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全文
5月10日 歸回的恩典
今日經文:以斯拉記第1~3章
思考問題
1. 以色列人從被擄之地歸回,在以色列救恩歷史中有何重大的意義?
2. 以色列在他們領袖的帶領之下,回到耶路撒冷預備重建聖殿時,首要的工作是什麼?
以色列北國在主前七百二十二年被亞述所滅,之後大衛後裔的王朝以耶路撒冷為政教中心,繼續帶領南方的猶大國,一百五十年後,也於主前五百八十六年,被新興的巴比倫王所滅,他們所倚靠的耶路撒冷城被夷為平地,聖殿所有的金銀器皿全被掠往巴比倫的異教神廟。 王室家族和眾首領以及國內菁英全被擄往巴比倫。 猶大成為巴比倫帝國的一省,國已不成國。 直到主前五百三十八年,波斯王國興起,潰敗巴比倫的勢力,成為近東強權之後,猶大民族的命運才有了轉折。 以斯拉記和尼希米記就是在這樣的歷史背景,帶領百姓從被擄之地歸回耶路撒冷。 以斯拉記和尼希米記所載史實是連貫的,古卷原為一卷,所以應當一起研究。 本三章的經文重點約略如下:
一、歸回
作者特別記載波斯王塞魯士下詔允許猶太人從被擄之地歸回,重建耶路撒冷,是應驗了耶利米的預言,顯然是出於耶和華的旨意。 雖然從人看,波斯王的這個特令是為了籠絡人心,使他統治下的異族不生亂。 波斯王除了下詔之外,還做了兩件事:一是把巴比倫王從耶路撒冷聖殿掠來的金銀器皿五千四百件歸還給猶太首領帶回去。 二是任命設巴薩和所羅巴伯為領袖,帶領那些被神感動願意回耶路撒冷的四萬二千三百六十人。 這一批人當中有猶太的首領、有一些家庭、有祭司家、有利未人家族、有服事聖殿的家族、有所羅門的僕人家族等等。 這些人願意捨下他們在巴比倫奢華舒適的生活回去重建家園,面對前面的未知和挑戰。
二、重建聖殿
第一批在所羅巴伯帶領之下歸回的猶太人,長途跋涉回到久別的家園,親眼看見聖城的荒涼,他們著手第一件事是為耶和華重建祭壇、獻燔祭、守住棚節、恢復月朔、節期。 第二件事是籌劃組織重建聖殿的工程,全民參與,他們在聖殿的舊址立耶和華殿的根基的時候,全民由大衛後裔和祭司帶領敬拜讚美耶和華,很多見過聖殿榮耀的老人,此刻親眼看見聖殿根基重被建立,都大聲哭號。
省思:以色列本擁有耶和華特別的恩典,被揀選成為萬國的祝福,而且得神盟約的應許,但是他們一再的悖逆耶和華,行耶和華眼中看為惡的事,雖蒙神不捨棄的恩典,不斷有先知提醒、勸戒、警告,仍然不聽勸,還殺害耶和華的先知,最後耶和華管教的杖臨到他們,使他們被亞述和巴比倫擄到異地、異鄉、異族當中,當他們失去了在聖城聖殿敬拜神的自由與特權時,他們才思念神的恩惠和慈愛。 神激動波斯王的心,允許他們歸回重建他們的敬拜中心和敬拜生活,他們是何等的激動。 失去之後,重新擁有,深覺寶貴,因為知道耶和華向以色列人永發慈愛。
禱告
1. 為教會禱告:主耶和華啊!願你的民興起,歸向你,願你的百姓向你存正直誠實的心,願你的話來奪我們的心,使我們轉回不偏向邪惡,因耶和華本為善,他的慈愛永遠常存!
2. 為未得之民禱告:“願天歡喜,願地快樂,願人在列邦中說:‘耶和華做王了!’”(代上16:31)為菲律賓的巴雅卡各彥族禱告,他們約有49,000人口,沒有基督徒都是信奉遜尼派伊斯蘭教。 他們主要從事漁業,有海上吉普賽人之稱。 他們常在菲律賓和印尼的蘇拉威西島的蘇魯海捕魚。 他們性情溫和,通常避免衝突。 一般住在船上或海岸邊的海上木屋,以捕魚為生。 禱告求主幫助他們得接觸到耶穌的福音,也幫助他們生活得以改善,保守他們海上生活的安全。
5月10日 歸回的恩典
今日經文:以斯拉記第1~3章
思考問題
1. 以色列人從被擄之地歸回,在以色列救恩歷史中有何重大的意義?
