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5日 患難中的倚靠
今日經文:詩篇第42-49篇
思考問題:
1. 詩人在人生波瀾和風浪中如何緊緊依靠耶和華的信實?
2. 生活也許給你帶來意料不到的打擊,你如何回應大衛在挫折中的呼求?
從詩篇第42篇到第72篇,是屬於詩篇的第二卷,大部分是可拉的後裔所寫。
一、詩篇第42-43篇:這兩篇原屬於同一篇,作者可能是一位可拉的後裔,在押沙龍叛變時,與大衛一同逃往約但河東,黑門嶺的米薩山。 這兩篇有三個部份來描述當時的心境,每一個部份各有五節,以“我的心哪! 你為何憂悶?”且提醒自己當仰望神,作為段落的結束。 第一部份,詩人回想過去在聖所帶領眾人敬拜神的美好時光,他心裡就渴想神,如鹿切慕溪水。 但詩人仍鼓勵自己要仰望神。 第二部份,反觀眼前倉惶逃難,淒涼落魄,更覺傷感痛苦。 但詩人仍認定耶和華必施慈愛、祂賜生命、祂是磐石,神必拯救他,所以他再次提醒自己要仰望神。 第三部份,詩人想到將來的日子,就禱告,求神為他伸冤,拯救他脫離詭詐人之手,求神拯救他,用神的亮光和真理引導他,來到神的居所和神的祭壇,可以敬拜他所愛的神。 他再次提醒自己要仰望神!
二、詩篇第44-45篇:第44篇的作者是可拉的後裔,可能是以色列面對國難,作者寫此詩呼求神為何不顯大能拯救。 以色列得進迦南,不是靠自己得勝,乃是倚靠耶和華的膀臂。 如今他們受困,好像耶和華丟棄了他們,他們受敵人奴役,受盡羞辱毀謗,任人宰割。 他們自認沒有忘記神、沒有背約,沒有冷淡後退、偏行己路,求神鑒察,求神不要不顧他們,起來拯救他們脫離敵人的欺壓。 第45篇這是歌詠君王的大能。 為彌賽亞詩篇之一。 這詩可能是以所羅門王娶法老女兒的婚宴為背景,描寫王的威嚴和尊榮,新娘的美貌和委身,以及這婚姻所帶來立約的子孫。 這位王勝過列邦,備受尊崇,蒙神恩待,成為基督的預表,基督是一位更偉大的王。 神必叫他的名被萬代記念,受萬民稱頌。
三、詩篇第46-48篇
這三篇詩篇是讚美的三部曲,讚美稱頌神拯救耶路撒冷脫離外邦仇敵的圍攻。 1、聖城得保護,因為耶和華是他們的避難所、帮助、力量,耶和華的同在使他們得穩妥,耶和華在全地的尊貴崇高,使他們得安息。 2、耶和華是超越的神,祂是至高者,是全地的大君王。 祂是必勝的拯救者,祂治理萬國,世界的盾牌屬乎神,祂統管萬有。 3、稱頌救贖主,因為耶和華住在神的聖城,就是錫安山大君王的城,是他們的避難所,敵人都必驚惶逃跑,神必永遠堅立這城。
四、詩篇第49篇
人無論貧賤富貴,都當來聽智慧之言。 倚靠財富,終必虛妄,不能贖回弟兄或償贖價給神,也不能使人長居尊貴,生不帶來,死不帶去。 唯有神能救贖他的靈魂,脫離陰間的權柄,信靠神才是智慧之路。
省思:人在順境中,誤以為凡事必從此順利; 在逆境中,也常以為禍患永不離開。 然而在意想不到的時候,禍患臨到,不過一瞬間,人的脆弱,只能無奈地任憑罪孽撕裂生命的尊嚴。 悖逆神的世代,也任憑歎息代替盼望。 然而屬神的人,在逆境中,當回應詩人的呼籲,不要憂悶,不要煩躁,禍患必不長久,當仰望耶和華,祂滿有恩惠能力,祂必發出公義之光,審判罪孽,祂必賜生命之源,加添力量。
禱告
1. 為教會禱告: 神啊! 我的眼目尋求你,我的心渴慕你,因你的真理光照人心,你的謙卑柔軟高傲,你的權柄統管萬有,你的慈愛纏裹傷殘,你的公義定奪是非,你的道路量度正直,懇求你用右手扶持手潔清心,專心倚靠你的人!
2. 為未得之民禱告:(詩96:3)為印尼的馬來里奧人禱告,他們約有1,834,000人口,只有0.08%的基督徒,都是信奉伊斯蘭教。 里奧人都是溫和的農民和漁民,居住在蘇門答臘中部靠北的沿岸。 他們與對岸的馬來西亞人是近親,是屬馬來人的一支,但和外界很少來往。 他們不信任基督教,也不信任外來的宗教。 禱告求主幫助他們經歷到神的愛,能走出隔離的藩牆,接受耶穌福音的恩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