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日王國分裂
今日經文:歷代志下第10~12章
思考問題:
1. 所羅門王的兒子羅波安如何帶領百姓遠離神?其結果在神的救贖計劃裡有何意義?
2. 耶羅波安稱王,對以色列的政治有何關鍵性的影響?他如何帶領百姓遠離神?其結果給以色列帶來什麼深遠的影響?
羅波安接續所羅門作猶大王,他本有一個大好的機會可以帶領以色列百姓回轉歸向神。 他如果聽從他父親的資政老臣有智慧的建議,便可以避免王國分裂的惡運,但是他卻聽從了一群沒有太多人生經驗的少年朋友愚昧的建議。 癥結並不在於年長或年輕人的建言,而是羅波安已過慣了奢華安逸的生活,不能瞭解民生疾苦,就無法洞察建言的智愚。
耶羅波安聯合以色列北方十個支派背叛羅波安,羅波安倉皇逃回耶路撒冷,招聚猶大家和便雅憫十八萬大軍,與以色列爭戰,耶和華藉先知示瑪雅告知羅波安,不可與自己的弟兄爭戰,因為王國分裂是耶和華的旨意。
耶羅波安和羅波安都是得罪神,但是作者特別提到羅波安強盛三年的時候,就離棄耶和華的律法,而且埃及王示撒攻打耶路撒冷,作者說明是因為王和民都得罪了耶和華。 耶和華也藉著示瑪雅告知羅波安,埃及來襲是因為他們離棄耶和華。羅波安帶領百姓在神面前自卑,耶和華就不滅絕他們,但神要使他們作示撒的僕人。於是埃及奪去了聖殿和王宮的一切財務和所羅門王所造的金盾牌。羅波安至終也無能帶領百姓悔改尋求神。
而耶羅波安擔心百姓到耶路撒冷去敬拜神,所以在北國私設敬拜中心,造金牛犢,擅自設立祭司,陷民於罪。 從主前九百三十年開始,王國進入長期的分裂。 歷代志主要是專注於記載南國諸王的光景。
省思: 歷代志特別突顯以色列王國分裂的主因是君王離棄耶和華,帶領百姓得罪神。 以色列享受神的祝福而國強勢大,但君王帶頭過著奢華悖逆耶和華的生活,使得神的選民遠離了神。
禱告
1. 為教會禱告:神啊!求你賜福國家領袖,使他們得以回轉歸向神,尋求你的面,帶領百姓歸向你。
2. 為未得之民禱告:(詩86:9)為塞內加爾的窩洛夫族禱告,他們約有6,082,000人口,只有0.01%的基督徒,多是信奉伊斯蘭教。 塞內加爾在十九世紀成為法屬西非的殖民地,1946年窩洛夫族被授予法國國籍,所以今天很多窩洛夫人在法國立足定居。 他們根據他們的社會階級嚴格遵行一套很複雜的行為規範,跨越三個社會階級的通婚是很少見的。 窩洛夫人到目前仍然很少接觸到福音。 禱告求主打開福音的門,並且幫助他們能改善他們的醫療和生活水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