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8日保罗为福音被囚

今日经文:使徒行传 第21-24章 思考问题 1. 保罗在犹太法庭的答辩,主要诉求是什么?对犹太人有何关键性的意义? 2. 保罗在罗马法庭的答辩,主要诉求是什么?对罗马外邦人有何关键性的意义? 一、保罗在犹太法庭受审 1、保罗向千夫长表明他真实的背景之后,就转向犹太群众,用亚兰语对当地人辩护,因为从亚细亚来的犹太人是不会说希伯来语和亚兰语的。保罗向犹太群众的辩护,其主要论点是,他在外邦人中的福音工作是应验了神起初对以色列的呼召,这个呼召是随着耶稣从死裡復活而来的盼望。这福音就是透过耶稣基督,神赐恩给万国之民不再破碎的生命。保罗其实主要是为“这道”辩护。这道就是神起初对以色列的应许。保罗对群众的讲论被乱民打断,第二次被罗马兵丁救入营楼。2、保罗在犹太公会领袖前受审:保罗为自己辩称“在神面前行事为人都是凭着良心”,却被亚拿尼亚打嘴。亚拿尼亚是最坏的一位大祭司,他专权贪污,甚至贪图其他祭司之财。保罗也提论自己是法利赛人,现受审是因盼望死人復活,撒都该人与法利赛人因此起争议。保罗的主要论点是,他并不是用死人復活为藉口,而是遇见了復活的基督。基督若復活了,他就必须做他现在做的工作,基督若没有復活,他所做的就是疯狂的错误。3、千夫长的结论是这群犹太教领袖,对这纷争不可能有什麽结论 ,因为这争端的核心是犹太人的宗教问题,而且保罗这人物不能释放,否则必引起暴动。当晚耶稣向保罗显现,告诉他要在耶路撒冷为主作见证,也要在罗马作见证。 二、保罗在罗马法庭受审 有四十多位犹太领袖同谋起誓,必杀保罗,千夫长闻报,计救保罗,把他解往该撒利亚,保罗在罗马法庭接受三次审讯,第一次是在该撒利亚巡抚腓力斯面前受审。1、辩士帖土罗的控告:帖土罗是控方请来的辩士,提醒腓力斯“安定”是他主要的职责。显然他受亚细亚的犹太人的指示,控告保罗是拿撒勒教党的头目,污秽圣殿,鼓动普天下犹太人作乱的。2、保罗的答辩:对于控告他生乱的答辩,他才上耶路撒冷12天,没有足够时间煽动生乱,而且证据不足,所以指控不实。保罗说明这道是犹太教信仰的延续和完成,并且有死人復活的盼望。他对神对人,都存无亏的良心 。至于污秽圣殿的控告,他的答辩是他带着捐献和祭物去圣殿还洁淨的礼。他受审是因盼望死人復活。3、结果:保罗暂被收押,腓力斯期待保罗贿赂他,屡次被提审,终被监禁在该撒利亚两年之久。 省思:保罗把福音传到外邦人的领域,远至小亚细亚、马其顿、欧洲、希腊等地,外邦人大批地信耶稣,但当他回到耶路撒冷,反被控告、迫害,甚至要置他于死地。保罗清楚知道他的呼召和使命,耶路撒冷的遇难,对他不是意外,但是他在犹太公会的答辩和在罗马法庭的答辩,都显出他在基督裡的信心和笃定,无论如何福音都传扬出去了。 祷告 1. 为教会祷告:主啊!求你在今天的世代,继续不断地呼召属你的百姓,起来为你的福音而去,报告耶稣復活的好消息,求你的圣灵充满你的教会,使教会得着上头来的能力,作主荣耀的见证! 2. 为未得之民祷告:“惟独耶和华—以色列的 神能行奇事,他是应当称颂的!