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全文
6月14日 患難中的呼求
今日經文:詩篇第36-41篇
思考問題:
1. 詩人總結認為什麼樣的人算為惡人?
2. 詩人對義人遇見惡人時,他如何勸告和安慰義人?
一、詩篇第36篇:這首詩有三個部分,首先詩人描述惡人所行的惡,惡人眼中不怕神、驕傲自誇、隱藏罪孽、言語詭詐、不行善事、圖謀罪孽、不遠離惡事。 其次,詩人稱頌耶和華的屬性,耶和華的慈愛上及諸天,他的信實達到穹蒼,耶和華的公義至高,他的判斷如同深淵,他的慈愛寶貴,世人當投靠他,就必得飽足,得享喜樂。 耶和華是生命的源頭,在他的光中我們必得見光。 最後談到聖徒。 認識神的人必蒙慈愛,心裡正直的人必蒙公義,他們必蒙神的保護。
二、詩篇第37篇: 此詩是一首字母詩,可分為四個部分。 1、義人因惡人昌盛而受挫。 詩人規勸,不要為作惡的心懷不平而嫉妒,要倚靠耶和華而行善,要以他的信實為糧,以耶和華為樂,耐心等候,神必使謙卑人承受地土,得享豐盛的平安。 2、惡人命運的結局。 惡人雖設謀害義人,耶和華必嗤笑他們,因為他們的結局是滅亡。 3、義人未來的結局。 義人必蒙耶和華賜福,他們的腳步,被耶和華立定,耶和華喜愛他們的道路,他雖失腳,卻不至撲倒。 他的後裔必蒙福,他們必蒙保佑。 4、最後結局的對比。 義人和惡人的道路有明顯的對比,義人等候耶和華遵守祂的道,必蒙神的保護。 耶和華必拯救義人。 惡人窺探義人想要殺他,但惡人的結局必被剪除。
三、詩篇第38篇:這篇是悔罪詩之一。 大衛在病痛之中有面對敵人的逼迫,向耶和華呼求。 本詩也分為三段。 1、因罪所引起的苦難。 他因自己所犯的罪被神管教而遭遇身體疾病的痛苦,求神不要在烈怒中懲罰。 2、是罪所造成的隔絕。 他被親朋好友隔絕,他的痛苦常在眼前。 3、是哭求拯救。 詩人承認自己的罪孽,求神幫助他、拯救他。
四、詩篇第39篇:1、詩人默然無聲、痛苦加深。 大衛明白他的痛苦是因罪而受到神的管教。 他決定謹守他的思想、口舌、和行為,免得他言語犯罪,但他雖保持沉默,心卻如火燒。 2、詩人感歎生命的短暫。 人的年日窄如手掌,生命短暫、虛幻如影、枉然忙碌。 3、盼望中的安慰。 大衛的指望在乎神,他認知所遭遇的是出於神,便默然不語。 4、呼求拯救。 大衛呼求神免去他的責罰。 他求神記念他的眼淚,垂聽他的禱告。
五、詩篇第40~41篇
這兩篇是詩篇第一卷的結束。 它有兩個主題:一是救贖主的心意顯明。 二是義人與惡人不同的心腸。 詩篇第40篇:詩人描述自己過去在罪的泥沼裡,神救拔他出淤泥,立穩在磐石上,他讚美耶和華,呼籲人要倚靠耶和華。 耶和華向敬畏祂的人行奇事,顯明祂的心意,乃要屬神的人有順服神的心。 他要宣揚神公義的信息,傳揚耶和華的信實、救恩、慈愛和真理。 詩人被禍患圍困、被罪孽壓住,求神開恩搭救他。 他在困苦窮乏中,深信神必會帮助他。 詩篇第41篇:此詩結構與第一篇互相呼應,以“有福”為開始。 憐恤貧窮人的,遭難必蒙神搭救保全。 詩人因罪得病,他的仇敵假意探病,心存奸惡、搬弄是非。 恨他的人,捕風捉影、散佈流言、共謀陷害他,甚至被知己朋友出賣。 詩人呼求神憐恤他,恢復他的力氣,他深信神必因他的純全扶持他,使他恢復健康,好使仇敵的咒詛歸於無效。 詩篇第一卷以頌讚耶和華的榮耀做為結束。 耶和華以色列的神是應當稱頌的,從亙古到永遠。
