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4日修建城牆的挑戰
今日經文:尼希米記第3~6章
思考問題:
1. 尼希米帶領以色列人重修耶路撒冷城牆過程中遭遇哪些嚴峻的挑戰?
2. 以色列人在這些挑戰中,如何面對連連不斷的攻擊?
作者繼續敘述尼希米重修城牆全部工程的秩序與重建過程中的經歷:
一、組織重建城牆的百姓和建造的秩序
本書記載計劃建造的十個城門,安立門扇,又築城牆,從哈米亞樓到哈楠業樓,這些城門可能都是當時兵家必爭之地,也是護城要地。 大祭司以利亞實率先建立羊門,他和反對建城的多比雅和參巴拉可能都有密切的關係,但尼希米能得到他的合作建城,實屬可貴。 尼希米的組織能力和領袖才幹顯而易見,他不但把猶太人組織起來,齊心建造毀壞的城牆。 他也組織建造的工程,從東北角的羊門照著逆時鐘的方向一段一段地安排指定負責的人,大約有四十段的工程同時進行,很有秩序地計劃進行。
二、重建城牆歷經的敵對和挑戰
尼希米帶領的重建工作,一直受到敵對者的攔阻。 他所遭遇的,首先是藐視和譏笑。 參巴拉是撒瑪利亞的省長,他和多比雅聽到尼希米和猶大人修造城牆,就極為憤怒,嗤笑猶太人的軟弱和他們造牆的品質。 尼希米只有專心求告神,他明白這些人羞辱和藐視真正的目標,不是他們,而是耶和華。 接著,當百姓專心作工,城牆建造到一半高時,尼希米的建造工作遭遇到兩方面的威脅:一是百姓修造城牆的士氣受到打擊。 這打擊也來自兩方面:工程的艱钜浩大和近敵受害的百姓勸民回家。 二是四面受敵攻擊。 參巴拉和撒瑪利亞人帶頭在北邊為敵,亞捫人在東邊,亞拉伯人在南邊,西邊有亞實突人,一起同謀來攻擊耶路撒冷。 尼希米領導解決的策略是先暫緩建造進度,招聚鼓勵百姓並重新調整抵禦外敵安全措施的安排。 百姓一面作工,一面拿兵器,全民上下隨時警戒,彼此支援。
三、其他社會和經濟的問題
尼希米馬上又面對百姓的貧困問題。 有的賣兒女為奴以供應生活所需,有的抵押田產,以解決饑荒的,有的抵押田產以償付稅賦,賦稅之後,還被迫賣兒女,以換得糧食為生。 尼希米聽見貧困人的呼號,看到社會的不平,窮人受壓,比城牆荒涼更令人痛心,他便怒斥達官貴冑首領,不應欺貧取利。 從此規定借貸不可取利,抵押的田產要歸還。 尼希米也以身作則,不領省長俸祿,因為百姓服役甚苦。
四、惡人計謀的壓力
參巴拉一黨的人,五次信邀尼希米會面,意圖誣告陷害他,尼希米沒有聽信他們,只求耶和華堅固他手中的工作。 祭司示瑪雅也受了他們的賄買,計誘尼希米進入聖殿躲避敵人的殺害,尼希米也沒有受騙,多比雅在耶路撒冷的勢力龐大,猶大的貴冑首長很多與他結盟,抵擋尼希米,但是城牆修建的工程在五十二天裡修造完成了。
省思: 神呼召尼希米重建耶路撒冷城牆的工作,但是有很多反對的聲音和勢力,尼希米若按照今天多數投票通過的民主方式,可能得不到支援。 尼希米堅信耶和華的帶領,禱告仰望耶和華,必看顧保守。 他明白反對的勢力,其實是針對耶和華,而不是針對他,他只專心作工,不因抵擋的勢力而膽怯。
禱告
1. 為教會禱告:主啊!世世代代唯有你是神,你在現今的世代仍然掌管世局,主宰歷史,求你興起重修牆垣的百姓,賜下智慧、膽識、能力、勇氣,遵行你的旨意,堅固他們手中的工作。
2. 為未得之民禱告:“眾人聽見這話,就不言語了,只歸榮耀於神,說:’這樣看來,神也賜恩給外邦人,叫他們悔改得生命了。'”(徒11:18)為在巴基斯坦的亞瑞族禱告,他們約有10886000人口,沒有基督徒,都是信奉伊斯蘭教。 亞瑞族主要分佈在巴勒斯坦西部的旁遮普省。 他們是有阿拉伯血統的穆斯林,以前隨穆罕默德遷徙來此,後來因逃避大馬士革統治者的逼迫,就沒有再回去了。 亞瑞族因勤奮節儉備受歡迎。 禱告求主幫助他們以家庭為單位,得聽見福音,認識耶穌。
5月14日修建城牆的挑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