他荣耀的名也当称颂,直到永远。愿他的荣耀充满全地!阿们!阿们!”(诗72:18-19)为尼日耶尔瓦的卡奴里人祷告,他们约有17,006,000人口,只有0.01%基督徒,都是信奉伊斯兰教。他们原来是牧羊的民族,在第七世纪后期,被阿拉伯人从北非驱赶而移居迦得湖附近。卡奴里人在十一世纪成为穆斯林,而该地区也成为穆斯林的学习中心,尤其在十六和十七世纪时更为昌盛。后来卡奴里人在英属、法属和德属的非洲帝国的统治之下分裂。他们承认耶稣是先知,但否认祂是神的儿子。祷告求主兴起尼日的信徒传福音给他们,帮助他们能认识耶稣是神的儿子,接受基督的救赎恩典。

11月7日智慧与愚妄的言语

今日经文:箴言第12章 思考问题: 1. 在你的生活中,你曾经历哪些耶和华的管教?你的感触是什么? 2. 在你认识的人群中,你曾见证哪些义人之路的结果? 作者在本章继续义人与恶人的主题,愿意接受耶和华的管教、被训练而有节制和纪律的人,便是喜爱认识耶和华,是属神的义人。而恨恶耶和华的管教和责备的,便是不羡慕真道,无心长进,与神远离的恶人。 一、义人与恶人的对比 1. 关乎耶和华:义人必蒙耶和华的恩惠,根基必不动摇;恶人的诡计和恶行,必被耶和华定罪。 2. 关乎妻子:才徳的妻子是丈夫的冠冕;贻羞的妻子是丈夫的骨中腐朽。 3. 关乎思维:义人思想公平;恶人筹谋诡诈 4. 关乎言行:义人口中言语造就扶持;恶人言语是埋伏流人的血,。 5. 关乎结局:义人之家必坚立;恶人之家必倾覆 二、义人的榜样 1. 有智慧聪明,知道如何分辨,他的生活品格显出敬畏耶和华的心 2. 专注自己的责任,虚心服事,不求虚浮的尊荣 3. 怜悯的心,甚至顾念家中牲畜的生命 4. 殷勤做工,必得饱足,不贪恋无知的虚浮 5. 不以诡诈贪得恶人之财 三、智慧与愚妄的言语 恶人口中所出的言语,必成为自己的网罗;生死在舌头的权下,喜爱它的,必吃它所结的果子;义人必因祝福的言语,得着美福。愚妄之人看自己都是对的,而智慧之人有谦卑受教之心。 1. 愚妄人口中的言语:容易怒言相向、以诡诈做假见证、言语浮躁如刀、舌说谎言、行诡诈图谋恶事、为耶和华所憎恶。 2. 智慧人口中的言语:能忍辱藏羞、隐藏知识不炫耀、说真话显公义、舌上有恩慈、真言坚立、殷勤做工、使人和睦、安慰忧伤、良言鼓励、行事诚实、为耶和华所喜悦。 作者最后再次提醒:义人的道路引向生命,恶人的道路必致死亡 省思:我们口中的言语是我们一生的功课,有时可能在血气中说了不该说的话,事后极为后悔;有时该说的话,却不知如何启齿或是碍于颜面不肯启齿;有时甚至分不清什么是该说,什么是不该说。有人认为说话是一门艺术,有人认为说话是一种技巧。我们如何学会合时合情合宜的言语呢?然而圣经教导我们,言为心声,一个人心里所充满的,口里就说出来。箴言提醒我们敬畏耶和华是智慧的开端,敬畏神之心,才是我们为人的标杆。 祷告:主啊!求你继续不断地用祢的话语来引导我们,指教我们的心。祢的话语是我们脚前的灯,路上的光,是我们人生道路上的智慧和唯一的倚靠。愿祢保守我们的脚不滑跌,保守我们的心不偏离,保守我们的言语讨祢的喜悦,行走在祢正直的道路上!