2. 以色列在他們領袖的帶領之下,回到耶路撒冷預備重建聖殿時,首要的工作是什麼?
以色列北國在主前七百二十二年被亞述所滅,之後大衛後裔的王朝以耶路撒冷為政教中心,繼續帶領南方的猶大國,一百五十年後,也於主前五百八十六年,被新興的巴比倫王所滅,他們所倚靠的耶路撒冷城被夷為平地,聖殿所有的金銀器皿全被掠往巴比倫的異教神廟。 王室家族和眾首領以及國內菁英全被擄往巴比倫。 猶大成為巴比倫帝國的一省,國已不成國。 直到主前五百三十八年,波斯王國興起,潰敗巴比倫的勢力,成為近東強權之後,猶大民族的命運才有了轉折。 以斯拉記和尼希米記就是在這樣的歷史背景,帶領百姓從被擄之地歸回耶路撒冷。 以斯拉記和尼希米記所載史實是連貫的,古卷原為一卷,所以應當一起研究。 本三章的經文重點約略如下:
一、歸回
作者特別記載波斯王塞魯士下詔允許猶太人從被擄之地歸回,重建耶路撒冷,是應驗了耶利米的預言,顯然是出於耶和華的旨意。 雖然從人看,波斯王的這個特令是為了籠絡人心,使他統治下的異族不生亂。 波斯王除了下詔之外,還做了兩件事:一是把巴比倫王從耶路撒冷聖殿掠來的金銀器皿五千四百件歸還給猶太首領帶回去。 二是任命設巴薩和所羅巴伯為領袖,帶領那些被神感動願意回耶路撒冷的四萬二千三百六十人。 這一批人當中有猶太的首領、有一些家庭、有祭司家、有利未人家族、有服事聖殿的家族、有所羅門的僕人家族等等。 這些人願意捨下他們在巴比倫奢華舒適的生活回去重建家園,面對前面的未知和挑戰。
二、重建聖殿
第一批在所羅巴伯帶領之下歸回的猶太人,長途跋涉回到久別的家園,親眼看見聖城的荒涼,他們著手第一件事是為耶和華重建祭壇、獻燔祭、守住棚節、恢復月朔、節期。 第二件事是籌劃組織重建聖殿的工程,全民參與,他們在聖殿的舊址立耶和華殿的根基的時候,全民由大衛後裔和祭司帶領敬拜讚美耶和華,很多見過聖殿榮耀的老人,此刻親眼看見聖殿根基重被建立,都大聲哭號。
省思:以色列本擁有耶和華特別的恩典,被揀選成為萬國的祝福,而且得神盟約的應許,但是他們一再的悖逆耶和華,行耶和華眼中看為惡的事,雖蒙神不捨棄的恩典,不斷有先知提醒、勸戒、警告,仍然不聽勸,還殺害耶和華的先知,最後耶和華管教的杖臨到他們,使他們被亞述和巴比倫擄到異地、異鄉、異族當中,當他們失去了在聖城聖殿敬拜神的自由與特權時,他們才思念神的恩惠和慈愛。 神激動波斯王的心,允許他們歸回重建他們的敬拜中心和敬拜生活,他們是何等的激動。 失去之後,重新擁有,深覺寶貴,因為知道耶和華向以色列人永發慈愛。
禱告
1. 為教會禱告:主耶和華啊!願你的民興起,歸向你,願你的百姓向你存正直誠實的心,願你的話來奪我們的心,使我們轉回不偏向邪惡,因耶和華本為善,他的慈愛永遠常存!
2. 為未得之民禱告:“願天歡喜,願地快樂,願人在列邦中說:‘耶和華做王了!’”(代上16:31)為菲律賓的巴雅卡各彥族禱告,他們約有49,000人口,沒有基督徒都是信奉遜尼派伊斯蘭教。 他們主要從事漁業,有海上吉普賽人之稱。 他們常在菲律賓和印尼的蘇拉威西島的蘇魯海捕魚。 他們性情溫和,通常避免衝突。 一般住在船上或海岸邊的海上木屋,以捕魚為生。 禱告求主幫助他們得接觸到耶穌的福音,也幫助他們生活得以改善,保守他們海上生活的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