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1日神国的大能

今日经文:马可福音第4-6章 马可如何叙述耶稣所行的神迹彰显神国的大能? 马可如何记载耶稣呼召门徒的角度?对我们有何意义? 马可福音的对象是罗马帝国的外邦人,他介绍的耶稣,也是外邦人的救主,不是政治叛徒。耶稣的事工带著从天上来的权柄,祂却是服事人、为人受苦的弥赛亚。 一、神国的教训 耶稣用比喻对众人讲论:1、撒种的比喻:撒种的人出去撒种,其结果就看种子落在什麽样的土裡。耶稣特在私下向门徒解释其义,神的道如种子撒出去,有的落在路旁,马上被撒但夺去;有的落在石头地上,欢喜领受,却没有根,经不起考验;有的落在荆棘裡,被世上思虑,财慾、私慾所挤住;落在好土的,就结实纍纍。2、斗底灯的比喻:神的国不可能隐藏,必显其光芒,真理带来光明。3、种子和芥菜种的比喻:神的国如种子生长一样安静而自然地在人心增长扩大。有如芥菜种,从细小的种子,安安静静地长大,成为大树供飞鸟宿栖。 二、神国的大能 1、胜过大自然的大能: 耶稣在暴风中命令风海平静,众门徒惊惧,连风和海都听从耶稣。 2、胜过邪灵的能力: 耶稣在外邦人之地格拉森,将污鬼从一个长久被折磨的人身上赶出来,进入猪群, 二千头猪全闯下山崖掉入海裡,众人害怕耶稣的能力,请他离开,而被鬼附的人好了,想跟耶稣同去,耶稣叫他留下,传扬神如何怜悯释放了他。那人就在低加波利传扬耶稣的作为,福音传给了外邦人。 3、胜过死亡的权柄:当睚鲁家僕传信说他女儿死了,耶稣吩咐睚鲁不要怕,只要信。耶稣就使睚鲁的女儿从死裡复活了。神儿子的权柄胜过死亡。4、胜过疾病:耶稣医治患了十二年血漏病的妇人,耶稣说是她的信救了她。神的儿子有医病的权柄。5、医病赶鬼:耶稣在外邦人之地革尼撒勒,到处医病赶鬼,所到之处众人蜂拥著祂。 三、神国的呼召 1、神儿子被拒绝: 马可意描述神的儿子在自己从小长大的家乡被拒绝。耶稣在拿撒勒家乡的会堂教训人,他们诧异祂的教训,却因太熟悉而厌弃不信耶稣,耶稣在那里不得行异能,耶稣也讶异他们的不信。2、神儿子呼召十二使徒:耶稣呼召十二个门徒,差派他们两个两个出去,又赐给他们权柄医病赶鬼;他们出去,行装简便,耶稣吩咐他们,凡接待他们的,就住下,不接待他们的,就跺脚下尘土离开,他们到处传道叫人悔改,医病赶鬼,人都得医治。3、施洗约翰殉道:希律应其妻希罗底所求,下令将施洗约翰斩首,希罗底是希律兄弟的妻子,常被施洗约翰责备其罪而怀恨在心。如今希律听见耶稣的名声,就以为是施洗约翰复活了。 省思:马可记载耶稣的生平节奏很快,他也强调弥赛亚不只是犹太人的救主。马可笔下的耶稣常常出现在外邦人中行奇事,医治释放外邦人。神国的大能降临,超越被造的世界和灵界。当神在祂的权能中呼召祂的门徒,门徒们顺服的回应,耶稣就赐给他们权柄医治得病的,制伏污鬼。我们面对这世代的混乱,是否领悟神儿子的權能是胜过人的操纵和悖逆呢? 祷告 为教会祷告:主耶稣啊!愿你的道在教会裡都落在好土裡,愿你的道在良好的新田沃土里,结实百倍,愿你真理的光,藉著教会,如明光照耀,照亮人心,愿这光,成为人生命里最大的盼望! 为未得之民祷告:“于是对门徒说:“要收的庄稼多,做工的人少。所以,你们当求庄稼的主打发工人出去收他的庄稼。””(太9:37-38)为印度的霍拉雅族祷告,他们约有823,000人口,没有基督徒,都是信奉印度教。过去霍拉雅族的酋长一向统治着印度东部的丘嗒纳格浦尔的森林地带,但由于现代化的影响,他们的文化已改变很多,大部分的霍拉雅人以耕作为业,也有些人从事纺织、狩猎和集货。他们的信仰是印度教,敬拜太阳神,把太阳当作他们灵魂之光的源头,相信有一个创造的神。祷告求主帮助印度信徒将福音传到霍拉雅人当中,使他们认识创造宇宙的真神,明白真神儿子耶稣基督的救恩。  