11月6日保罗的第三次宣旅

今日经文:使徒行传 第18-21章 思考问题 1. 保罗在哥林多和以弗所的工作,对初代教会有何重大的影响?对大使命有何意义? 2. 保罗第三次宣教旅程为福音使命带来什么重大的结果? 一、保罗在哥林多 保罗第二次宣教旅程中在哥林多住了一年半,建立哥林多教会,也和亚居拉、百基拉成为好同工。犹太人起来攻击保罗反对他的教导。管会堂的所提尼带头抵挡,当时哥林多的方伯迦流,不肯受理犹太人对保罗的控诉。所提尼因无凭据的控告,反而被群众打了一顿。此事之后保罗和亚居拉、百基拉就离开哥林多,到以弗所短暂停留。亚居拉和百基拉就留在那裡牧养以弗所教会,保罗结束了第二次的宣教旅程。没多久,就又开始他的第三次宣教旅行。当保罗回耶路撒冷的时候,亚波罗来到了以弗所,认识了亚居拉和百基拉,等到保罗回到以弗所,亚波罗已经去了哥林多,所以他们二人没有见过面。亚居拉和百基拉接待亚波罗,他单知道约翰的洗礼,他们夫妇便将神的道给他讲解更加详细。他们也帮亚波罗写了推荐信,请哥林多的门徒接待他,亚波罗因此在哥林多的事奉大有能力,常常驳倒犹太人而且能引圣经证明耶稣就是基督。 二、保罗在以弗所 保罗在以弗所住了大约三年。1、保罗遇见施洗约翰的门徒,为他们奉耶稣的名施洗并为他们按手祷告受圣灵。2、保罗在推喇奴学房向外邦人传讲耶稣两年之久。3、神藉保罗行了不寻常的奇事,有不信的犹太人和大祭司长士基瓦的七个儿子假冒赶鬼,反被鬼所制。4、以弗所的復兴:很多人认罪悔改,焚烧行邪术的书,耶稣的名被尊大,主的道大大兴旺。5、底米丢之乱:底米丢靠製造神龛营利,亚底米女神庙是该城的财富中心,他鼓动群众在戏园引起暴乱,他们把马其顿人该犹、亚里达古和亚力山大抓住,众门徒拦阻保罗,不让他进去。当地的书记起来安抚众人,说明底米丢若有何控告之事,当到公堂上告,于是乱就平了。 二、保罗在马其顿和希腊 保罗离开以弗所后,就往马其顿,然后在哥林多停留了约有三个月,在哥林多写了罗马书。保罗带着捐款要回耶路撒冷,因犹太人要陷害他,便改从陆路往马其顿回去,同行的同工有马其顿教会的所巴特、所西巴德、亚里达古、西公都,加拉太教会的该犹、提摩太,亚西亚教会的推基古、特罗非摩,路加与保罗同行,从腓立比坐船到特罗亚,再与其他同工在亚朔会合,赶在五旬节抵达耶路撒冷。 四、保罗回耶路撒冷 1、在米利都:保罗在米利都与以弗所长老们见最后一面。保罗追溯过去在他们中间的服事,他的为人谦卑、为他们流泪、又备受苦害,尽心教导他们对外传福音。保罗现在将往耶路撒冷,可能遇见捆锁和患难,他却不以性命为念,单要成就基督的託付。保罗警告他们即将面对的危险,可能不再见他们的面,便将教会託付给这些长老,嘱咐他们要为自己谨慎,也为群羊谨慎 ,并要谨防豺狼和恶人的煽动。保罗为他们作最后的祝福,便与他们流泪分手。2、哥士、罗底、帕大喇 、推罗:保罗一行在推罗上岸,在那里住了七天,那里的门徒劝他,不要去耶路撒冷。他们与妻小同来送行,跪下祷告辞别了保罗。3、多利买、该撒利亚:在多利买停留一天,到了该撒利亚住在腓利家,腓利是七执事之一,他的四个女儿说预言,先知亚迦布预言保罗在耶路撒冷要受捆绑。4、抵达耶路撒冷:该撒利亚的门徒同行,途中住在居比路人拿孙的家。 五、保罗在耶路撒冷被捕 1、保罗被耶路撒冷教会热情接待,雅各和众领袖都警告保罗,犹太信徒控告保罗教导在外邦的犹太人,离弃摩西律法。雅各建议保罗带四个要还愿之人入圣殿,付规费,行洁淨之礼,剃头,以昭正心。保罗同意照着雅各的指示去行 。2、保罗在圣殿被捕:从亚细亚来的犹太人,煽动众人,控告保罗“到处”教导所有的人,反对犹太人、犹太律法、和圣殿,又带以弗所人(希腊人)特罗非摩进圣殿 。保罗被千夫长用铁鍊捆锁,在暴乱中罗马兵丁将保罗抬入营中。 