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5日 應許與順服
今日經文:創世記第12~14章
思考問題:
1. 您如何了解亞伯拉罕的順服與今天信徒的順服?神在您日常生活決策上,是否有何關鍵性的影響?
2. 在你人生旅程,你如何學習順服,並經歷神的應許?
神憑著口裡所出的話,就創造了世界和人。 神也應許關乎女人的後裔,就是以後要來的救恩。 創世記第一部分的末了,人領受了彩虹永約,仍無奈地沉淪於罪中,這時卻出現了他拉生亞伯蘭的故事。 從第十二章到第五十章,就敘述神的應許如何藉著亞伯蘭和他的後裔延續了下去。
一、亞伯蘭蒙召
他拉帶著亞伯蘭夫婦和羅得離開吾珥到哈蘭,就住了下來。 神呼召亞伯蘭時,他在哈蘭。 吾珥就在今天的伊拉克巴格達西南,巴比倫的東南,是當時物質文明極其昌盛的地方,也是敬拜月神挪拿的中心。 哈蘭則在米所波大米平原的東北角。 兩城都是異教崇拜盛行之地。
神對亞伯蘭說的話:1、呼召:要離開熟悉之地,往未知之地,使別人得福。 2、應許:神必指示當去之地、神必賜大國、大名、大福,凡祝福他的,必蒙福;咒詛他的,必受咒詛。 3、使命:地上萬族,必因亞伯蘭得福。
二、亞伯蘭信心之旅
神的呼召臨到亞伯蘭,亞伯蘭面對一個關鍵的抉擇:要繼續留在哈蘭陪伴年老的父親?還是要順服耶和華的呼召離開哈蘭?亞伯蘭選擇了順服神。 亞伯蘭離開哈蘭時七十五歲,從此再也沒見到他父親的面,六十年後他父親他拉在哈蘭過世。 亞伯蘭是以信靠順服的行動來回應他的信心。 他帶著家小往迦南地去。 1、示劍築壇:亞伯蘭到了迦南地示劍,耶和華向他顯現,應許將那地賜給他的後裔,亞伯蘭便在摩利橡樹那裡為耶和華築壇。 2、伯特利築壇:亞伯蘭在伯特利和艾城中間支搭帳篷,築壇求告耶和華的名。 3、饑荒下埃及:憑信心一路越過艱難,勇往直前的亞伯蘭,這時信心軟弱,為了保全性命,誆稱妻子為妹子,妻子就被埃及法老王帶走,耶和華出面干預,法老王才將撒萊歸還亞伯蘭。 4、折回迦南:亞伯蘭從埃及回到伯特利,他上次築壇求告耶和華的地方。 5、亞伯蘭和羅得分手:亞伯蘭的牧人和羅得的牧人相爭,兩人分道揚鑣,羅得選了看為佳美的約旦河全平原,漸漸挪移帳篷,往所多瑪去,所多瑪人罪大惡極。 亞伯蘭仍住迦南地。 5、順服的賞賜:耶和華重申對亞伯蘭的應許,也就是地的應許和後裔的應許。 6、希伯侖築壇:亞伯蘭遷徙到希伯侖幔利橡樹下,在那裡為耶和華築壇。
三、亞伯蘭出污泥不染
亞伯蘭在兵荒馬亂、搶奪擄掠的環境中,仍以神的託付為念,出污泥不染:1、西訂谷會戰:所多瑪和蛾摩拉等五王背叛北方諸王的控制,以攔王基大老瑪帶領四王出來在西訂谷與五王爭戰,南方的五王大敗,所多瑪和蛾摩拉淪陷被擄,羅得全家也被擄。 2、亞伯蘭勝不戀財:亞伯蘭聞訊,從希伯侖率三百一十八精兵,一直追趕到巴勒斯坦北邊的但,將被擄的一切奪回,救回羅得全家。 凱旋歸來,所多瑪王出王谷迎接,並承諾一切戰利品歸亞伯蘭,亞伯蘭心不戀財。 3、麥基洗德:他是耶路撒冷的王兼祭司。 亞伯蘭獻上戰利品的十分之一,兩人同心見證唯一的至高真神。
省思:亞伯拉罕的順服,必須付上一連串“捨棄”的代價:捨棄熟悉的生活圈子、捨棄親友相聚、捨棄既有的社會地位。 亞伯拉罕的順服,也必須付上「面對風險」的代價:陌生環境的險惡、未知境遇的險惡、和人心的險惡。 然而亞伯拉罕在神的恩福中,看見這些的“捨棄”和“風險”,都遠不及至高神自己。 神給了亞伯拉罕四個很重要的應許:地的應許、大國的應許、聖約的應許、萬國之福的應許。 這四個應許,不但貫穿了創世記接下來所有篇幅的資訊,也逐漸展開了舊約敘述資訊的核心。
禱告
1. 為教會禱告:天父啊!感謝你那長闊高深的大愛,使我們從你得著一個新心,能效法你在十字架上犧牲的愛。 我們常覺得自己的愛是何等地膚淺,求主堅固我們彼此切實相愛的心,這心是基督救贖過的新心,讓我們用真誠彼此相待。
2. 為未得之民禱告:「使地上的萬民都知道唯獨耶和華是神,並無別神。 “(王上8:60)為印度的拉駒族禱告,他們約有585,000人口,只有0.01%基督徒,都是信奉印度教。 拉駒族住在印度的東部和南部各省,尤其是安德拉和卡納塔克省。 他們的名字源於“拉賈”,意思是“國王”,傳言他們曾經是當地的統治者。 如今他們主要以農業或公職為專業,社群組織照顧他們的需要,他們都是印度教徒。 禱告求主幫助他們認知自己需要救主耶穌,在他們心中製造饑渴慕義的心,使他們認識耶穌,得著救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