10月10日  神的国降临

今日经文:马可福音第1-3章 思考问题 马可福音向我们介绍耶稣和神的国有何关联?耶稣是谁? 马可如何记载耶稣的事工?对我们有何意义? 马可福音可能是四本福音书中成书最早的,马可跟随彼得也曾跟著保罗一起服事。耶稣基督的道,称为“福音”,也是马可福音起头的第一个字“福音”而开始的。马可在当时的罗马写下马可福音,也是针对当时外邦人敌对基督福音的环境,为了使外邦人也得以明白接受福音,也为了面对逼迫的信徒,得以坚固他们的信心。所以马可一开始便宣告耶稣是神的儿子,也是神国的福音。贯穿全书的主题便是:神的儿子和神的国。 一、神国的根基 耶稣是弥赛亚,是神的儿子,是神在几百年前藉著先知以赛亚和玛拉基的预言,就已经披露了。以赛亚和玛拉基都预言有一位为主预备道路的。马可在这裡指出这位就是施洗约翰,他来传悔改的洗礼,使罪得赦。施洗约翰见证耶稣比他更大,而且耶稣来要用圣灵给他们施洗。马可主要见证耶稣就是神,神国的根基在于亘古就有的耶稣神的儿子。最后耶稣也是为了这个神儿子的身份被大祭司和长老钉十架而死。马可也直接简洁地记载耶稣受洗和受试探的经过。耶稣受洗过程有圣父、圣子和圣灵的印证;耶稣受撒但的试探,有天使伺候。接著马上就是耶稣在加利利传神国的福音,并呼召安得烈、彼得、雅各、和约翰来跟从祂。 二、神国的记号 马可迅速进入记载耶稣的公开事工,他著重描述耶稣神儿子的权柄:1、神国权柄胜过撒但的势力:耶稣在迦百农带著权柄教训众人,连污鬼都声称耶稣是神的圣者,祂用权柄吩咐污鬼,鬼也听从。2、神国权柄胜过疾病:耶稣医治彼得岳母的热病。耶稣医病赶鬼,连鬼也认识祂。3、神国权柄洁淨不洁之人:耶稣医治长大痲疯的。祂的名声越发被传扬。4、神国权柄带来赦罪之恩:耶稣在迦百农医治瘫子:在拥挤的群众里,由四友拆屋顶缒下来的瘫子,寻求耶稣的医治,耶稣因他们的信心,竟对瘫子说,你的罪赦了。当场的宗教领袖不满耶稣自认为有赦罪之权,但马可强调人子在地上有赦罪的权柄。瘫子当场就被医好了,众人就归荣耀给神。5、神国降临为召罪人:耶稣与税吏、罪人同席,马太强调耶稣来是要召罪人,不是召义人。6、神国就如新酒装新皮袋,要以新生命活出新生活。7、神国大过于安息日:人子才是安息日的主,耶稣在安息日医治一个人他枯乾的手。从此法利赛人和希律一党的人图谋要除灭耶稣。8、神国精兵:耶稣选召十二个门徒,要他们常与祂同在、差他们去传道、赐给他们权柄赶鬼。9、神的圣灵不得亵渎:法利赛人控告耶稣靠著鬼王赶鬼,他们深知耶稣是靠著圣灵赶鬼,却把圣灵的工作等同于魔鬼的作为,耶稣告诉他们,凡亵渎圣灵的,永不得赦免,必担当永远的罪。10、唯有遵行神旨意的,才得进神的国。 省思:耶稣是弥赛亚,是神的儿子,祂的降临,将神的国带到人间,这就是马可要突显的福音,这福音使人有盼望与神的国有份,唯有遵行神旨意的,才得与神的儿子成为一家人。神的国降临,带著权柄,胜过撒但阴间的权势、胜过疾病、胜过宗教权势。 