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全文
6月11日 耶和華是救主
今日經文:詩篇第25-30篇
思考問題:
1. 大衛在危難困苦中為何仍能信靠神的引導和拯救?
2. 在急難中耶和華以緘默回應大衛的呼求時,大衛如何自處? 對你有何感想?
詩篇第二十五篇到第二十九篇,描寫被救贖者的心境,他們如何緊緊地靠近他們的救贖主。 這五篇的信息是連貫的,第二十五篇詩人呼求神的純全正直,這成為第二十六篇的主題,而此篇中描述大衛喜愛耶和華的殿和居所,也成為第二十七篇“一生一世住在耶和華的殿中”的主題,此篇描述大衛最後“要等候耶和華”的呼籲,帶來了第二十八篇神使大衛得勝的經驗,而此詩描述神對惡人的審判, 在第二十九篇耶和華发聲如雷可畏帶來了最高潮。
一、第二十五篇:大衛求告耶和華的詩:有三個禱告,中間夾著對神屬性的反思。 第一個禱告在1-7節,詩人仰望倚靠神,呼求神的引導和教訓,渴望神的憐悯和慈愛,懇求神的赦免和恩典。 第二個禱告在第11節,詩人懇求神赦免他重大的罪。 第三個禱告在15-22節,詩人呼求神憐恤他的困苦艱難,救他脫離敵人的攻擊,拯救他的生命,他信靠耶和華的純全正直,深信神必救贖他。 詩人兩次對神屬性的反思:1、在8-10節,耶和華是善良正直、以公平引導謙卑人,守約施慈愛的神。 2、在12節,耶和華必指引敬畏祂的人,使他們安然居住,後裔蒙福。
二、第二十六篇:大衛可能是在國家面臨危難時,向神呼求。 他用兩個禱告描述他懇求的理由。 第一個禱告,他求神為他伸冤,因為他行事純全,按神的真理而行。 第二個禱告,他求神拯救他,因為他喜愛耶和華的殿和居所,行事純全,在會中稱頌耶和華。
三、第二十七篇:大衛呼求耶和華救他脫離仇敵的攻擊。 他首先見證他信靠神是他的拯救和保障,他一生一世要住在耶和華的殿中。 其次,詩人面對信心嚴酷的考驗,求神憐恤拯救他脫離仇敵的攻擊。 最後,詩人發出信心的凱歌:當壯膽堅固你心!
四、第二十八篇:耶和華緘默無聲,大衛仍繼續向耶和華求告。 首先,大衛求神不要對他緘默,否則他就像將死的人一樣。 其次,他求神照惡人所行的報應他們。 最後,詩人轉而稱頌耶和華,因倚靠神而歡樂,他便為百姓代求,求神牧養扶持他們。
五、第二十九篇:詩人開始呼籲神的眾子要將榮耀歸給神,最後結束在稱頌耶和華坐著為王到永遠,必賜力量平安給祂的百姓。 中間的段落則描述耶和華發声如雷、威嚴如火、大而可畏。
六、第三十篇:大衛的感恩詩,可能是大衛預備建殿之材,作此詩以供將來獻殿之用。 詩人首先感謝神醫治他的病,使他存活,他稱頌耶和華的恩典乃一生之久。 他在順境時,高枕無憂,便忘了神的恩惠,如今穩妥,深知耶和華施恩。 詩人懇求神救拔他,免得世上少了一個專心稱頌神的人,最後,神要把他的哀哭變為喜樂,他要不住地稱頌耶和華。
省思:從大衛的詩,我們可以聽見他心靈深處的聲音,瞭解大衛在神面前真正的光景。 大衛不是一個完美的人,他面對自己個性中的掙扎,和你我一樣; 他也深知自己何等虧缺神的榮耀,害怕面對神公義的審判,但他也深信耶和華守約之信實和不捨棄的慈愛,因此他寧可面對神的管教,也要緊緊地倚靠耶和華的憐悯和慈愛。 這是大衛的執著,也是大衛討神喜悅之處。 大衛相信耶和華全知全能全愛的屬性,便在耶和華的道路上緊緊跟隨。
禱告
1. 為教會禱告:神啊! 公義和恩慈在你裡面交會,你膏立君王,你廢棄惡人,你統管萬有,你的榮耀彰顯於天,你的聖潔可畏,你的慈愛達到穹蒼,人豈能測度你的崇高? 願你在這恐慌混亂的世代,喚醒更多沉睡的靈魂,知道人自己無法除去靈魂深處的黑暗,人只有來就光,才能有平安,人性的尊嚴才能真正被恢復。
2. 為未得之民禱告:為印尼的曼達爾族禱告,他們約有528,000人口,只有0.07%的基督徒,都是信奉伊斯蘭教。 曼達爾族居住在史瓦濟蘭的西部的低海岸和山區,四面環山,中間的平原種植水稻。 曼達爾曾經是一個獨立的王國,他們有三個社會階級,最高階層是貴族,中產階級是平民,最低階層是奴隸。 貴族又稱為「達鷹」是皇家階級; “普安”是平民階級。 曼達爾的國王是從傳統領袖中挑選出來的。 他們都是穆斯林,但也崇拜各樣的精靈,尋求杜坤巫醫的醫治能力。
6月11日 耶和華是救主
今日經文:詩篇第25-30篇
思考問題:
1. 大衛在危難困苦中為何仍能信靠神的引導和拯救?