省思:耶和華眼目看顧義人的路,大衛得罪神,他能承認自己的罪,甘心接受神的管教。 在苦難中,他仰望神的憐悯,呼求神免去他的責罰。 他在仇敵各樣的挑釁、刺激、欺壓、和惡謀之下,仍相信神的信實和慈愛,知道他所遭遇的,是出於神,便默然不語。 他耐心等候耶和華的救贖,信靠耶和華的公義和慈愛,在沒指望的環境裡,仍深信耶和華必拯救他。 這樣的信心是從認識耶和華的屬性而生发出來的。
禱告
1. 為教會禱告:神啊! 當整個世代迷失於混亂,道德不再清晰,智慧不再發聲、良知不再跳躍、公義不再閃亮,我們仍要呼求你,在黑夜裡,讓我們得見星光; 在乾旱之地,讓我們得飲生命之泉; 苦難壓制,讓我們等候你的拯救; 困苦受欺,讓我們得見你的公義,願你榮耀的權能彰顯,為屬你的人伸冤!
2. 為未得之民禱告:為印尼的楠榜裴民吉爾族禱告,他們約有553,000人口,只有0.1%的基督徒,都是信奉伊斯蘭教。 他們族群最重要的一個守則就是「護衛一個人的尊嚴重於一切」。。 他們生活簡樸,喜愛接受尊重和稱讚,不吝於花費巨額在禮儀慶典。 他們是虔誠的伊斯蘭教遜尼派。 禱告求主打開他們的心,能接受耶穌恩典的福音,脫離功德本位的信仰,幫助他們認識真神的愛。
6月14日 患難中的呼求
今日經文:詩篇第36-41篇
思考問題:
1. 詩人總結認為什麼樣的人算為惡人?
2. 詩人對義人遇見惡人時,他如何勸告和安慰義人?
一、詩篇第36篇:這首詩有三個部分,首先詩人描述惡人所行的惡,惡人眼中不怕神、驕傲自誇、隱藏罪孽、言語詭詐、不行善事、圖謀罪孽、不遠離惡事。 其次,詩人稱頌耶和華的屬性,耶和華的慈愛上及諸天,他的信實達到穹蒼,耶和華的公義至高,他的判斷如同深淵,他的慈愛寶貴,世人當投靠他,就必得飽足,得享喜樂。 耶和華是生命的源頭,在他的光中我們必得見光。 最後談到聖徒。 認識神的人必蒙慈愛,心裡正直的人必蒙公義,他們必蒙神的保護。
二、詩篇第37篇: 此詩是一首字母詩,可分為四個部分。 1、義人因惡人昌盛而受挫。 詩人規勸,不要為作惡的心懷不平而嫉妒,要倚靠耶和華而行善,要以他的信實為糧,以耶和華為樂,耐心等候,神必使謙卑人承受地土,得享豐盛的平安。 2、惡人命運的結局。 惡人雖設謀害義人,耶和華必嗤笑他們,因為他們的結局是滅亡。 3、義人未來的結局。 義人必蒙耶和華賜福,他們的腳步,被耶和華立定,耶和華喜愛他們的道路,他雖失腳,卻不至撲倒。 他的後裔必蒙福,他們必蒙保佑。 4、最後結局的對比。 義人和惡人的道路有明顯的對比,義人等候耶和華遵守祂的道,必蒙神的保護。 耶和華必拯救義人。 惡人窺探義人想要殺他,但惡人的結局必被剪除。