祷告 为教会祷告:主耶稣,你是神起初就预备的救主,你来,要使人的心归向神,使不洁淨的,成为洁淨,使瞎眼的得以看见,使瘸腿的能行走,不蒙拣选的成为被拣选的,你向顺服信靠你的人所施的恩慈何等浩大! 为未得之民祷告:“所以你们要去,使万民做我的门徒,奉父、子、圣灵的名给他们施洗,凡我所吩咐你们的,都教训他们遵守。我就常与你们同在,直到世界的末了。””(太 28:19-20)为印度的罗哈尔族祷告,他们约有630,000人口,没有基督徒,都是信奉伊斯兰教。罗哈尔人常飘流于各村子之间为农民提供铁农具的铁匠技术服务,但总觉得像外人一样的孤独。大部分的罗哈尔人几个世纪以来,都是从事铁匠工作。穆斯林罗哈尔人在当地是少数族群,面对被逼迫的潜在危险。祷告求主差遣祂的工人接触到流动性很大的罗哈尔人,柔软他们的心,突破他们的宗教传统,能接受耶稣的救恩。

10月9日 天国君王的十架路

今日经文:马太福音第26-28章 思考问题 1. 马太描述耶稣的受难经过有何特别之处?他的信息和事件表象有哪些对比? 2. 耶稣复活后,对门徒最后的吩咐是什麽?对今日教会有何相关? 耶稣的生,是为了死,祂的死是为了复活,祂的复活是为了神荣耀的名。马太特意叙述耶稣上耶路撒冷受难,都是神既定的旨意和计划。马太再次提到耶稣对门徒说人子在逾越节要被捕、被钉在十字架上的事。 一、耶稣受难前的预备 1、马利亚用香膏抹主:耶稣在公开事工之前受圣灵恩膏,预备祂在地上的事工,如今祂受膏抹,预备祂的受死和埋葬,马利亚所作的,要被传扬记念。2、耶稣与门徒的最后晚餐:犹大出去见祭司长,用三十块钱出卖了耶稣。耶稣与门徒吃逾越节的晚餐,祂把握了最后门徒训练的机会,提醒他们,祂的血将成为立约的血,使罪得赦免。祂接著明明告诉门徒,今夜他们都要为祂的缘故跌倒。耶稣预言彼得要三次不认主。3、耶稣在客西马尼园:耶稣三次祷告,预备即将来临的风暴,祂心里忧伤几乎要死,希望神可撤去苦杯,但仍求天父旨意成全。耶稣三次请求门徒和祂一同儆醒祷告,他们都睡著了,耶稣劝戒他们总要儆醒祷告,免得入了迷惑。 二、耶稣的受难 1、耶稣被卖和被捕:半夜犹大带著祭司长和长老,连同兵丁来到客西马尼园,逮捕了耶稣。彼得用刀削掉了大祭司僕人的耳朵。耶稣命令彼得收刀入鞘。2、耶稣在大祭司该亚法面前受审:彼得暗暗跟进大祭司院里,大祭司以假见证试图定耶稣的罪。最后耶稣承认祂是神的儿子基督而且他们要看见人子在权能者右边,驾云降临。大祭司当场定耶稣说僭妄的话,他们就羞辱耶稣。其实真正被审判的是大祭司。3、彼得三次不认主:彼得潜入大祭司院子观看耶稣被审的经过,三次被人认出来,三次都否认他是耶稣的门徒,鸡就叫了。他想起耶稣的预言,就出去痛哭了。4、犹大卖主吊死:犹大没料到他们竟把耶稣定了罪,交给罗马巡抚彼拉多,就后悔,把银钱拿回去还给祭司长,自认流了无辜人的血,就出去上吊死了。5、耶稣在彼拉多面前受审:马太特意记载耶稣向彼拉多承认祂是犹太人的王。彼拉多深知耶稣没有触犯罗马法律,但为了讨好犹太领袖,避免生乱而应犹太众人的要求,判定耶稣受十字架的酷刑。6、耶稣受辱:那位他们所嘲弄的犹太人的王才是真正的万王之王;那位被戏弄无力抵抗的,才是全然的大能者。7、耶稣受死:耶稣饱受折磨,背著十字架,在各各他山被挂在十字架上,备受酷刑煎熬,他拒喝苦胆调和的酒,他的里衣被拈阄、他的罪状牌写著“犹太人的王耶稣”、被众人讥笑祂若是神的儿子就可以从十架上下来、犹太众领袖也讥笑神的儿子救别人却不能救自己,耶稣在与神隔绝的痛苦中呼叫天父,他断气时,圣殿幔子裂为两半;大地震动、磐石崩裂;坟墓裂开,圣徒复活,在圣城显现;百夫长和看守的,见此景,惊呼,“这真是神的儿子了!” 