省思:保罗的第三次宣教旅程范围最广,时间也最长,他在以弗所教会三年,为以弗所奠定了扎实的根基,以弗所也继安提阿之后,成为一个宣教的教会,后来成为宣教的根基地。提摩太和使徒约翰都在那里牧会。在这次的宣旅中,他也帮助哥林多教会解决教会内部的问题,使他们重回正道。神的工作兴旺,恶者的攻击也更猛烈,保罗一回到耶路撒冷就被捕了。 祷告 1. 为教会祷告:求主帮助教会有从上头来的异象,看见神的心意,明白大使命的呼召,愿意信靠顺服,爱主所爱,恶主所恶,专心寻求神,成为主的真门徒,领受宣教的使命。 2. 为未得之民祷告:“你求我,我就将列国赐你为基业,将地极赐你为田产。”(诗2:8)为尼日的图阿瑞格人祷告,他们约有1,035,000人口,没有基督徒,都是信奉伊斯兰教。图阿瑞格人是游牧民族,主要居住在北非撒哈拉沙漠内陆,是柏柏尔人的后裔。图阿瑞格人在撒哈拉以南各大城市,从事跨越撒哈拉沙漠的篷车贸易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他们居住地区也是人烟罕至的地区,他们的生活条件、教育和就业条件都不是很好。祷告求主帮助他们改善他们的生活、教育和工作机会,差遣福音使者到他们中间,使他们得认识耶稣基督,对耶稣的救恩有回应。

11月5日保罗的第二次宣旅

今日经文:使徒行传 第15-18章 思考问题 1. 保罗第二次宣教,对教会有何重大的影响?对神的大计划有何关键性的意义? 2. 保罗在以弗所和哥林多所遇见的属灵光景,对今天的教会有何提醒和挑战? 耶路撒冷会议议决后 ,保罗提议去探望上次宣旅去过的城市,巴拿巴想带马可同去,保罗因马可上次半途而废,不同意再让马可同行,二人起争论而分手,巴拿巴便带马可往居比路去;保罗带着西拉往基利家和特庇去。 一、马其顿地区: 1、特庇、路司得:提摩太在路司得加入保罗的宣教团队,他是保罗在第一次宣旅所结的果子,母亲友尼基是犹太人,路司得和以哥念的人都称赞他。保罗向当地教会交代耶路撒冷使徒和长老定的条规 。2、弗吕家、加拉太、每西亚:保罗本想往亚西亚去,圣灵禁止,就往弗吕家、加拉太,到每西亚,要去庇推尼,圣灵不准。3、特罗亚:保罗在此见异象,听见马其顿的呼声 便坐船到撒摩特拉、尼亚波利。4、腓立比 :马其顿的呼声,是从吕底亚的祷告开始。腓立比教会也在吕底亚家中,是保罗最忠心的支持者。保罗、西拉因福音大能释放被鬼附的使女,得罪当地财利主人而被诬告下狱囚 ,不料他们狱中高歌,地大震动,监门全开得出监牢,又带领狱卒全家信了神。5、暗妃波里、亚波罗尼亚、帖撒罗尼迦 :保罗在帖撒罗尼迦传扬基督受害和復活的信息,很多人信了主,但不信的犹太人因忌恨煽动民众引发耶孙事件。6、庇哩亚人贤于帖撒罗尼迦人,甘心领受这道,天天查考圣经。但帖城犹太人来怂恿他们反对保罗。 二、亚该亚地区 1、雅典:保罗单独逃往雅典等候西拉和提摩太,保罗看见雅典满城偶像而忧心,但是雅典人有敞开的心胸聆听新的东西,他不只在会堂也在市集广场辩论。保罗便从他们所信的未识之神,指向有一位创造的神,祂已定了日子,要藉着祂所设立的人按公义审判天下,并且叫祂从死裡復活,给万人作可信的凭据。希腊人无法忍受死人復活的观念,因此有人唾弃,也有人相信。2、哥林多:保罗来到哥林多,在那裡认识亚居拉和百基拉,就成为保罗的同工。西拉和提摩太从马其顿来到哥林多之后,也加入保罗的团队,保罗向犹太人传讲耶稣是基督,但他们拒绝接受,保罗他们就转向哥林多人传讲,很多哥林多人就信了并受洗,也建立了哥林多教会,保罗住了一年半,将神的道教导他们。3、结束第二次的宣旅,路过以弗所,他应许,主若许可,他还要回来以弗所。之后,往该撒利亚,到耶路撒冷,再回安提阿。 省思:保罗对雅典人的传讲,其实点出了他们信仰认知的错误。