三、詩篇第38篇:這篇是悔罪詩之一。 大衛在病痛之中有面對敵人的逼迫,向耶和華呼求。 本詩也分為三段。 1、因罪所引起的苦難。 他因自己所犯的罪被神管教而遭遇身體疾病的痛苦,求神不要在烈怒中懲罰。 2、是罪所造成的隔絕。 他被親朋好友隔絕,他的痛苦常在眼前。 3、是哭求拯救。 詩人承認自己的罪孽,求神幫助他、拯救他。
四、詩篇第39篇:1、詩人默然無聲、痛苦加深。 大衛明白他的痛苦是因罪而受到神的管教。 他決定謹守他的思想、口舌、和行為,免得他言語犯罪,但他雖保持沉默,心卻如火燒。 2、詩人感歎生命的短暫。 人的年日窄如手掌,生命短暫、虛幻如影、枉然忙碌。 3、盼望中的安慰。 大衛的指望在乎神,他認知所遭遇的是出於神,便默然不語。 4、呼求拯救。 大衛呼求神免去他的責罰。 他求神記念他的眼淚,垂聽他的禱告。
五、詩篇第40~41篇
這兩篇是詩篇第一卷的結束。 它有兩個主題:一是救贖主的心意顯明。 二是義人與惡人不同的心腸。 詩篇第40篇:詩人描述自己過去在罪的泥沼裡,神救拔他出淤泥,立穩在磐石上,他讚美耶和華,呼籲人要倚靠耶和華。 耶和華向敬畏祂的人行奇事,顯明祂的心意,乃要屬神的人有順服神的心。 他要宣揚神公義的信息,傳揚耶和華的信實、救恩、慈愛和真理。 詩人被禍患圍困、被罪孽壓住,求神開恩搭救他。 他在困苦窮乏中,深信神必會帮助他。 詩篇第41篇:此詩結構與第一篇互相呼應,以“有福”為開始。 憐恤貧窮人的,遭難必蒙神搭救保全。 詩人因罪得病,他的仇敵假意探病,心存奸惡、搬弄是非。 恨他的人,捕風捉影、散佈流言、共謀陷害他,甚至被知己朋友出賣。 詩人呼求神憐恤他,恢復他的力氣,他深信神必因他的純全扶持他,使他恢復健康,好使仇敵的咒詛歸於無效。 詩篇第一卷以頌讚耶和華的榮耀做為結束。 耶和華以色列的神是應當稱頌的,從亙古到永遠。
省思:耶和華眼目看顧義人的路,大衛得罪神,他能承認自己的罪,甘心接受神的管教。 在苦難中,他仰望神的憐悯,呼求神免去他的責罰。 他在仇敵各樣的挑釁、刺激、欺壓、和惡謀之下,仍相信神的信實和慈愛,知道他所遭遇的,是出於神,便默然不語。 他耐心等候耶和華的救贖,信靠耶和華的公義和慈愛,在沒指望的環境裡,仍深信耶和華必拯救他。 這樣的信心是從認識耶和華的屬性而生发出來的。
禱告
1. 為教會禱告:神啊! 當整個世代迷失於混亂,道德不再清晰,智慧不再發聲、良知不再跳躍、公義不再閃亮,我們仍要呼求你,在黑夜裡,讓我們得見星光; 在乾旱之地,讓我們得飲生命之泉; 苦難壓制,讓我們等候你的拯救; 困苦受欺,讓我們得見你的公義,願你榮耀的權能彰顯,為屬你的人伸冤!
2. 為未得之民禱告:為印尼的楠榜裴民吉爾族禱告,他們約有553,000人口,只有0.1%的基督徒,都是信奉伊斯蘭教。 他們族群最重要的一個守則就是「護衛一個人的尊嚴重於一切」。。 他們生活簡樸,喜愛接受尊重和稱讚,不吝於花費巨額在禮儀慶典。 他們是虔誠的伊斯蘭教遜尼派。 禱告求主打開他們的心,能接受耶穌恩典的福音,脫離功德本位的信仰,幫助他們認識真神的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