8、耶稣被埋葬:耶稣被埋在约瑟的新坟里,罗马巡抚彼拉多应犹太领袖的要求,派兵紧紧看守坟墓。 三、耶稣的复活 七日的头一日,耶稣从死裡复活,向两个马利亚显现,吩咐她们去告诉使徒们,复活的耶稣在加利利等他们。使徒们在加利利山上,见到了复活的主,就拜他。耶稣升天之前,将大使命託付给门徒:1、祂告诉使徒,天上地下所有的权柄,都赐给了祂。2、祂以此权柄差遣众使徒往普天下去。3、他们要在全地继续训练门徒,使万民成为耶稣的门徒。4、策略是施洗、教训、遵守主道。5、耶稣应许必常与他们同在,直到世界的末了。 省思:马太结束马太福音的方式,也显明了他写耶稣生平的焦点。天国君王的生与死,以及生死之间一切的工作,都只有一个目标,就是在十字架上彰显神的荣耀,为得著更多的门徒,使神的荣耀遍满全地,诚如先知哈巴谷的预言,“认识耶和华荣耀的知识要充满遍地,好像水充满洋海一般。” 今天教会接下大使命的一棒,当以训练门徒为标竿,广传福音。 祷告 1. 为教会祷告:主啊!你走过的十架路,跟随你的人也当跟随。愿你在这世代坚固你的教会,在基督裡扎根更深,好在风浪中站立得稳;愿你长阔高深的爱,充满教会,使你的百姓在你爱中不惧怕;愿你的教会,更深渴慕你的话语,因你的圣言得饱足;愿你的教会,因你的复活,真正存著最大的盼望! 2. 为未得之民祷告:“王要回答说:‘我实在告诉你们:这些事你们既做在我这弟兄中一个最小的身上,就是做在我身上了。’”(太25:40)为印度的曼尼哈尔族祷告,他们约有574000人口,没有基督徒,都是信奉伊斯兰教。曼尼哈尔族是擅长用宝石、玻璃、象牙和锡箔制作手镯和珠子的民族。基本上是全家投入的家庭工业。他们也卖化妆品、前额珠宝和封蜡等商品。曼尼哈尔人都是大家庭,一般都依赖公共发配制度来购买补贴的稻谷、食油和煤气。许多人都负债累累或赊账。他们的知识水平都很低。祷告求主帮助他们提高年轻一代的教育水平,差遣福音使者到他们中间,求圣灵打开他们的心,能明白耶稣是谁,接受耶稣基督的福音。

10月8日 天国君王必再来

今日经文:马太福音第21-25章 思考问题 1. 马太从什么角度来介绍耶稣最后一周的事工和教训? 2. 耶稣对当时宗教领袖和信徒最后的教训,主要诉求是什么? 马太在这段经文里,记载了耶稣最后一次进入耶路撒冷到他被捕之前的事工和门徒训练: 一、天国君王进入锡安 耶稣骑著驴驹进入耶路撒冷,应验先知撒迦利亚的预言,以色列的弥赛亚要骑著驴驹进入锡安,祂是谦虚温柔的。众人将衣服搭在驴驹上,在路上,拥护耶稣作王。他们欢迎耶稣进城呼喊著“和散那”,就是称颂耶稣是以色列的拯救者;称呼祂是“大卫的子孙”,也是弥赛亚的称谓;奉主名来的是应当称颂的,也是出自犹太传统对弥赛亚的感恩诗篇。 二、耶稣在耶路撒冷的工作 1、耶稣第二次洁淨圣殿时提醒大众,圣殿是祷告的殿,不可成为贼窝。耶稣继续在殿里医治瞎眼的和瘸子。当孩子们高唱和散那归于大卫的子孙,祭司长和文士就更恼怒耶稣。2、耶稣咒诅无花果树枯萎:目的在警戒以色列若不悔改,必如无花果树受审判。祂嘱咐门徒要有信心不疑惑,祷告祈求,信就必得著。3、耶稣的权柄:祭司长和领袖在圣殿质问耶稣的权柄,耶稣以施洗约翰洗礼权柄的来源,暗示祂的权柄是从天上而来。