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7日聖城的恢復
今日經文:尼希米記第11~13章
思考問題:
1. 尼希米在以色列百姓的屬靈重建過程中最大的攔阻和困難有哪些?
2. 尼希米建完城牆后,又如何恢復以色列百姓在聖城的生活?這對以色列的救恩歷史有何關鍵性的意義?
尼希米又看見一件必須要做的事,就是使更多人住進耶路撒冷城。 因為耶路撒冷荒涼很多年,大部分的人不住在城裡,而住在附近周邊各城邑。 他便有計劃地組織百姓。
一、組織一般的百姓
尼希米要求城外各地的百姓遷入城中居住。 他用抽籤的方式,十人中抽取一人,所以全境十分之一的人口遷入耶路撒冷城。 平民回國的只有猶大和便雅憫的支派,還有祭司和利未人,守門的和唱歌敬拜的人。 其他城外北方有十七個城邑是猶大人居住的地方,南方有十五個城邑多是便雅憫人居住的地方。
二、組織祭司和利未人
耶書亞為祭司時,應該有二十四個祭司家庭,這是大衛設立的二十四祭司輪值班次,但顯然這裡只恢復了二十二個家庭,其中有十五個家庭參與尼希米的簽名立約。 利未家有八個家庭,他們的家族近百年都忠心地事奉耶和華。 大祭司的家庭是耶書亞。 之後,作者又記載了尼希米建造城牆的奉獻典禮和百姓對聖殿敬拜所需一切的奉獻,也照著律法的定例供應祭司和利未人生活所需。
三、尼希米再次革新潔淨異族雜婚的罪
尼希米必須回巴比倫述職。 就在他離開耶路撒冷的這段時間,聖殿中管庫房的一位祭司以利亞實與多比雅結親。 多比雅是亞捫人,也是尼希米建造城牆時多方阻擾的敵人。 就在全民與外邦閒雜人絕交之際,而且眾人皆知律法定規亞扪人和摩押人不可入神的會,祭司以利亞實竟在神殿的院內,為亞捫人多比雅預備屋子。 尼希米回耶路撒冷后,再次帶動革新,潔淨異族雜婚的罪:1、尼希米得知以利亞實所做的事,便把多比雅趕出殿院。 2、他發現無人供應利未人當得的分,以致利未人離職回鄉,尼希米責問百姓為何離棄神,他再招聚利未人回聖殿供職,百姓把當納的十分之一送入聖殿庫房。 3、他發現猶太人在安息日與推羅人作買賣,便勒令在安息日前一日關了耶路撒冷城門直到過了安息日才可以打開。 吩咐利未人潔淨自己,守安息日。 4、他發現猶太人又娶亞實突、亞扪、摩押的女子為妻,便咒詛、責打他們,勒令他們起誓不可與外邦人結親。 5、尼希米知道大祭司以利亞實家所犯異族雜婚的罪,以利亞實的一個孫子也娶了和倫人參巴拉的女兒,參巴拉是抵擋攻擊城牆建造工程最大的敵人。 尼希米就把他們都趕出去。 這樣,就清除大祭司家的罪行,使他們離絕一切外邦人。
省思: 尼希米為了幫助恢復以色列人在耶路撒冷的敬拜和生活,不只是從事外面的建造,他更是用心良苦,希望百姓恢復被擄以前敬畏耶和華的生活秩序和敬拜制度。 全書以他的三個禱告為結束。 尼希米為以色列被擄歸回後的生活規劃了敬畏神的藍圖。 但是他深知道唯有耶和華能保守以色列民繼續遵行耶和華的道。 人心對長年以來悖逆和拜別神的罪,很容易便回到舊有的習慣,而良心麻木了,若非耶和華的保守和恩慈,很難回轉歸向神。
禱告
1. 為教會禱告:求主保守我們不隨從今世的風俗和惡習,單單仰望為我們信心創始成終的耶穌,唯有祂是唯一的救主,唯有祂是全地的主,願聖靈堅固我們的信心,不隨風搖動,不隨流失去,恢復我們對主的愛和盼望,一生永隨!
2. 為未得之民禱告:“在黑暗中行走的百姓看見了大光,住在死蔭之地的人有光照耀他們。”(賽9:2)為在印度的婆羅門種族禱告,他們約有59,242,000人口,只有0.01%基督徒,多數信奉印度教。 婆羅門在印度是祭司的階級,是一般百姓的屬靈導師,在他們的祭祀集會裡,他們負責主持宗教活動,是印度教傳統神聖的守護者和傳揚者,他們崇拜各樣的神靈。 婆羅門以他們的階級為傲,對基督教信仰深存戒心。 禱告求主打開他們的心門,能經歷耶穌在他們家庭和社區中的醫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