他们为神造殿筑坛,但有一位创造天地的神,祂不住在人手所造的殿,反将生命赐给万人;他们对敬拜的认知也是错的,神从一本造出万人,乃要人寻求神,人的生活动作存留都在乎祂;他们对神的样式的认知也是错的,他们用人手雕刻神的样式,做成偶像。保罗的呼吁人当悔改归主。 祷告 1. 为教会祷告:主啊!求你在这时代兴起你的教会成为传福音的大军,以生命传扬復活的耶稣,求你恢復你赐给教会的金灯台,可以在这黑暗的世代再次发光。 2. 为未得之民祷告:“全地都必认识耶和华的荣耀,好像水充满海洋一般。”(哈2:14)为尼日曼加的卡奴里人祷告,他们约有644,000人口,没有基督徒,都是信奉伊斯兰教。曼加的卡奴里人都很高大又黝黑,严肃又凝重的人,信奉伊斯兰教有千年历史的卡奴里人,有不少的小族群。在当地降雨稀少的三个月期间,这些自傲的卡奴里人想尽办法筹足食物以供养他们的家人和动物,他们的主食是小米、高粱和花生。有人认为卡奴里人不愿受外界的影响,尤其不愿接触福音,但是一些试图接触他们的福音工人认为他们都很友好,乐于助人而且对福音的态度很开放。祷告求主差遣更多福音使者到他们中间,建立友谊,带领他们认识耶稣基督的福音,求主圣灵柔软他们的心,接受基督的救恩。

11月4日保罗第一次宣旅

今日经文:使徒行传 第13-15章 思考问题 1. 路加记载保罗第一次宣教之旅,他叙述信息的焦点是什么?与神的大计划有何相关? 2. 初代教会将福音扩展到外邦人中曾有何主要的挑战?他们如何处理不同观点的冲突? 安提阿教会极为兴旺,也吸引來自不同地方的外邦人,教会顺服圣灵的引导,在禁食祷告敬拜神的过程中,差派巴拿巴和保罗出去宣教。从这裡开始,路加记载了初代教会有策略性、计划性地向外邦人展开的福音宣教运动,这个福音改变了人类两千多年的历史。巴拿巴和保罗踏上了第一次的宣教之旅。 一、居比路 巴拿巴和保罗宣教旅行的第一站就是居比路,也就是今天的塞浦路斯岛,那是巴拿巴的家乡。他们在岛上的各个犹太会堂里面传讲福音,遇见了一个假先知巴耶稣,也认识了方伯士求保罗。路加特别强调了神的话语和神迹的权能,在保罗的事工上显出的果效。但是他也特别记载约翰马可的软弱失败。约翰马可中途在别加打道回府,自己坐船回耶路撒冷。 二、彼西底的安提阿 彼西底的安提阿,在小亚细亚的加拉太省,是该省的军政经中心,属罗马帝国殖民地,有很多犹太人住在该城。路加在这里记载了保罗一段非常重要的讲道,他从以色列起初的历史开始讲到大卫王,到几千年之后的施洗约翰和耶稣。他的主要信息是要说明耶稣如何应验了很久以前神对大卫王的应许。只是犹太人仍然拒绝接受耶稣是弥赛亚,保罗和巴拿巴便往外邦人去传福音。 三、以哥念、路司得、特庇 1、以哥念是在安提阿以东90哩,是加拉太省的政治中心,但地处偏远,物资缺乏,荒冷路难。使徒们在那里放胆传讲福音,神蹟奇事见证主道,也引起犹太人的反对,煽动纷争,他们要用石头打他们,使徒们便逃往路司得。2、路司得:巴拿巴和保罗在路司得医好生来瘸腿的,他们被当作神献祭,使徒力拒说明,并传讲造天地的神,从安提阿和以哥念来的犹太人仍怂恿众人,用石头把保罗打个半死拖出城外,保罗醒来又回城里,第二天往特庇去。3、特庇:福音传开来,很多人成为门徒,且将福音传回路司得、以哥念和安提阿,他们便坚固门徒的心,劝他们恆守所信的道。巴拿巴和保罗就顺着原路回安提阿,报告神藉着他们所行的一切事。 四、耶路撒冷会议 路加特别记载了初代教会的挣扎、挑战和冲突。大会主要的议题也是因为福音事工在外邦人中极为兴旺而产生的问题。主要的争议是外邦人若不按摩西的规条受割礼,不能得救。保罗和巴拿巴便受教会差派,从安提阿到耶路撒冷去见使徒和长老。