4、耶稣的三个比喻:两个儿子的比喻,是提醒唯有遵行父命的才得进神的国;园主与园户的比喻,是警告祭司长和法利赛人,匠人所弃的石头,已作了房角的头块石头,他们弃绝耶稣,神的国必从他们夺去,赐给那结果子的百姓。当天他们就想捉拿耶稣;娶亲宴席的比喻,是提醒他们唯有披戴基督的才配得进入万王之王的盛宴。 三、耶稣对宗教领袖先知式的教训 1、纳税给凯撒:法利赛人以此问题来试探耶稣,耶稣的回答指出法利赛人并没有将他们当纳给神的部份奉献给神。2、复活的问题:撒都该人不相信死人复活的事,他们来试探耶稣,耶稣回答,神不是死人的神,乃是活人的神。3、最大的诫命:律法师也来试探耶稣,耶稣告诉他们尽心、尽性、尽意爱神,和爱人如己这两条诫命,是一切律法和先知的总纲。4、基督是谁:轮到耶稣质问法利赛人基督是谁,他们答说是大卫的子孙,但当耶稣再问:那麽为什麽大卫还称基督为主呢?他们都答不出来。5、法利赛人的罪恶和审判:耶稣对门徒指出法利赛人的罪恶,提醒他们自高的必降为卑,自卑的必升为高;也宣告了法利赛人的七方面受审判。6、耶稣为耶路撒冷哀哭:耶稣多次愿意聚集保护祂的百姓,但是以色列拒绝祂藐视祂,直到末后的日子,他们将不得再见祂。 四、天国君王必带著权柄再来 耶稣预言末日将来的事:1、耶路撒冷必被毁,而且没有一块石头留在石头上。2、耶稣回答门徒关于末日的问题:必有人冒基督之名迷惑众人、必有战乱、必有天灾、信徒必受逼迫、被恨恶,必有许多人跌倒、彼此陷害,必有很多假先知,不法之事增多,很多人爱心冷淡。信徒当忍耐到底,必然得救,天国福音要传遍地极,末期才来到。3、主基督再来之前必有大灾难,日头要变黑,月亮不放光,众星坠落,天地震动。4、基督荣耀的显现:人子的兆头要显在天上,地上万族要看见人子,带著权柄荣耀从天驾云降临,有号筒声响从四方招聚祂的百姓。5、信徒要警醒忍耐:耶稣用比喻教导门徒要预备忍耐等候直到耶稣再来。他们要如灯里有油的童女等候新郎来,也要如忠于所託的僕人,忠心事奉等候主再来。6、末后的审判:耶稣必再来坐在荣耀宝座上审判众人,绵羊山羊必被分出来。绵羊是遵行神旨意,以怜悯心肠服事主的人,山羊就是凭己意事奉跟随主的,却塞住怜悯之心的人。唯有义人得永生。 省思:耶稣在世最后一个星期对门徒所说的这些教训,实在是今日信徒极大的警惕!法利赛人、撒都该人和律法师自以为聪明的算计和试探,都被耶稣所识透,但耶稣知道自己的使命而仍希望他们能回转。耶稣更迫切地希望祂的门徒们在他受害后,能有更清楚的眼光和坚定的信心,可以站立得稳。山雨欲来风满楼,耶稣教导他们如何预备即将来临的风暴,也给他们末日的盼望,义人必得进永远的国度。主必再来,我们当忠心事奉、忍耐等候主来,儆醒预备见主面。 祷告 1. 为教会祷告:主啊!在你有永生之道,我们还跟从谁呢?唯有你是基督,你是荣耀的君王,愿你大能的膀臂保护你的子民,愿你坚固你的僕人如同你当日坚固你的门徒一样,求你将他们隐藏在你翅膀荫下,赐下圣灵的恩典,飞跃苦难,靠主坚定心志,见证你荣耀的大能! 2. 为未得之民祷告:为印度的嵋濛族祷告,他们约有615,000人口,没有基督徒,都是信奉伊斯兰教。大约有五十万的嵋濛族,大部分住在印度南部的古加拉特省和孟买市。他们因经商成功又热心慈善事业,在印度人当中有很好的声誉。他们早在印度独立之前好几个世纪,就常参与慈善事业和社会福利工作。他们无论移民到哪里,就在那里成立社会福利委员会,任何成员都可以在有需要时寻求帮助,以确保他们不会沦落到极度贫穷的光景,像南亚许多其他伊斯兰教群体一样。祷告求主帮助嵋濛人能谦卑寻求神,明白他们的有限,知道他们需要生命的主,能认识耶稣为他们的救主。

