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8日當專心倚靠神
今日經文:詩篇第60-66篇
思考問題:
1. 詩人在這些詩篇里,表達他在各種不同順逆的境遇中如何專心倚靠神?
2. 人生紛雜的路上,有時如行亁旱之地,詩人的感受是如何?
一、詩篇第60篇: 作者是大衛王。 當時瑣巴王在亞蘭擴張他的勢力時,大衛趁機去攻打亞蘭,而南方的以東也趁機直攻以色列心臟地帶,他緊急派遣大將約押南返退敵,這詩可能在不知與以東之戰的結果之前所作。 此詩可分為三段:1、敵人來襲,是因以色列得罪了神,神發怒使地震動,民遭難,一切都是出於神。 2、呼求神的拯救,相信神在祂聖潔中的應許和統管。 3、唯有神有拯救的大能,倚靠神才有大能退敵,因為踐踏敵人的就是祂。
二、詩篇第61-64篇:大衛在危難中,仍緊緊倚靠神
第61篇:大衛經過押沙龍的叛變,痛失愛子,心裡發昏,呼求神復興他,領他到更高的磐石,投靠在神翅膀下的隱密處。
第62篇:1、大衛宣告他信靠神的心志,他默默專心等候神,因他的救恩和盼望從神而來,耶和華是磐石、拯救、高臺,他必不致動搖。 2、大衛提醒自己要信靠神,神是他個人的磐石、拯救、高台、榮耀和力量,他也提醒眾人都當信靠神。 3、不信靠神的,都是虛空,因能力是屬乎耶和華。
第63篇:大衛逃避押沙龍叛變時,經猶大北邊的曠野往耶利哥路上,作此詩。 1、他在乾旱無水之地,渴想神,如在曠野地需要水。 2、他渴望在聖所瞻仰神,得見神的能力和榮耀,頌讚神的慈愛。 3、心得飽足,唯一的秘訣是要真心緊緊跟隨神。
第64篇:大衛遭敵人設計陷害,尋求神的保護。 1、他求神保護,救他脫離惡人暗設的陰謀。 2、義人終必因耶和華歡喜,倚靠他,神為他伸冤報仇。
三、詩篇第65-66篇:大衛因重得耶和華的恩惠而稱頌神
第65篇:大衛在國泰民安時作此詩,為慶祝無酵節的感恩之詩。 1、罪孽過犯得被赦免,又蒙揀選,得親近神,住在神殿中,是神何等大的恩典。 2、神以大能束腰、安定諸天、使大海發聲,祂的偉大止息萬邦的爭鬧。 3、歌頌神的美善。 神眷顧全地,使雨露滋潤大地,為人預備五穀,以恩典為年歲的冠冕,路徑滴脂油。
第66篇:詩人感謝神救他們脫離敵人的威脅。 1、呼籲全地萬民來讚美歌頌神的榮耀。 2、神的作為可畏,祂使海變成乾地,用權能統管,祂眼目遍察列邦。
省思:義人和惡人的分野,在這些詩篇裡仍是很顯明的對比。 義人不是樣樣都完美的人,也不是樣樣都討神喜悅、事事周到的人,他是心中有神、事事信靠神、時時尋求神的人,順境感謝神、逆境仰望神的人,他也是個明白神的偉大、神的信實、和神的美善的人。 惡人是心中無神,不敬畏神,或是藐視神的人,這等人面對的是公義之神可畏的忿怒和審判,他必站立不住。
禱告
1. 為教會禱告:神啊! 求你向我施恩,使我一生專心倚靠你,默默無聲專等候你,因唯有你是神,你是我的磐石,我的拯救,是我一生的盼望,是我力量的源頭,我的避難所,我要一心投靠你,因你的慈愛比生命更好,我的心要緊緊跟隨你,使我的心在你裡面得飽足,以歡樂的歌聲讚美你!
2. 為未得之民禱告:“ 末後的日子,耶和華殿的山必堅立超乎諸山,高舉過於萬嶺,萬民都要流歸這山。 “(賽2:2)為印尼巴塔克的曼特寧族禱告,他們約有1,228,000人口,只有0.09%基督徒,都是信奉伊斯蘭教。 曼特寧人強烈的與伊斯蘭教認同,為了要與其他的巴塔克人分別出來,巴塔克人大部分是基督徒。 所以曼特寧必需不斷解釋他們是穆斯林的事實的。 他們的宗教在古代是印度教和當地民間宗教帕瑪林的混合信仰。 米楠加保穆斯林強行引入伊斯蘭教后,幾乎所有曼特寧人都成為穆斯林,適應了伊斯蘭教的傳統。 孩子和土地是他們爭取地位和尊敬的源頭。 禱告求主幫助他們善用當地豐富的礦產資源,並且能認識耶穌是神的兒子,接受救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