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3日 屬神的王與民
今日經文:歷代志上第10~14章
思考問題
1. 大衛王朝在神眼中有何特出之處?聖經詳列大衛的勇士們有何意義?
2. 大衛迎約櫃回耶路撒冷的過程和結果,對以色列的政治和宗教有何關鍵的意義?
歷代志的主要焦點是耶和華所膏立的王和耶和華的百姓。 掃羅是耶和華所立的第一位以色列王。 作者對掃羅事蹟的記載只包括掃羅的家譜和他最後與非利士人爭戰,兵敗被殺的事。 作者對掃羅一生的詮釋是:一、掃羅悖逆耶和華,不遵主道。 二、掃羅求問交鬼的,沒有求問耶和華。 所以耶和華把國歸於大衛。
大衛被耶和華膏立為以色列王,使以色列脫離百年的權力紛爭,成為真正的聯合王國。 歷代志上其餘的篇幅,都集中在大衛王朝的歷史。 大衛受以色列百姓和眾領袖的擁護,而且在耶路撒冷建都。 耶路撒冷成為以色列敬拜耶和華的聖城,以後蓋了聖殿,就成為約櫃的所在,代表耶和華與祂的百姓同在的地方。
作者也特別詳列大衛的勇士,用意是突顯大衛受各路英雄豪傑和全以色列十二支派的支援。 掃羅的便雅憫支派中最高明的弓箭手亞希以謝也率眾投靠大衛。 迦得支派善戰的勇士,勇猛如獅,腳快如鹿,他們也投奔大衛。 便雅憫和猶大人是第三批來支援大衛的,其中有亞瑪撒。 然後是瑪拿西支派在掃羅王朝晚期,看掃羅大勢已去,決定投靠大衛。 最後以色列所有的支派一起在希伯崙擁護大衛作王,這是士師時代以來,第一次所有屬神的百姓在神所揀選君王的領導下,一統成為聯合王國。
大衛後來移都耶路撒冷,第一件大事,就是要將約櫃迎回耶路撒冷。 作者特別載入全以色列領袖的同意和支援。 運約櫃途中,牛失前蹄,烏撒手扶約櫃而遭耶和華擊殺致死。 大衛因此不敢將約櫃迎回大衛的城。 後來大衛要從迦得人俄別以東家迎回耶路撒冷,乃謹慎地照著律法的規定和程序,不敢再照自己認為最好的方式運約櫃。
其次,大衛得推羅王的協助,建宮殿,耶和華堅立他作以色列王,便在耶路撒冷立后妃生眾子。 對外,大衛與非利士人的爭戰,從基遍到基色,屢屢得勝,因為大衛每每求問神。 大衛的名傳揚到列國,耶和華使列國都懼怕他。
省思:人世混亂紛爭,世世代代,興王廢朝,強權如浪,來去無痕,唯有耶和華所謀的才能立定。 大衛的一生,昌盛和顯赫是因耶和華的揀選和他的信靠順服,他的國位堅定是因耶和華立約的應許,其目的是為了彰顯耶和華的榮耀和救恩計劃。
禱告 :神啊!人生如歎息,轉眼過盡,求你指教我們得著智慧的心,珍惜每個日子敬神愛人,好教我們的日子在你眼中被你數算,不虛度此生。
禱告
1. 為教會禱告:神啊!人生如歎息,轉眼過盡,求你指教我們得著智慧的心,珍惜每個日子敬神愛人,好教我們的日子在你眼中被你數算,不虛度此生。
2. 為未得之民禱告:“認識耶和華榮耀的知識要充滿遍地,好像水充滿洋海一般。”(哈2:14)為中國的維吾爾族禱告,他們約有11,740,000人口,只有0.01%基督徒,都信奉伊斯蘭教。 他們居住在中國西部,可能是早期散居於貝加爾湖南部的土耳其遊牧民族,在主后840年被吉爾吉斯驅逐遷移到中國西部的新疆,直到今日。 他們因地利之便成為歐亞貿易的主要媒介。 他們要信耶穌就會面對從家庭和家族來極大的社會壓力。 禱告求主興起基督徒與他們建立友誼,幫助他們實際生活的需要;求主自己吸引他們的家庭渴慕認識耶穌和聖經的真理,得著救恩。
4月23日 屬神的王與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