10月7日天国君王的荣耀

今日经文:马太福音第17-20章 思考问题 1. 马太记载耶稣变像的荣耀,有何特别的意义?对在场目睹的门徒有什么影响? 2. 在天国里属神的子民当如何相待彼此服事? 马太记载耶稣向门徒透露祂真实的身份和即将受难的事实。过了六天,耶稣带着彼得、雅各、约翰上了高山。他们将亲耳听见耶稣告诉他们祂是基督,亲眼看见神儿子的荣耀。 一、耶稣的荣耀变像 在这个事件本身,马太突显了三个现象:1、耶稣面如日光,衣服洁白如光。2、摩西和以利亚显现,和耶稣说话。这两位都是旧约的先知。3、天上有声音,印证耶稣是神的爱子。摩西所代表的旧约律法和以利亚所代表的旧约先知的职分结束了,耶稣也开始祂先知职分的工作,祂来是为了成全律法。施洗约翰就是玛拉基书关于以利亚要来预言的应验。 二、耶稣教导门徒信心的功课 1、坚心依赖主的信心:耶稣和门徒下了山,遇见了一位父亲为他癫痫的儿子求医治。耶稣辨认出那孩子是被鬼附,就将鬼赶出。耶稣趁机教训门徒。这一类的鬼若不禁食祷告,他就不出来。耶稣也在加利利再一次提醒祂将要被交在人手裡,被杀害,第三天復活的事。2、顺服的信心:耶稣虽为神的儿子,但仍缴了丁税。 三、天国里的教会 属天国君王的教会当如何相待?人若不回转像小孩,断不能进天国,在天国里,人当谦卑倚靠神,乐于接待人;当惧怕用火的审判;也当珍惜神的羊,不以恶相待。天国公民当彼此饶恕。和解的步骤是先单独会谈,目的是挽回关係;其次,再有两三个人共同的见证劝悔,目的也是挽回,不是伸冤或报復;再其次,是告诉教会,再不听,就看为外邦人和税吏。耶稣用了两个比喻,强调饶恕的必要性,其关键是要有互相怜悯的心肠,不饶恕人的,也必不被天父饶恕。关于天国里的道德生活。首先是关于休妻,耶稣回答法利赛人说,神配合的,人不可分开。人当在神面前守圣洁的婚姻关係。关于守诫命,人当在神面前作完全人,不要只守外表的条例,也不要贪爱世上财宝。在末后復兴时,跟从主的十二门徒,在主的荣耀裡,要坐在十二个宝座上,审判以色列十二个支派。 四、天国里的服事 天国里的服事,雇工进葡萄园工作,讲定工资,早晚进去的,得一样的工资,因为天国的服事最大的赏赐不是工资,而是服事的喜乐。耶稣的服事是捨命的服事,耶稣第三次讲明祂要在耶路撒冷被定死罪、被戏弄、被鞭打、被钉在十字架上,第三天要復活。耶稣教导祂的门徒,不要和世上政坛一样,争論谁为大,而要谦卑服事人。耶稣医治了耶利哥城外的两个瞎子。他们两次呼叫耶稣是大卫的子孙,那是犹太人众所周知,弥赛亚的称号。 省思:教会是属基督的,每一位信徒都是耶稣基督捨命流血从撒但权势下抢夺回来的,耶稣看他们为宝贝。在天国里,信徒当彼此接纳、宽容,以谦卑的心彼此服事,更要彼此饶恕。神是可畏的,也是信实可靠的,愿教会持守在基督裡的圣洁。 祷告 1. 为教会祷告:主啊!愿神儿子的荣耀充满你的教会,愿人的心被你的圣灵来柔软,存谦卑、温柔、忍耐的心,彼此相待,愿你的慈爱充满每一个称呼主名的人,使教会在不信的世代再度发光! 2. 为未得之民祷告:为印度的博赫拉族祷告,他们约有1,124,000人口,没有基督徒,都是信奉伊斯兰教。博赫拉都是穆斯林,属于什叶派。祷告求主自己吸引他们认识耶稣的真实身份,得着神儿子的救恩,与神和好,经历真神的爱。

10月6日天国君王的使命