在耶路撒冷会议上,彼得、保罗、和巴拿巴都轮流见证福音在外邦人中奇妙的果效和神赐圣灵给外邦人,正如给犹太人一样,也因着他们的信洁淨了他们的心。当时耶路撒冷教会的领袖雅各就站起来根据亚摩司书解释主在外邦人中的作为与圣经是一致的,乃要叫凡成为主名下的外邦人都寻求主。因此大会议决,人得救是因主耶稣的恩,不是因归入犹太教才能得救,教会里虽有不同文化的信徒,应彼此尊重多元文化和习惯,竭力保守合一,用爱心互相服事。所以外邦人信主不需要先皈依犹太教,但他们要禁戒拜偶像之物、动物的血、勒死的牲畜和姦淫。于是保罗和巴拿巴受差并赋予权柄,由犹大和西拉陪同回去安提阿,传达耶路撒冷教会的议决。 省思:神的工作藉着圣灵使用祂所拣选的人,把福音传出耶路撒冷,又继续推进往外邦人的地区展开,神的国不断扩展。初代教会面对神国的扩展,同时也面对撒但不断的拦阻和逼迫,但我们也看见在患难和逼迫中,神的手一直扶持、坚固属神的人,建立祂的教会。 祷告 1. 为教会祷告:主啊!求你坚固教会的信心,看见神国的使命。愿你圣灵激励你的子民带着福音向前走,跨越文化的隔阂、环境的困难、个人的难处,带着圣灵的大能,广传福音。 2. 为未得之民祷告:“全地都必认识耶和华的荣耀,好像水充满海洋一般。”(哈2:14)为尼日西部的富拉尼人祷告,他们约有754,000人口,只有0.02%基督徒,都是信奉伊斯兰教。尼日西部的富拉尼人是来自塞内加尔或马奇纳部族的后裔。在他们群体中还是可以看到各种姓阶级的影子,有些是贵族,有些是宗教教师,有些来自商界和外交专业,也有些是牧民、猎人或铁匠。富拉尼文化非常重视自制能力和坚毅精神,不允许显出软弱。他们的习俗,几百年来没什么改变,而且期望继续保存他们的传统文化,遵循极高的道德行为准则。他们都是穆斯林,但是至今仍遵循他们以前的传统礼仪和信仰。祷告求主帮助他们改善纯净饮水的供应,赐给他们饥渴慕义的心,认识耶稣不只是伊斯兰教尊贵的先知,而是真神的儿子、生命的救主。

11月3日福音传出耶路撒冷

今日经文:使徒行传 第8-12章 思考问题 1. 司提反殉道后,对教会发生什么样的影响? 2. 扫罗悔改信主后,对教会发生什么样的影响? 司提反殉道后,耶路撒冷教会大受逼迫,信徒四散,扫罗更残害教会,追捕信徒。分散的信徒,也随处把福音传扬出了耶路撒冷。耶稣託付的大使命也开始展开了。彼得等使徒在圣灵浇灌时,跨越了他们希伯来传统的障碍,接纳了来自各地希腊化的犹太人,教会也诞生了。接下来,神藉着逼迫四散的信徒,把福音传到撒玛利亚。 一、福音传给撒玛利亚人 腓利到撒马利亚传扬基督,医病赶鬼,很多人归信了神国的福音和耶稣基督的名,甚至行邪术的西门也信了。犹太人与撒马利亚人本是世仇不相来往。撒马利亚在主前722年被亚述所灭之后,亚述从巴比伦、古他、瓦亚、哈玛、西法瓦音将外邦人迁来,安置在撒马利亚,后来异族通婚,撒马利亚人的血统就与外邦人混杂了,而且他们的信仰也是混合性的假敬拜。所以福音要被撒马利亚人接受,犹太人必须跨越这些的偏见和世仇。信徒在撒马利亚大增,耶路撒冷教会差派彼得和约翰去为他们祷告,叫他们受圣灵,证明主道,传扬基督,耶路撒冷教会接纳了撒马利亚的教会。 二、福音传给皈依犹太教的外邦人 腓利在往迦萨的路上,遇见埃提阿伯的太监,照着圣灵的引导,对他讲解以赛亚里书关于弥赛亚的预言,并且传讲耶稣就是这位弥赛亚,这太监就受洗归主。福音不只是传到撒马利亚文化相近的人群中,如今更跨越更大的文化隔阂,传给敬畏神的改信者。 太监在旧约是不得进入圣殿参与敬拜,这位太监是埃提阿伯管银库的大权贵,却远途跋涉到耶路撒冷去敬拜神;埃提阿伯(伊索匹亚,就是今天的苏丹)在第一世纪是公认为世界的最南极,该地居住情况恶劣,生活必需品极缺乏,多为贫困的游牧民族,是备受歧视的种族。但是上帝却没有轻看他们,透过腓利把福音传给他们。