比亞,一個以接待客旅著稱的民族,連自己民族中的以法蓮人來到便雅憫的城,竟無人接待,流落街頭。 客居基比亞的一位以法蓮老人收留了他們,當地匪徒並沒有放過他們,深夜叩門,要求老人所收留的客旅接受他們的污辱。 原來基比亞已受迦南男色之風的惡習所影響,已不像個耶和華選民之城。 這利未人最後把他的妾推出去受淩辱,第二天倒在門前,這利未人毫無憐悯地吩咐她上路,婦人沒反應,利未人將她帶回家后,殘忍地把她切成十二塊傳送以色列四境,報告便雅憫人所行的。 這利未人出面號召以色列眾人,從最南的別是巴到最北的但,他們齊聚如同一人。 這樣大的招聚力是沒有一位士師曾有辦法做到的。 他們同仇敵愾,連合起來攻擊便雅憫,爭戰長達四、五個月,自相殘殺,使得便雅憫支派幾乎被滅絕。 這個利未人的陰狠殘酷、惡毒無情、操縱報復,與利未人聖潔呼召的本分,已相去太遠了。 這個故事中的每一個角色都是道德極為敗壞,與迦南風俗同流合污,他們所行的都是耶和華所憎惡的事,聖經的結論是“那時以色列中沒有王,各人任意而行。 ”
省思:士師記三百多年的敗壞和滄桑,比曠野漂流四十年的光景還令人揪心。 他們沒有持守他們在耶和華面前所立的盟約,反而與迦南的神立約,離棄救他們的耶和華。 他們也沒有轉回,仍以為自己的路勝於耶和華的路。 人心中無神,信仰隨己意而立,敬拜憑各人喜好而定,道德以私利為準則,因時因地而變。 無法無天的社會裡,人的尊嚴反而蕩然無存了。
禱告
1. 為教會禱告: 滿有恩惠的神啊!求你繼續堅固你的教會,興起你的百姓,不在黑暗中與邪惡同流合污,恢復我們敬畏耶和華的心,愛你所愛,惡你所惡,以神的聖潔與誠實侍奉你,求你的聖靈來復興我們,好讓我們轉回耶和華的道路!
2. 為未得之民禱告: 「耶和華啊,我要在萬民中稱謝你,在列邦中歌頌你。 “(詩108:3)為印度的比施諾以族,他們約有955,000人,只有0.01%基督徒,大多數信奉印度教。 他們是敬拜自然界,也是泛神主義者。 禱告求主開他們心裡的眼睛,幫助他們從敬拜神的創造轉變成為敬拜那位創造的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