今日经文:马太福音第14-16章 思考问题 1. 希律安提帕王与耶稣交会的经过如何?他的反应和结果又是如何? 2. 当时的宗教领袖对敬虔意义的理解是什么?他们对耶稣的教训,反应如何? 马太继续记载耶稣公开事工里所接触到的人群和他们对耶稣的回应。 一、与天国君王交会的人 1、希律安提帕王:施洗约翰被希律安提帕下监,后被斩首殉道,结束旧约所称“预备道路”先锋者的事工。希律王在良心罪恶的阴影下,误认为耶稣是施洗约翰从死裡復活。希律遇见天国君王却失之交臂,没有悔改。2、追随耶稣的群众:耶稣得知施洗约翰被斩首的消息,想独自退到野地,却有大批群众跟随祂,耶稣看见有许多人,就怜悯他们,医治他们的病,又用五饼二鱼,喂饱五千人还剩十二篮。群众追随耶稣,听了耶稣的教训,灵里和肉体都得饱足。3、耶稣的门徒:马太记载耶稣在海上行走,门徒惊为鬼怪,待发现是耶稣,彼得第一个从水面上走到耶稣那裡,但见风浪甚大就害怕。耶稣救了他,风浪也止了,他们就敬拜他。门徒遇见天国君王,认出祂真是神的儿子而敬拜祂。4、宗教领袖:法利赛人和文士质问耶稣,为什麽祂的门徒犯了遗传,吃饭不洗手?耶稣反问他们,为什麽他们因着遗传犯了神的诫命?当时的宗教领袖以人的教训代替神话语的权柄,心却远离神。耶稣当场指出入口的不能污秽人,出口的乃能污秽人。他们遇见了天国君王,心裡却拒绝接受祂,以致他们是瞎眼领路的。5、迦南妇人:耶稣到推罗、西顿境内,一位迦南妇人来见祂,称祂“大卫的子孙”,求耶稣医治她被鬼附的女儿。耶稣一言不答,那妇人仍拜他求帮助。耶稣考验这妇人的诚心、迫切心和她的谦卑正直。最后耶稣夸奖她的信心是大的,她的女儿得了医治。这个外邦女子遇见了天国君王,她因坚固的信心,蒙了大福。6、残疾和飢饿的人群:耶稣到外邦聚居的城去,许多有病的,残疾的,瘸子、瞎子、哑巴都来寻求医治,耶稣治好了他们,众人就归荣耀给以色列的神。耶稣又喂饱了三天没吃东西的四千人。这些犹太人所鄙视的外邦人遇见了天国君王,病得医治、瞎眼看见、瘸子行走、哑巴说话,生命被改变。7、法利赛人和撒都该人:他们来试探耶稣,要祂从天上显神蹟给他们看,耶稣责备他们,除了约拿的神蹟,再没有神蹟,又警告门徒要防备法利赛人和撒都该的教训。他们遇见了天国君王,却以挑衅的态度来试探耶稣天国的权柄,其危害不仅止于他们自己,还会像麵酵一样危害更多的人。 二、天国君王的工作和使命 彼得在该撒利亚腓立比的大认信宣告耶稣是基督,是永生神的儿子。耶稣也承认彼得的认信是祂的天父指示的。耶稣预言神的教会要建造在磐石上,阴间的权柄不能胜过他,而且天国的钥匙要交给教会,赐给教会綑绑释放的权柄。从那时起,耶稣明明地告诉门徒,他在耶路撒冷要被捕、遇害、被杀,第三日復活的事。作门徒的代价,耶稣特特教导门徒,跟从耶稣的真义,是要捨己,背起十字架,来跟从祂。 省思:基督教的信仰根植于永生神儿子的十字架。当时到处蜂拥着耶稣的人群,不能明白神的救赎计划,只能从耶稣施行的神蹟奇事、医病赶鬼,在他们有限的传统经验里,来判断耶稣是谁。他们的判断又常夹杂着自我的私心,以致连对律法和预言最熟悉的法利赛人和文士,都无法接受耶稣是弥赛亚这个事实。正如彼得一样,若不是出于神,没有人能认耶稣是主,是基督。 祷告 1. 为教会祷告:亲爱的天父!我们感谢你奇异的恩典,若不是你的拣选,没有人能得着救恩,是你开人的心眼,得看见你救恩之路,愿天国君王在我们生命中掌权,愿你在教会、在全地掌权,吸引更多的人归向你! 2. 为未得之民祷告:为印度北部的莫哥哈尔族祷告,他们约有1,765,000人口,没有基督徒,都是信奉伊斯兰教。莫哥哈尔族在印度北部是很著名的穆斯林社群。祷告求主帮助他们在学习可兰经的过程中,能被耶稣真正的身份所吸引,渴望更了解耶稣,认识基督是他们生命的救主。