犹太人要传福音给他们,他们必需跨越的文化偏见是贫穷、歧视、和轻蔑。 三、扫罗悔改归主 扫罗追赶基督徒:扫罗拿了追捕令,到大马色要追捕信奉耶稣的人,反而在大马色路上遇见主,看见大光、听见主的声音、眼瞎了三天,他悔改归主,蒙召受圣灵,并奉召在外邦人、君王和以色列人中传道。亚拿尼亚受主差遣来见扫罗,称他为兄弟,为扫罗按手祷告,医治他的眼睛,又被圣灵充满。于是保罗开始在各地犹太会堂传耶稣是神的儿子。犹太人便要杀他,门徒帮助扫罗逃生。扫罗上耶路撒冷,唯有巴拿巴接待他,将他引荐给使徒们,但因犹太人想杀害他,扫罗便又逃往大数呆了十年。 四、福音传给敬畏神的外邦人 1、彼得在吕大医治瘫痪了八年的以尼雅,在约帕使硝皮匠女儿大比大从死里复活。福音在外邦人地传开了。硝皮匠对犹太人是一种不洁淨的行业,因他们要处理动物的尸体以取其皮,而彼得住在硝皮匠家,显然他已跨越犹太传统的偏见,也将福音传给他。2、彼得传福音给哥尼流。哥尼流是罗马驻守该撒利亚的百夫长,不是犹太人,也不是皈依犹太教的人,他虽是外邦人,主知道他敬畏的心,向他显异象。神差遣彼得来向他宣讲神救恩的信息,彼得在约帕从主得着异象,明白洁净和不洁净的人是神来定规的,不是犹太传统观念来定规。神引导彼得和哥尼流,藉着圣灵的印证,他们的会面和哥尼流一家的归主,使福音跨越犹太文化的隔阂。神使用彼得将福音传给外邦人。 但是耶路撒冷教会仍不能接受外邦人没有先皈依犹太教,就被接纳为信徒,经过彼得的解释后,教会接受外邦人可以不皈依犹太教或严守律法,就可以被接纳成为教会的肢体。 从此福音广传到腓尼基、塞浦路斯和安提阿。巴拿巴在安提阿的工作大为兴旺,他就从大数把扫罗找来同工,信耶稣的人被称为基督徒是从安提阿开始。 五、耶路撒冷教会受大逼迫 希律王残害基督徒,使徒约翰的哥哥雅各殉道,彼得被捕下在监里,被天使拯救逃出来,希律找不到他,后来希律被虫要死受神的审判。神的福音如火般的传开,无人能拦阻。 省思:使徒们都是严谨的犹太人,犹太文化讲究的洁淨传统和民族独特性是根深蒂固的,但耶稣的救赎不只是为了犹太人而是为了全人类。他们为了把福音传给外邦人,必须突破的难关,除了观念、习惯、生活方式、宗教、文化等实际的层面,还要突破他们的优越感和律法传统,尤其是洁淨和不洁淨的分野。路加主要强调人的洁淨或不洁淨,不是由人的传统或律法来决定,而是由神来决定。人若信耶稣,罪得赦免,神儿子的血洁淨了人的罪,才真得洁淨。 祷告 1. 为教会祷告:主啊!感谢你赐给教会传福音的权柄和託付,这不只是一个责任或义务,而是一个特权,使我们与神儿子的生命有份,使我们能与圣灵同工,与神的国有份,求主赐下圣灵,是我们有胆识和口才,传扬耶稣是基督。 2. 为未得之民祷告:“耶和华啊,我要在万民中称谢你,在万族中歌颂你!”(诗108:3)为尼日索科托的富拉尼人祷告,他们约有1,035,000人口,只有0.1%的基督徒,都是信奉伊斯兰教。索科托人是整个西非最大的富拉尼族群,也有很多索科托富拉尼人移居到尼日南部。这地区的一些富拉尼人是受过高等教育的贵族,其余的是博罗罗或是半游牧民族(也就是牧民兼农民)。所以索科尼富拉尼人是由统治阶级(拖箬贝)和半游牧的博罗罗组成,他们的居住区域都是在狭窄林区的宽阔草原。祷告求主差遣工人,在他们中间打开福音的门,使他们有饥渴的心认识耶稣基督的救恩,寻求基督的赦罪之恩。

11月2日 在逼迫中成长

