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7日 權慾春秋
今日經文:列王記下第9~12章
思考問題:
1. 耶和華為什麼興起耶戶滅絕亞哈家?耶戶的殘忍受到怎樣的審判?
2. 約蘭、耶戶、亞他利雅和約阿施的敗落,如何顯出權欲的破壞性?耶和華如何在君權的傾軋中掌權?
南北國常為了政治目的而聯姻,南國猶大王約沙法為他的兒子約蘭娶了北國亞哈王的女兒亞他利雅。 南北國聯手在基列的拉末與亞蘭王爭戰,以色列王約蘭(亞哈的兒子)戰傷,猶大王亞哈謝就到耶斯列探望他。
一、耶和華清理北國門戶
以利沙吩咐他的門徒,到拉末去用油秘密地膏兒子約沙法的兒子耶戶為以色列的王,並預言他將滅盡亞哈全家。 耶戶禁戒眾軍長不可洩漏背叛為王之事。 耶戶率兵往耶斯列亞哈的兒子約蘭那裡去。 約蘭三派使者問安求和不成。 約蘭便協同亞哈謝套車出城迎戰耶戶,被耶戶快箭穿心而死,屍首被拋在拿伯的田間,拿伯的田是被亞哈強奪的。 猶大王亞哈謝也被耶戶殺在米吉多,屍首被送回耶路撒冷安葬。 耶戶到了耶斯列,命人將耶洗別從樓上扔下,血濺肉飛,死無完屍,應驗了以利亞關於耶洗別的預言。 耶戶繼而寫信到暗利王朝的權力中心撒瑪利亞,軟硬兼施要求以色列眾領袖交出亞哈七十個兒子的首級,於是亞哈的兒子盡都被殺,首級被送到耶斯列。 耶戶又盡殺在耶斯列亞哈家的臣宰、祭司、和親友。 耶戶在往撒瑪利亞途中遇見亞哈謝的弟兄四十二人,又趕盡殺絕。 耶戶和約拿達到了撒瑪利亞,徹底清理亞哈家的門戶,不留活口。 耶戶大權在握,藉著敬虔的約拿達在民間的號召力,便假借為巴力宣告嚴肅會為由,招聚全以色列拜巴力的人進入巴力廟,然後全數殺戮淨盡。 耶和華使用耶戶對亞哈和耶洗別所行的邪惡施行審判,清理門戶。 耶戶在以色列中滅了巴力,但他沒有廢掉伯特利和但的金牛犢,行耶羅波安所行的惡,不盡心遵行耶和華的律法。 耶戶王朝滅了暗利王朝,統治以色列北國八十九年。
二、耶和華復興南國信仰
亞哈謝死了之後,母親亞他利雅(亞哈的女兒)剿滅王室,盡殺王子,奪權篡位。 唯有儲嬰約阿施被他的姑姑約示巴拯救,藏在聖殿裡六年。 之後,大祭司耶何耶大在聖殿公開指明幼主尚存,他便策動警衛軍兵領袖,在安息日立約阿施為王,亞他利雅孤立無援,在王宮被殺。 約阿施在大祭司的教養下長大,學習了敬虔之道,行耶和華眼中看為正的事。 他上位之後,便重修毀壞的聖殿,百姓熱心奉獻,但是約阿施晚節不保,離棄耶和華,拜偶像,耶何耶大的兒子撒迦利亞勸戒不聽,反用石頭打死他。 於是引起公憤,百姓遂背叛約阿施,在悉拉被殺。 約阿施重修聖殿,但是邱壇沒有廢去,百姓仍拜偶像。
省思:耶戶的殘忍,以耶和華藉先知以利亞的預言,名正言順的盡行殺戮,毫不留情。 耶和華的審判是亞哈家無可遁逃的命運,但耶戶的命運也終將面對耶和華的審判。 約阿施在耶何耶大的教養和引導下,選擇做對的事,但是耶何耶大死了之後,他的靈性便大大地後退了,顯然他對耶和華的信心是依賴耶何耶大,不是信靠耶和華。 他逐漸地與拜巴力的現實利益妥協,以致於離開神。 他非但不接受大祭司撒迦利亞的責備和勸告,竟然在聖殿用石頭把他打死。 神便興起亞蘭王哈薛來攻擊猶大境內的迦特,猶大被敗,約阿施竟把聖殿中所有的聖物並聖殿、王宮一切的金子都給了哈薛。 約阿施殺害大祭司,又將聖殿之聖物給了外邦人,藐視耶和華,南國也陷入萬劫不復的光景了。
禱告
1. 為教會禱告: 主啊!你是滿有恩惠憐悯的神,你雖管教悖逆的百姓,在你的憐悯裡,你不趕盡殺絕,你願你的百姓心意回轉。 願你在這世代杜絕亞哈的邪惡,願你攔阻耶戶的殘忍,願你不教我們落入約阿施的愚妄,願你憐悯你的百姓!
2. 為未得之民禱告:“他要憐恤貧寒和窮乏的人,拯救窮苦人的性命。”(詩72:13)為葉門的阿拉伯人禱告,他們約有6,388,000人口,沒有基督徒,都是信奉伊斯蘭教。 葉門是一個很貧窮的國家,大部分人以農耕和畜牧為生,主要經濟是靠外援和出外打工謀生。 葉門在主前第八到主前第二世紀之間曾是薩巴王國的一部份,後來陸續被喜馬拉雅人、羅馬人、衣索比亞人和波斯人統治過,直到第七世紀時被穆斯林阿拉伯人所征服。 禱告求主在他們敵對基督教的文化中開一條和平的友誼之路,也幫助他們能改善他們的生活水準和教育水準。
4月17日 權慾春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