2. 在急難中耶和華以緘默回應大衛的呼求時,大衛如何自處? 對你有何感想?
詩篇第二十五篇到第二十九篇,描寫被救贖者的心境,他們如何緊緊地靠近他們的救贖主。 這五篇的信息是連貫的,第二十五篇詩人呼求神的純全正直,這成為第二十六篇的主題,而此篇中描述大衛喜愛耶和華的殿和居所,也成為第二十七篇“一生一世住在耶和華的殿中”的主題,此篇描述大衛最後“要等候耶和華”的呼籲,帶來了第二十八篇神使大衛得勝的經驗,而此詩描述神對惡人的審判, 在第二十九篇耶和華发聲如雷可畏帶來了最高潮。
一、第二十五篇:大衛求告耶和華的詩:有三個禱告,中間夾著對神屬性的反思。 第一個禱告在1-7節,詩人仰望倚靠神,呼求神的引導和教訓,渴望神的憐悯和慈愛,懇求神的赦免和恩典。 第二個禱告在第11節,詩人懇求神赦免他重大的罪。 第三個禱告在15-22節,詩人呼求神憐恤他的困苦艱難,救他脫離敵人的攻擊,拯救他的生命,他信靠耶和華的純全正直,深信神必救贖他。 詩人兩次對神屬性的反思:1、在8-10節,耶和華是善良正直、以公平引導謙卑人,守約施慈愛的神。 2、在12節,耶和華必指引敬畏祂的人,使他們安然居住,後裔蒙福。
二、第二十六篇:大衛可能是在國家面臨危難時,向神呼求。 他用兩個禱告描述他懇求的理由。 第一個禱告,他求神為他伸冤,因為他行事純全,按神的真理而行。 第二個禱告,他求神拯救他,因為他喜愛耶和華的殿和居所,行事純全,在會中稱頌耶和華。
三、第二十七篇:大衛呼求耶和華救他脫離仇敵的攻擊。 他首先見證他信靠神是他的拯救和保障,他一生一世要住在耶和華的殿中。 其次,詩人面對信心嚴酷的考驗,求神憐恤拯救他脫離仇敵的攻擊。 最後,詩人發出信心的凱歌:當壯膽堅固你心!
四、第二十八篇:耶和華緘默無聲,大衛仍繼續向耶和華求告。 首先,大衛求神不要對他緘默,否則他就像將死的人一樣。 其次,他求神照惡人所行的報應他們。 最後,詩人轉而稱頌耶和華,因倚靠神而歡樂,他便為百姓代求,求神牧養扶持他們。
五、第二十九篇:詩人開始呼籲神的眾子要將榮耀歸給神,最後結束在稱頌耶和華坐著為王到永遠,必賜力量平安給祂的百姓。 中間的段落則描述耶和華發声如雷、威嚴如火、大而可畏。
六、第三十篇:大衛的感恩詩,可能是大衛預備建殿之材,作此詩以供將來獻殿之用。 詩人首先感謝神醫治他的病,使他存活,他稱頌耶和華的恩典乃一生之久。 他在順境時,高枕無憂,便忘了神的恩惠,如今穩妥,深知耶和華施恩。 詩人懇求神救拔他,免得世上少了一個專心稱頌神的人,最後,神要把他的哀哭變為喜樂,他要不住地稱頌耶和華。
省思:從大衛的詩,我們可以聽見他心靈深處的聲音,瞭解大衛在神面前真正的光景。 大衛不是一個完美的人,他面對自己個性中的掙扎,和你我一樣; 他也深知自己何等虧缺神的榮耀,害怕面對神公義的審判,但他也深信耶和華守約之信實和不捨棄的慈愛,因此他寧可面對神的管教,也要緊緊地倚靠耶和華的憐悯和慈愛。 這是大衛的執著,也是大衛討神喜悅之處。 大衛相信耶和華全知全能全愛的屬性,便在耶和華的道路上緊緊跟隨。
禱告
1. 為教會禱告:神啊! 公義和恩慈在你裡面交會,你膏立君王,你廢棄惡人,你統管萬有,你的榮耀彰顯於天,你的聖潔可畏,你的慈愛達到穹蒼,人豈能測度你的崇高? 願你在這恐慌混亂的世代,喚醒更多沉睡的靈魂,知道人自己無法除去靈魂深處的黑暗,人只有來就光,才能有平安,人性的尊嚴才能真正被恢復。
2. 為未得之民禱告:為印尼的曼達爾族禱告,他們約有528,000人口,只有0.07%的基督徒,都是信奉伊斯蘭教。 曼達爾族居住在史瓦濟蘭的西部的低海岸和山區,四面環山,中間的平原種植水稻。 曼達爾曾經是一個獨立的王國,他們有三個社會階級,最高階層是貴族,中產階級是平民,最低階層是奴隸。 貴族又稱為「達鷹」是皇家階級; “普安”是平民階級。 曼達爾的國王是從傳統領袖中挑選出來的。 他們都是穆斯林,但也崇拜各樣的精靈,尋求杜坤巫醫的醫治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