今日经文:使徒行传 第5-7章 思考问题 1. 路加如何记载神在教会中的权柄?耶路撒冷教会兴旺,紧接着发生了哪些事? 2. 路加描述耶路撒冷教会成长的模式是什么? 一、初代教会生活 初代教会生活的特点:1、信徒合一,凡物公用 。2、大有能力,见证耶稣復活。3、众人蒙恩。4、彼此关顾,互相帮补。路加记载了一个巴拿巴正面的榜样和一个亚拿尼亚负面的榜样。巴拿巴是个居比路的利未人,富裕有学养又善良忠厚;他照顾穷人,又捐赠他拥有的资产;当别人怀疑拒绝保罗时,他接纳保罗,向使徒们引荐保罗;他带领宣教,向外邦人见証神的大作为。亚拿尼亚和撒非喇的事件,说明神深知道人的心,祂是审判者;教会生活的主人是神,神自己会洁淨教会内部的假冒伪善。亚拿尼亚和撒非喇的问题是撒但充满他们的心,他们欺哄了神和圣灵。从此,使徒们藉着神蹟奇事、医病赶鬼,证明所传的道,是救恩全备祝福的表记。耶路撒冷教会在不信的人当中产生震撼,信而归主的人越发增添。 二、耶路撒冷教会受逼迫 使徒们因犹太领袖的忌恨,集体被捕下监里,结果“主的使者”释放了他们,他们出去在圣殿里继续讲道。当时众人面对神的道有四种不同的反应:1、犹太公会的领袖,攻击神的道,他们满心忌恨使徒们的影响力。2、使徒们持守护卫神的道,他们在逼迫威胁中,没有改变他们的立场和信息,仍然传讲耶稣復活。3、法利赛的教法师迦玛列,迴避神的道,他拒绝耶稣復活的证据,採取中立的立场,认为耶稣可能是另一个奋锐党而已。4、教会在逼迫中宣扬神的道,犹太公会想杀他们,他们又被捉,被鞭打三十九下,又被禁止传耶稣,但他们仍然不断地传耶稣是基督。 三、教会分散 教会人数急速增长,教会内部管理的张力也增长。希腊化犹太信徒的寡妇不如希伯来的寡妇受照顾的抱怨,因着教会第一次设立管理饭食的执事得以解决。这些执事都是有好名声、被圣灵充满、智慧充足的人。司提反是其中之一,他满有恩惠能力,行大奇事和神蹟,充满智慧和胆量的辩才,那些抵挡不住的希腊化犹太人就煽动领袖,逮捕司提反,诬告他亵渎神。 司提反在犹太公会前的长篇申辩,挑战犹太传统观念的三个谬误:1、圣地:他们认为住在巴勒斯坦那地的人有神所赐的属灵特权;若是如此,那麽他们就不需要耶稣弥赛亚了。但是土地不能为他们带来属灵的祝福,亚伯拉罕蒙召时,并不在迦南;摩西蒙召、颁佈律法也不在迦南;约瑟是在埃及蒙福。有神同在的地方才是圣地。2、圣言:他们认为摩西的话就是圣言,但是犹太人得救赎的盼望,不是摩西律法,是耶稣,而且以色列人在摩西的时代也拒绝摩西和他的律法,圣言也不能救他们。耶稣才是神的道。3、圣殿:他们认为圣殿是神的居所,但司提反提醒,天是神的座位,地是神的脚凳,至高者不住在人手所造的。司提反基本上是提醒他们,不要以为拥有圣地、圣言、圣殿,就与神的救恩有份。 他们需要的是悔改归主。然而他们硬着颈项,抗拒圣灵。司提反被他们用石头打死,死时看见神的荣耀,看见耶稣站在神的右边,扫罗当时也在场,也喜悦司提反被害。 省思:耶路撒冷教会在逼迫中急速的成长,圣灵的大能充满使徒们,他们面对逼迫和威胁,一点也没有改变他们对耶稣的信靠,也没有改变他们传扬復活的耶稣的信息。教会充满传福音的动力和活力,是因为圣灵浇灌,使教会相信耶稣復活了,祂真是神的儿子,是救世主。 祷告 1. 为教会祷告:主啊!求圣灵继续充满教会,赐下大能,復兴教会,甦醒人心,悔改归正,传扬福音,叫基督在人心中显大,叫神的荣耀充满全地! 2. 为未得之民祷告:“从各地,从东从西,从北从海那边召集来的。”(诗107:3)为马里的索宁克人祷告,他们约有1,684,000人口,只有0.01%基督徒,都是信奉伊斯兰教。索宁克人居住在马里西方边界塞内加尔河沿岸稠密的村庄里。他们深受最大游牧族群富拉尼人的影响,已成为农民和牧民。索宁克人是西非劳工移民比率最高的族群之一。大多数的男人都不在家,远离家乡去打工,一去就是三、四年。求主帮助索宁克人在打工的地区,有机会接触福音,柔软他们的心对耶稣基督的福音有回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