10月5日人对弥赛亚的反应

今日经文:马太福音第11-13章 思考问题 1. 马太如何记载不同的人对弥赛亚不同的反应?你对救赎主耶稣又是如何回应? 2. 耶稣如何回应犹太教领袖的敌对?今日教会如何面对世界的敌对? 马太描述不同的人群对耶稣的反应,和耶稣用比喻对众人的第三篇讲论。 一、施洗约翰对耶稣的反应 施洗约翰被下在监裡,信心动摇,他派门徒向耶稣求证祂弥赛亚的身分时,耶稣用以赛亚的预言回答施洗约翰的问题,就是“瞎子看见、瘸子行走、长大麻疯的洁淨、聋子听见、死人復活、穷人有福音传给他们”。所以耶稣承认祂弥赛亚的身份;耶稣也用以赛亚书“使者在旷野预备道路”的预言,印证施洗约翰就是那使者,也是当来的以利亚。 二、众人对耶稣的反应 1、拒绝耶稣的人群:哥拉汛、伯赛大和迦百农有祸了,因耶稣在那里行的许多异能,连推罗、西顿和所多玛都早已悔改了,但他们不肯悔改。2、接纳耶稣的人群:神向婴孩显明天国的奥秘和神大能的作为;使劳苦担重担的人得享安息。 三、犹太教领袖对耶稣的反应 1、法利赛人控告耶稣在安息日掐麦穗犯律法,耶稣宣告人子是安息日的主。耶稣在安息日治癒了一个手枯乾了的人,法利赛人便商议要除灭耶稣,因为耶稣透露祂比圣殿更大,有祭司的身份,又是安息日的主。耶稣医治瞎眼和哑巴的,法利赛人控告祂是靠着鬼王别西卜,耶稣答辩说,一国自相分争必站不住,祂却是靠着神的灵赶鬼。耶稣警告他们,亵渎圣灵、干犯圣灵的,必不得赦免。言为心声,善言发自善心,恶言发自恶心。审判必照人口中的话定夺。撒督该人和法利赛人要求耶稣显神蹟,证明祂的身份。耶稣因他们不信,就不答应,但祂用约拿在鱼腹三日三夜的神蹟为比喻,预言祂必从死裡復活。 四、耶稣用比喻的教导 1、撒种的比喻:天国的道理落在什麽样的心土,会有不同的结果。落在好土的,就结实百倍。2、麦子和稗子的比喻:天国里暂时容让善恶一起增长,等到审判的时候,恶必被剪除,善必存留。3、芥菜种长成大树和麵酵的比喻:天国像芥菜种和麵酵,会由小变大,将来会成为很大的国度。4、隐藏珍宝和无价珍珠的比喻:天国好像隐藏的珍宝和贵重的珍珠,识货的人,会变卖一切,为得那隐藏的珍宝。5、渔夫收网的比喻:天国好像海里收网,好坏水族尽收,到末日审判时,善恶必分别出来。 省思:耶稣到处传讲天国的福音,但当时有权势、地位和知识的大众并不能接受他的教训,而且反对的情绪越来越高涨,甚至犹太领袖已经商议要除掉祂了,因为祂的信息实在过于颠复,甚至亵渎神。可惜是他们都不能相信,耶稣就是以赛亚所预言要来的弥赛亚。 祷告 1. 为教会祷告:神啊!求你帮助我们不要落入当时犹太领袖的无知,开我们心里的眼睛,好使我们能认出你大能的作为,保守我们在你面前,如婴孩的单纯信任,如担重担的劳苦人,谦卑顺服地与你同行。 2. 为未得之民祷告:为印度东部的挎孜族祷告,他们约有737,000人口,没有基督徒,都是信奉伊斯兰教。传统上,他们是宗教领袖或者是穆斯林社群里的伊玛。挎孜人是百分之百的逊尼派穆斯林。在印度,他们聚居在东部的比哈尔省。祷告求主打开在挎孜族福音的门,柔软他们的心,领受真道,认识耶稣基督的救恩,经历真神之爱。